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县一品”劳务品牌展示丨临海汇溪古建 | ||||||||
| ||||||||
劳务品牌是具有鲜明地域特色、过硬技能特征和良好用户口碑的劳务标识,能为就业创业、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近年来,临海市坚持市场化运作、规范化培育、技能化开发、规模化输出,不断健全建设机制,分类培育了中高端技能型、高品质服务型、文化和旅游类、民生保障型等一系列劳务品牌,助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临海市汇溪镇,我国首个被评为“中国古建筑工匠之乡”的乡镇,拥有国家级传统建筑名匠17人、高级营造师35人。古建产业年产值10亿元,现有6家规模性古建企业,其中临海古建公司在全国古建行业排名前列。 近年来,临海市积极培育“汇溪古建”劳务品牌,带动就业3000余人,占汇溪镇劳动力的30%,人均年收入达8万元。从业者遍布海内外,修建国家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筑300余处、国外标志性文化建筑10余处,是我国古建行业的一块金字招牌。 今年74岁的黄大树,是汇溪镇走出去的第一批古建匠人,也是“汇溪古建”劳务品牌的领路人。从泥瓦工成长为“新时代中国古建行业杰出贡献人物”,黄大树深知技能对就业的重要性,以及市场对高素质工匠的巨大需求。他放弃了传统的“一对一”师带徒模式,亲自培养出40多名中国高级营造师和中国名匠,并牵头成立“名匠工作室”,依托“古建技艺学堂”开展技艺培训活动,累计培训320余人次。黄大树还积极促成产学研合作,推动临海市成立全省首家古建学校(临海海商职业学校),并联合台州学院成立大树文物与历史建筑学院,设立本科专业。汇溪镇党委还联合6家院校和10家企业成立产教融合联盟,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育。 临海市对劳务品牌建设给予政策、资金支持,打造“浚头村国匠工坊”等5个古建元素返乡合作创业项目,集古建配件加工、技术人才培养、技能资格鉴定等功能于一体,总投资5300万元,预计带动1000余人就近就业,村集体增收30万元。实现产、学、研、训一条龙,让“汇溪古建”匠人的技能共富之路越走越宽。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