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退出老年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 > 建议提案
临海市民政局关于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 第173号提案答复的函
  • 日期: 2022- 06- 28 10: 22
  • 来源: 市民政局
  • 浏览次数:
  • 字体:[ ]

中国民主同盟临海市支部:

你们在临海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关于深化“殡葬改革”工作的提案》(第173号)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感谢你们百忙之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与意见。你们的建议与意见极具建设性,为我们今后的殡葬改革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1999年,我市正式拉开了殡葬改革的序幕。2003年,我市启动了公益性墓地建设工作。在公墓建设方面,经过近二十年的建设与发展,目前存量公墓大部分已饱和,公墓数量紧张、公墓用地不足、公墓布局缺乏引导等问题逐步显现。针对这些问题,2018年,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暂停全市村级公墓审批,并对存量村级公墓进行萎缩性管理。2020年,我市出台《临海市公墓布点专项规划(2019-2035)》,推进全市市、镇两级公益性生态公墓建设。在殡葬改革宣传方面,我市积极开展殡葬改革政策的宣传教育,在2019年我市正式实施《临海市推行节地生态安葬奖励办法(试行)》以后,大力提倡树葬、草坪葬、海葬的生态葬法,使骨灰处理更加集约化和多元化。由于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对群众思想影响深远,在移风易俗工作上我市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推进力度和成效仍不够理想。在散葬乱埋治理方面,我市对全市公墓进行排查摸底,绘制各个墓区的平面图,拍照核实后存档,镇(街道)按照一墓一证原则核发公墓证,丧户凭公墓证领取骨灰,进入公墓安葬;对违规修建的坟墓,采取拆围、覆土、屏蔽、复绿等方式治理,进行小型化、生态化改造。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散葬乱埋的风气。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局下阶段主要有以下几点工作安排:

一、切实完善全市公墓布点规划,贴近群众需求

我市于2020年出台了《临海市公墓布点专项规划(2019-2035)》,按照节地生态、绿色环保、园林艺术的要求,以合理、高效的资源利用为导向对我市公墓进行布点,力求实现公墓空间布局均衡化,实现公墓体系结构合理化,促进公墓绿色环保化,实现公墓规划长效化。我市坚持政府主导、公益导向,做到规范规划布局、规范建设主体、规范建设标准、规范定价模式;坚持保护环境,做到默契生态化和园林化;坚持节约土地,提高单位面积的安葬率;坚持移风易俗,弘扬先进的殡葬理念和殡葬文化,推进殡葬改革,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积极推进节地环保的生态葬法,引导和鼓励在生态墓区实行花、草、树葬等不留任何标记的生态葬法。我市公墓规划的布局思路在总体上,采用“集中布置”的原则;在公墓类型上,打破单一的山地型公墓,吸取其他城市的经验,发展多样化的公墓。接下来,我局将在原有规划基础上,对新选址、变更选址等情况进行完善,重新修订,力求规划起到引领作用,方便群众祭扫。

二、加快推进市、镇两级公墓建设,稳定公墓价格

根据《临海市公墓布点专项规划(2019-2035)》要求,全市将新建20余处公益性生态公墓(骨灰堂),总占地面积达1000余亩,预计建成公益性生态墓穴约6万穴,2025年前实现镇(街道)公益性生态公墓全覆盖的目标。其中,我市投资3.5亿元,集中力量建设的大型公益性生态公墓中央山公益性生态公墓已于2019年开工建设。该项目占地面积516亩,其中,一期投资约2亿元,占地面积203亩。该项目以打造生态化、园林化公益性公墓为目标,建成后将增加生态公墓约2万穴,成为台州市首座集亭、楼、碑、树、花、草坪葬于一体的公园式公墓。目前,临海市中央山公墓首开区工程已经基本建设完成,面积为15亩,可供应公墓约2200穴,计划今年开始投入使用。下阶段我市将加大促建力度,确保小芝镇塘里人文纪念园、括苍镇大岙里人文纪念园、河头镇望海尖人文纪念园、汇溪镇仙人桥火星岩人文纪念园以及东塍镇康谷寺岙人文纪念园共5处镇级公益性生态公墓于今年开工建设。同时,抓好2处节地生态安葬公墓示范点建设工作,计划于今、明两年分别完成省级节地生态安葬公墓示范点临海市分路牌陵园树葬区与省级节地生态安葬公墓示范点小芝镇塘里人文纪念园树葬区的建设工作,并逐步向全市范围推广。随着全市公益性生态公墓建设工作大力推进后大量公益性生态公墓的投入使用以及节地生态安葬的推广,我市公墓价格必将进一步下降,从而达成殡葬惠民的目标。

三、大力宣传推广殡葬改革,营造良好氛围

我市积极开展殡葬改革宣传工作,推广城乡居民治丧活动“六严禁”“五规范”,对公职人员、党员干部、“两代表一委员”严格执行“十不准”“两报告”“两严控”制度,通过电视台、报纸、微信公众号等途径对《临海市推行节地生态安葬奖励办法(试行)》中的奖励标准以及申请程序进行了全方位、多渠道的宣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截至目前,我市签订《临海市节地生态安葬生前享有奖励协议》的市民已达300余人,共计发放奖励约95万元。在接下来的宣传工作中,我市将继续充分利用横幅标语、村社广播、短信平台等途径,深入各村社对殡葬改革进行巡回宣传,同时,结合电视台、报纸、微信公众号等途径广泛宣传,使群众充分了解推行集中治丧工作内容和重要意义,增强公众参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推动文明祭扫,倡导网络祭扫、云上缅怀的新风尚,减少聚集带来的疫情防控风险。用鲜花置换纸钱、鞭炮,降低火灾发生概率,倡导群众树立节地意识和文明殡葬新风。

四、严厉打击散葬乱埋现象,形成监管合力

完善殡葬改革考核制度,落实殡葬改革一把手负责制,切实强化以镇街、村(居)为主体的属地责任,以各镇(街道)驻村和社区干部,村(居)两委干部为主要力量,严格实施骨灰流向跟踪管理制度,建立死亡人员骨灰管理一人一档,从源头遏制骨灰流向新建、翻新坟墓,禁止骨灰散葬乱埋现象。对辖区内散坟、生熟坟等进行摸底排查和甄别登记,确保摸排无遗漏,信息准确无误。通过自行整改和强制整改相结合,采取拆围、覆土、植树以及缩小硬化面积、清除附属设施等方式,提高节地率、增加绿化量。对全市丧葬用品摊点开展整治,与店主签订承诺书,一旦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将立即查处整顿,切实规范丧葬用品经营行为。完善公安、市监、文化、民宗、综合执法和民政等部门之间的联合执法机制,开展联合执法,啃下一批“硬骨头”,形成治理高压态势。

目前我市的殡葬改革工作正处于过渡期,各种矛盾凸显,但是随着各项改革工作的深入推进,我市的殡葬改革工作,必将走向规范、有序。

感谢你们对殡葬改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临海市民政局   联系人:方路

联系电话:0576-85288158  邮  编:317000




临海市民政局

2022年6月28日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