索引号: | LH331082-011/2023-12262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23-01-10 | |
发布单位: | 市气象局 |
临海市2022年气候公报 |
|
一、气候概况 2022年我市气候呈现暖干特点,降雨“前多后少”。开年遇低温连阴雨(雪);3月即转暖春,气温异常偏高;梅汛期短,降雨少,梅期不典型;出梅紧接高温热浪,多项气温指标创历史记录;台风影响偏晚,两个“秋台风”接连近海北上,降雨明显少;秋季干旱持续,水位走低,人工增雨显成效;11月底罕现秋末冰雹;三重拉尼娜威力显现,冷空气频繁影响,气温持续走低。 总的来说,年内低温冷冻、高温、干旱等气象灾害影响频繁,气候年景总体偏差。 二、主要气象要素 1、气温 全年平均气温18.7℃,较多年平均值偏高0.6℃,极端最高气温41.8℃(7月23日)创历史最高记录,极端最低气温-4.1℃(12月19日)。年内各月气温波动较大,除2月、5月、10月、12月平均气温比常年偏低外,其余月份均比常年偏高,其中3月、7月、8月、11月显著偏高,尤其3月平均气温高达14.8℃,是196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3月。各镇街年平均气温在18.2℃(河头)~19.3℃(古城、杜桥)之间,均高于常年0.2℃~0.9℃。 2、降水 全年总降水量1287.0㎜,较常年(1671.7㎜)偏少23%。降水总体呈现前多后少的特点,开年初维持冬春连旱之后,2~5月降水持续偏多,其中2月降雨比常年同期偏多九成有余;6月起降雨明显减少,仅11月偏多,其余月份均为偏少,10月降雨量仅9mm,不足常年2成。 降雨量空间分布明显不均,基本呈现“山区多沿海少”,括苍山区和桐峙山区为降水中心,多数山区总雨量超过1500mm,沿海及海岛则在1000~1200mm之间。 3、日照 全年日照时数为1998.2小时,比常年(1690.5小时)偏多18%。 4、主要天气日数 1)雨日 总雨日148天,比常年偏少14.1天。暴雨日数3天,比常年少2.3天。 2)大风 内陆平原大风日数3天,沿海海面95天。 3) 大雾&灰霾 大雾日数13天,除4月以及7~10月无出现外,其余各月均有出现,多集中前冬和早春(1~3月);灰霾11天,主要为1~4月。 4)高温 高温(≥35℃)日数54天,较常年(27.8天)偏多26.2,天,打破全年高温日数记录,其中全年(≥37℃)日数也达38天,比常年(9.3天)异常偏多,分别出现在7~8月。 5)低温 低温日数(日最低气温≤0℃)14天,同比常年(15.8天)偏少1.8天,低温天气主要集中在1~2月和12月。 三、重要气候事件 1、年初持续低温,日照少雨雪多。 年初冷空气活动频繁影响,1月22日至2月23日我市持续低温连阴雨(雪)天气,山区降雪冰冻多发,过程日照时数仅54.2小时,位居历史同期第三少。尤其是2月17日,海拔100米以上的地区现不同程积雪,括苍山积雪12厘米,安基山、羊岩山8厘米、汇溪山安6厘米、兰田山和尤溪上白岩4厘米,海拔100米地区屋顶、植被少量薄积,积雪导致多处山路封道,高山景区关闭。 2、3月异常暖,首场雷阵雨来势汹汹。 3月份暖湿气流活跃,气温回升快,月平均气温14.8℃,比历年偏高2.9℃,位居历史同期首位, 3月14日最高气温更是高达32.5℃,打破196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3月最高气温记录。气温高,强对流频发,期间共有3次较强降雨,其中3月14日下午到夜里年内首场雷阵雨来势汹汹,局地伴有短时强降水、8-10级雷雨大风以及强雷电,括苍、永丰更是出现小冰雹。 3、出梅早,梅期短,梅雨不典型,梅雨量少。 今年省气象台于6月10日宣布全省入梅,6月26日即出梅,入梅时间与常年持平,但出梅时间早,梅汛期仅16天,比常年平均少7天。梅期短,雨量少,全市面雨量132.7mm,比常年梅雨量偏少约五成,降雨多系统性降雨,空间分布相对均匀,雨量较大的为白水洋龙泉村179.6mm、括苍山168.8mm、杜桥医化园区162mm。 4、副高强,夏季持续高温热浪,多项指标破记录。 2022年全球大气环流异常,副热带高压明显偏强, 6月下旬(6月21日)起我市持续高温热浪,酷热极端性显著。6月21日至8月30日平均气温30.5℃,比常年同期偏高2.1℃,居历史同期首位,35℃以上高温天数达54天,打破1961年以来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年高温日数,其中7月23日最高气温升至41.8℃,刷新历史高温记录。 5、夏季局地强对流多发,雷暴大风频现。 受强盛副热带高压控制,2022年夏季持续高温,午后不稳定能量积蓄,局地强对流频发,多伴有8级以上雷暴大风。据统计,7~8月我市共发生10次雷暴大风,气象台发布大风黄色预警信号19期,均为历史同期罕见,其中最为明显的过程为8月21日,局地对流云团不断发展,各镇(街道)普遍出现5-7级阵风,平原最大涌泉24.1m/s(9级)。 6、台风影响晚,个数少,两个秋台风接连北上。 2022年影响台风偏少,时间明显偏晚,7~8月常年台风活跃期我市罕现台风“空窗”季,进入9月,西太平洋台风生成逐渐活跃,11号台风“轩岚诺”和12号台风“梅花”相继近海北上,全市面雨量分别为54.6mm和93.2mm,沿海海面大风持续时间长,范围广,最大风力雀儿岙41.2m/s(13级),总体上两大“秋台风”对我市影响偏弱,一定程度缓解旱情,利大于弊。 7、夏秋连旱严重,人工增雨显成效。 2022年我市夏季经历高温热浪、台风空窗,秋季接连温高雨少,气象干旱发展蔓延。7~10月我市总降雨量257.9mm,较常年严重偏少,仅次于1967年,为历史同期第二少,其中10月份总降雨量仅9mm,不足常年的二成。与此同时,7~10月蒸发量却高达553.1mm,降雨少,蒸发大,全市山塘水库、河道水网水位持续走低,高山居民饮水困难,柑橘、西兰花等作物产量受损。市气象局开展常态化人工增雨作业,抢抓时机,全年实施人工增雨作业27轮次,发射增雨火箭弹40枚,燃烧碘化银烟条40根,累计增水1700万吨,成效显著。 8、秋末罕现强对流,雷电冰雹齐上阵。 11月28日,冷空气南下前夕,我市异常回暖,市区最高温度达22.6℃,充足的水汽以及近地面加热,在冷空气的冲击之下,11月28日中午至29日我市形成多轮秋末强对流,雷电活动频繁,其中29日早晨古城、大洋、江南、小芝等镇(街道)先后出现1厘米左右的小冰雹,28日12时到29日9时全市面雨量24.2mm,单站较大的为永丰满塘49.9mm,古城两桥44.5mm,永丰大洋42.1mm,大田山里41.4mm。 9、三重拉尼娜显现,冷空气频现气温走低。 2022年是连续第三个冬季为“拉尼娜”事件(“三重”拉尼娜),秋末起冷空气活动频繁,共有3次较明显的冷空气过程,11月29日到12月2日达寒潮级别,气温断崖式下降,全市平均气温过程降温幅度达13℃,沿海海面风力增至9-10级。此后,多股冷空气连续影响,我市气温持续偏低,12月18日到20日以及24~26日早晨最低气温均跌破冰点,19日早晨最低气温下降到-4.1℃,为全年最低。 10、气温偏高第七年,气候变暖趋势明显。 2022年全市平均气温为18.7℃,较多年平均值偏高0.6℃,为2016年以来连续第7个气温偏高年。年内除2月、5月、10月、12月平均气温偏低外,其余月份气温均比常年偏高,其中3月平均气温高达14.8℃,是1961年以来最暖3月,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在临海的表现明显。 四、未来天气趋势和建议对策 1、2023年1~9月天气趋势预测 预计 2023年1~9月平均气温略偏高或偏高;降水量接近常年。1~2 月气温正常略偏高或偏高,降水正常略偏少或偏少;春季气温变幅大,可能出现春寒或倒春寒天气;梅汛期降水量正常略偏少或偏少;盛夏高温日数接近常年同期或略偏多,可能出现阶段性大范围高 温热浪;汛期 5~9 月影响和登陆的热带气旋略偏多或偏多。 预计后冬(2023 年1~2 月)平均气温正常略偏高或偏高,其中 1月平均气温正常略偏高或偏高,2月平均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冷空气势力总体偏弱,但不排除强冷空气和寒潮影响我市的可能性,最冷时段出现在1月下旬至2月上旬;后冬降水量正常略偏少或偏少,其中1月降水量正常略偏少或偏少,2月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或略偏多,发生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可能性较低,但阶段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仍可能发生。 预计春季(2023年3~5月)平均气温正常略偏高或偏高,气温变化幅度较大,可能出现春寒或倒春寒天气;降水量正常略偏少,有强对流和阶段性低温阴雨天气。 预计夏季(2023年6~8月)平均气温正常略偏高或偏高,降水量正常略偏少。梅汛期降水量正常略偏少或偏少;盛夏高温日数接近常年同期或略偏多,可能出现阶段性大范围高温热浪;影响和登陆我市的热带气旋略偏多或偏多,其中严重影响台风1~2个。 预计前秋(9月)平均气温正常略偏高或偏高,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可能有1~2个热带气旋严重影响或登陆我市。 2、建议和对策 冬季关注农业的防冻保暖工作,同时利用冬季农闲时间,搞好农田水利建设和水库设施建设。冬季雾霾、冰冻、雨雪天气较多,要注意交通安全。 春季天气多变,应着重做好预防寒潮、霜冻等工作。同时应注意森林防火工作。 夏季要做好防范梅雨期暴雨等造成的雨涝灾害的准备,还要做好台风、局地强对流等突发性灾害天气的防御工作,避免人员和财产的损失。 秋季应继续做好对雷雨大风、台风、秋季连阴雨等各种灾害性天气的防御工作。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