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新长征
  • 临海:铆足创新后劲跨越奔跑 交出科创“高分答卷”
    发布日期:2022-09-22 17:06 浏览次数: 字号:[ ]

    朗读

      临海市荣获2021年度浙江省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单位,这是临海第8次获此殊荣,获评数居台州市首位。

      作为中国民营经济发祥地之一,临海始终将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作为发展重点,推行夯实政策、培育主体、升级载体、共建体系“四路进军”,全力铆足创新后劲,在发展道路上跨越奔跑。该市全社会R&D经费支出连续十年居台州前列,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连续五年居台州首位,共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6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773家、省级研发机构83家,总量走在台州市前列,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实现现代化先行贡献了坚实的科技力量。


    夯实政策基石 打造创新激励“全引擎” 

           

    行企业培育之策。拟出台《临海市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行动方案(2022-2026年)》,将首次认定高企奖励提升至20万元,并增加对重新认定高企的企业予以奖励10万元,对国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奖励1万元,有序推进企业做大做强。预计2022年科技企业培育奖励资金总额将增长80%,可推动实现19个镇(街、道)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覆盖”。 

     

    行研发激励之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在全省创新出台并实施多元化研发投入补助政策。对研发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3%以上的科技型企业,按研发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超过3%部分的10%给予普惠性补助,对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比例高于2%且环比增长25%以上的“2513”企业,按研发费用的5%给予针对性补助。2018-2021年,累计兑现研发投入补助1.47亿元,总额居台州市首位,2022年预计兑现研发投入补助5000余万元。  


    行成果转化之策。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市外企业开展技术合作,按企业当年实际支付技术合同金额的30%给予补助。在全省创新出台专利产业化补助政策,指导企业将知识产权优势转化为技术优势、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对三年内专利技术产品累计销售额达到1000万元以上,经认定属独立整件产品的给予一次性奖励5万元。近三年,兑现科技合作、专利产业化、新产品鉴定等成果转化奖励4637万元,惠及企业300余家。


    跟进主体培育  系好稳步壮大“安全带”


    推进科技企业“双倍增”。建立科税联动机制,推行“线上答疑+线下培训”一体化服务模式,全流程跟踪企业研发、引才、建账、纳税等重要过程,确保企业享受最大政策红利。2018-2021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从106家增至206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从395家增至773家,实现“双倍增”。2021年,华海药业获评浙江省创新型领军企业,为当年台州市唯一。  


    推进研发机构“全覆盖”。围绕“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建立研究院全覆盖、产值亿元以上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全覆盖”目标,在台州市创新出台《临海市级企业研究开发中心认定管理办法》,建立研发机构梯级培育机制,开展分批重点帮扶。目前,临海市共有省级研发机构83家、台州市研发机构247家,总数位居台州市前列。  


    推进核心技术“攻坚战”。聚焦三大科创高地,支持企业在关键领域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华海药业列入2020年度省重点研发计划应急攻关项目,系全省两个项目之一;中浮新材料列入2020年省重点研发计划择优委托项目,为当年台州市唯一;5家企业立项2021年省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家企业立项2022年度省“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项目,立项数均居台州市第一。


    推动载体跃升  铺就项目招引“高速路”

              

    以重大战略载体为总揽。一是推动佩弦湖科技城加速崛起。以创新赋能城市突破发展为导向,谋划打造集科创孵化、人才公寓、综合配套于一体的科创岛链,为高端项目和优质科创型企业招引落地提供优良载体,推动科技城成为中心城区未来扩容升级的产业高地。二是推动灵江科创廊道协同发展。以打造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为导向,主动融入台州湾科创走廊,对接上海、杭州、宁波等地创新资源,整合现有科创平台资源,促进各区块创新资源设施共建共享、协同联动。三是推动省级高新园区争先创优。围绕“一核两区”空间布局,规划布局临海高端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全方位推进现代医药、智能装备、新材料3个主导产业向中高端水平提升,并配套发展科技服务业。 


    以创新创业载体为依托。实施创新创业载体扩面提档工程,根据主导模式、服务对象、服务类型等实行分类指导,统筹建设差异化、专业化众创空间,打造全链条科技企业孵化体系。2022年,六度空间和光华创新空间新入选备案国家众创空间名单,实现国家级众创空间“零”的突破。目前,临海市拥有众创空间9家,总量居台州市首位,累计举办创新创业活动600余场,创造就业岗位5000余个。如光华创新空间举办青年创业创新大赛、数字经济应用创新赛、创青加速营、数字经济论坛等活动,成功招引28家科技型创业企业,带动当地企业增产5亿元。 


    以新兴产业载体为纽带。与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三方共建航天环保工程技术研究院,针对生态环保领域,通过开展工业废盐的无害化、资源化和减量化处理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推动研发成果产业化和环保产业发展,为临海主导产业提供坚实的低碳技术支撑,目前项目已完成签约,建设加速推进中。谋划建设复旦临海新材料新能源创新研发和中试基地,推动医药化工、化石能源、新型锂电、化学储能等方向的优质科技成果在临海开展中试试验并落地,预计3年内可引进高端人才20名以上,开展新产品中试试验10个以上,产业化落地5项以上。


    共建协同体系   抢抓资源裂变“新赛道”


    与高端人才共谋。着力打造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园、浙东数谷、临海国际科创中心等人才孵化培育平台,健全“飞地招引孵化、临海落地产业化”的人才项目招引落地工作机制,切实提升人才创业创新平台承载力,撬动人才从“引”向“聚”转变。以飞地落户上海为契机,举办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大赛、农创客大会、院士专家临海行、青年人才创业创新大赛等活动,推进人才资源共享、人才活动共办、创新孵化基地共建,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目前,临海全市人才总量17.60万人,国、省两级重点联系专家共45人,通过“500精英计划”引进创新创业人才222人,引进“海外工程师”31人,各类人才数量走在台州市前列。  


    与邻近区域共享。建设复旦大学张江研究院临海科创园、中国计量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等科技合作平台,推动高校院所技术资源向临海充分涌流。科创园已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依托单位和国家级众创空间认定,对接高层次人才项目152个;墨尔本跨境融合创新中心列入省海外创新孵化中心培育名单,为台州首家。目前,临海市已与复旦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27家高校院所建立科技合作关系,推动400多家企业与高校院所达成合作。  


    与数字时代共振。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搭建智力资源与企业需求间的桥梁。线上,以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3.0平台为基础,开发创新创业云平台,将高校院所成果集中上云,使校企精准匹配,技术交易一“指”对接;线下,建设实体科技大市场,集中展示数字化科技资源,通过每季度举办科技项目推介活动,加强项目对接和成果转移、转化,实现供需双方交易、交流、合作、共享等环节一“场”通办。



    打印页面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