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诈骗整治行动】警惕这些养老骗局!!!守护长辈“钱袋子” |
|
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一些不法分子将手伸进了老年人的“钱袋子”,以“养老”为名的诈骗行为花样百出。今天,让我们一起看看常见的诈骗手段有哪些? 提供“养老服务” ![]() 以投资养老基地、旅游考察、预售养老床位等项目为名,将老年客户诱骗至所谓养老基地、福利院进行参观、游玩,描绘养老项目的未来,进而以预售养老床位等名义非法集资。 02 投资“养老项目” ![]() 不法分子抛出高回报、高额分红、保本高息、预定养老服务等说辞,诱骗老年人投资所谓“养老服务”项目,收费名目五花八门,如“贵宾卡”“会员费”“预付费”等。这些机构没有能力提供所承诺的养老服务,获得资金后运作、流向不透明,最终集资卷款跑路。 03 销售“养老产品” ![]() 采取商品回购、寄存代售、消费返利、免费体检、免费旅游、赠送礼品、会议营销、养生讲座、专家义诊等方式欺骗、诱导老年群体,实施非法集资的行为。不法分子自称专家,自制销售无批号“中药品”,虚构药品疗效,宣称包治百病,利用老年群体对身体健康的关心在意,实施诈骗。 04 宣称“以房养老” ![]() 不法分子打着有高收益回报旗号诱骗老年人办理房产抵押,将借来的钱拿去买骗子推荐的理财产品,部分老年人最终失去了房子,还背负贷款。 05 代办“养老保险” ![]() 不法分子假借认识人社局工作人员的名义,一次性收取未参保人员数额不等的金额,谎称可帮助未参保人员进行代办服务,一次性补缴社会养老保险费即可享受养老退休金。 06 开展“养老帮扶” ![]() 假借义务诊疗、心理关爱、直播陪护、慈善捐助、志愿者服务、组织文化活动等形式获得老年人信任后,以多种形式对老年人实施诈骗。 ![]() 防骗小贴士: 1.保健养身不听忽悠、旅游消费务必冷静、投资理财多听意见、遇公检法必核身份。 2.不要轻信陌生可疑电话、短信,不要轻易点击短信、微信等中奖送大礼链接,基本上是钓鱼诈骗。 3.养老投资需谨慎,“高额回报”要小心。 4.不轻信包治百病灵丹妙药,崇尚科学就医才是王道。 5.防诈骗,不听、不信、不转账。 6.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骗子有孔难入。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