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市民政局关于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第216号提案答复的函 |
|
蒋轶委员: 您在临海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完善我市困难群众帮扶体系》(第216号)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社会救助体系事关困难群众衣食冷暖,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和公平正义,是维护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截至2022年5月,我市困难群体共7283户11189人,其中:低保对象6484户9593人,发放救助资金3707.7608万元;特困供养人员296户299人,发放供养经费210.1822万元;认定低保边缘家庭503户1297人;启动临时救助共138户325人,发放救助资金56.766万元。 近年来,随着各项相关配套政策的陆续出台,我市在惠民生、解民忧、保稳定、促和谐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针对您所指出的问题及所提建议,我局会同市经信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卫生健康局等部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下一步将巩固提升所取得的成效,并寻求新的突破。 一、全面提升劳动技能,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市人力社保局今年以来,持续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已累计培训各类技能人才超过1.6万人次,直接发放各项补贴700多万元。养老护理类、医疗陪护类、安全生产类等培训项目均实现学技能、享补贴,全面提升了各行业从业人员学技能的热情。技能等级认定备案已覆盖到全市120家企业,实现了企业技能人才自主培养、自主认定。同时,注意保护好农民工合法权益,保障农民工“安薪”工作,强化压力传导和责任落实,实施一般欠薪问题动态清零。 二、开展探访慰问、幸福清单发放和疫情期间救助工作 目前各镇(街道)已配备了45名基层民政经办服务人员,按月、按季度对照经济状况、健康状况、教育状况、居住状况、就业状况、社会参与六个维度,对所有救助对象进行风险隐患排摸,积极防范潜在风险。对于家庭基本生活存在困难,家庭成员罹患重病、老年人缺乏生活照料、儿童缺乏监护关爱、居住环境不安全等风险隐患进行及时发现和报告,实现困难群众精准识别和主动发现。市农业农村局会印发《结对帮扶明白卡》悬挂在救助对象家中,市民政局也会在探访的同时,将“幸福清单”发放到救助对象手中,让他们可以迅速了解自己能够享受的优惠政策和已经享受到的政策补助等信息。根据《临海市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办法》和《关于建立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的通知》等文件,针对我市户籍人口或居住在本市并持有《浙江省居住证》人口和困难发生在我市的流动人口,包括家庭对象与个人对象,依据是否发生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困难,导致基本生活难以为继等情形,按照困难程度给予我市月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12倍标准的临时救助。为做好上级相关文件要求,下阶段市民政局将印发临时救助补充通知,针对因突发疫情造成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完善救助政策,积极做好疫情防控和社会救助帮扶工作,按急难型实施临时救助,及时有效保障受疫情影响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做到凡困必帮、有难必救。 三、依托大数据,落实“浙里救”幸福码延伸服务 依托“浙江省大救助信息系统”、“浙江政务服务网和“浙里办”,提供社会救助PC端和移动端线上申请入口,加强部门间协同配合,推进实现困难群众社会救助、特殊群体救助、公用事业民生补贴等14项民生补贴事项一站式联办、一体化服务;救助申报掌上办,借助“浙里救”平台,群众足不出户通过app即可实现救助申请、进度查询,一步到位;核对流程优化,入户调查数据化采集,缩短审批时间,加强全流程监管;建立全流程数据精准记录、储存、分析、利用管理体系,确保对社会救助对象的兜底保障不漏一人、及时到位。并借助低收入农户帮促数字化系统,优化分类精准帮扶机制,针对风险户及其关键返贫风险因素,精准施策,通过实施健康扶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就业帮扶、产业帮扶、社会救助等措施,对症下药消除致贫风险点。完善强化返贫风险分担机制,各镇(街道)设立扶贫救助基金,着力降低因重疾、突发灾害、重大事故、失业生活困难家庭返贫风险。 四、多部门多层次帮扶 市经信局持续优化“三服务”工作:一是充分利用台州“一码通”平台。通过平台对企业反馈问题实行联动交办,明确牵头责任单位、工作要求和完成时限,对问题解决全流程进行“红黄绿”赋码动态管理、实时反馈。重点关注问题流转和企业评价过程中产生的红码,明确红码出现环节并督促相关责任单位及时整改。责任单位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须书面说明充分理由和相关依据,并向市领导小组报备。二是推广“企业码”走访打卡功能。鼓励全市干部走访企业进行扫码留痕,查看企业访问记录,实现信息共享,真正服务企业。 市卫健局针对困难群众帮扶主要有三项政策:一是失独家庭养老保险费用由政府出资80%,个人负担20%;已到60岁未参保人员发放最低保障金;二是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纳入特别扶助对象、低保和特困供养人员等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象,免交个人应承担的签约服务费用;三是对计划生育对象中计生手术并发症和小孩残疾的,给予特别扶助。 市民政局通过各社会组织积极开展相关帮扶活动。设立为老服务小组、夕阳红守护队、陪聊陪医志愿服务队等,坚持“群众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为理念,通过“点单式”、“代办式”、“一站式”等多种形式,为社区居民提供家电维修、邻里调解、文明劝导、健康养护、心理关怀等一系列服务内容。针对社区最有需要的60岁以上老人,每个星期上门一到两次陪老人聊天谈心,解决老人们无人可说话的困境和独居老人看病无人陪护的窘境。同时还成立了为老上门服务修理小组,为解决60岁以上独居老人生活照明、家用电器等损坏无人修理的困境。6年来,共计提供上门陪聊陪医服务5000余次,其中为孤寡老人过生日79次,共计发送爱心卡片6000多张,上门服务4300多次。另外通过购买服务形式,对全市高龄、空巢、孤寡等养老服务补贴对象提供家政、上门送餐、主动关爱等16项居家养老服务,每年服务量达17万多人次,截至目前,完成居家上门服务54.5万多人次,让更多老人享受“足不出户”的上门服务。 感谢您对民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临海市民政局 联系人:王光永 联系电话:85286690, 邮 编:317000 临海市民政局 2022年6月27日 |
打印 关闭 |
分享到: |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