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卫生健康 > 医疗卫生信息
【科普】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早诊早治是关键!
  • 发布日期:2022-05-09 16 : 05
  • 来源:市卫生健康局
  • 浏览次数:
  • 分享到:
  • 什么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据世界卫生组织就2016年全球前十位死亡原因研究报告慢阻肺现已成为继心脏病、卒中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致死原因,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慢阻肺的患病率为13.7%,慢阻肺患者总人数约1亿。什么是慢阻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与有害气体及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全球40岁以上发病率已高达9%~1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老百姓通常俗称“老慢支”,是一种常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以持续呼吸系统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发病原因主要是大量暴露于有毒颗粒或气体并且受到病人自身因素影响而引起的气道和/或肺泡异常。 


    慢阻肺发病会有什么症状?


    慢性咳嗽常为最早出现的症状,随病程发展可终身不愈,当气道严重阻塞,通常仅有呼吸困难而不表现出咳嗽。另外还会表现出来: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另外还有疲乏、消瘦、焦虑等常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严重时出现,但并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典型表现。


    慢阻肺会有什么危害?


    慢阻肺早期患者一般没有症状或仅在活动后轻度气短,致使很多人意识不到该疾病的危害性,所以早期患者确诊率非常低,只是冰山中的一角;随着病程进展,患者常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和乏力等症状,活动耐力逐步下降,疾病严重时甚至会影响洗澡、刷牙、穿衣等日常生活;与此同时,当慢阻肺进展到一定程度可能还会出现很多并发症如静脉血栓、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等。 


    在疾病过程中,尤其要关注警惕急性加重,其危害极重,易导致呼吸衰竭甚至累及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引起生命危险,即使积极治疗康复后也很难恢复到急性加重前健康状态。在我国慢阻肺患者约65%发生过急性加重,人均每年1.79次,43%的患者每年至少一次住院。有数据显示,我国慢阻肺急性加重一次住院费用平均达一万元以上,所以急性加重不仅对慢阻肺患者身心折磨,同时也会给家庭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


    慢阻肺主要危险因素是抽烟和室内外空气污染以及职业因素,包括家庭烹饪、取暖燃料的烟雾、职业暴露于粉尘、蒸汽、烟雾等有害气体及其他化学物质等有毒颗粒或气体会给患者肺部造成一定的伤害,其他因素包括宿主本身因素如先天肺发育异常以及可能会有相关的遗传因素等,除此之外,反复的呼吸道感染、较低的社会经济水平、气道高反应性等也需要警惕。


    慢阻肺需早防早治!


    虽然慢阻肺发病率、致死率和致残率均很高,但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能有效减缓病情的进展,改善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所以及早关注慢阻肺,疾病也就没有那么可怕。那么我们需要如何识别慢阻肺呢?可以先根据一些调查问卷以了解自己的基本情况,如吸烟史、家族史、有无反复呼吸系统感染等,先自我测评有无危险因素,如果有危险因素或者存在呼吸系统症状可以去医院进行肺功能检查以便确诊。

    预防方法:

    1.戒烟
    吸烟是导致COPD的主要危险因素,不去除病因,单凭药物治疗难以取得良好的疗效。因此阻止COPD发生和进展的关键措施是戒烟。减少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吸入,对于从事接触职业粉尘的人群如:煤矿、金属矿、棉纺织业、化工行业及某些机械加工等工作人员应做好劳动保护。
    2.减少室内空气污染
    避免在通风不良的空间燃烧生物燃料,如烧柴做饭、在室内生炉火取暖、被动吸烟等。
    3.防治呼吸道感染
    积极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秋冬季节注射流感疫苗;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保持居室空气新鲜;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应积极治疗。
    4.加强锻炼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爬楼梯、爬山、打太极拳、跳舞、双手举几斤重的东西,在上举时呼气等。
    5.呼吸功能锻炼
    COPD患者治疗中一个重要的目标是保持良好的肺功能,只有保持良好的肺功能才能使患者有较好的活动能力和良好的生活质量。因此呼吸功能锻炼非常重要。患者可通过做呼吸瑜珈、呼吸操、深慢腹式阻力呼吸功能锻炼、唱歌、吹口哨、吹笛子等进行肺功能锻炼。
    6.耐寒能力锻炼
    耐寒能力的降低可以导致COPD患者出现反复的上呼吸道感染,因此耐寒能力对于COPD患者显得同样很重要。患者可采取从夏天开始用冷水洗脸;每天坚持户外活动等方式锻炼耐寒能力。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