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退出老年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统计信息 > 统计分析
索引号: LH331082-038/2022-12625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成文日期: 2022-10-21
发布单位: 市司法局(市行政复议局)
临海市2022年度第三季度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情况分析
  • 日期:2022-10-21 10:22
  • 来源:市司法局(市行政复议局)
  • 浏览次数:

一、案件调处的基本情况:

第一季度本市共排查受理各类矛盾纠纷3478件,同比增长26.15%,环比下降4.97%,调解协议涉及金额12144.58万元,同比下降8.03%,环比下降23.12%,其中市级843件,镇(街道)1693件,村(社区)942件,共调处矛盾纠纷3478件,调处率100%。全市共调处成功3473件,成功率99.86%,其中县市区调处成功840件,成功率99.64%,镇(街道)调处成功1693件,成功率100%,村(社区)调处成功942件,成功率100%。

案件总数比上一季度有小幅度减少,共减少了182件,减少原因主要是之前各个调解组织有序开展调解工作,及时化解纠纷,日常受理纠纷数量趋于平稳。从排查调处的案件类型上看,首先,损害赔偿纠纷(治安纠纷)746件,与上一季度案件略有减少,但居各类矛盾纠纷的首位,约占总比重的21.45%,同比增长5.67%,环比下降0.67%。第二,邻里纠纷554件,约占总比重的15.93%,同比增长592.5%,环比下降9.48%。第三,婚姻家庭纠纷474件,约占总比重的13.63%,同比增长28.11%,环比下降7.78% 。第四,道路交通事故纠纷366件,约占总比重的10.52%,同比增长11.59%,环比增长9.25%。最后,合同纠纷335件,约占总比重的9.63%,同比增长15.92%,环比增长18.37%。

二、主要特点及原因分析:

从排查和调解的矛盾纠纷与不安定因素来看,主要还是以传统纠纷类为主,呈以下特点:

1、损害赔偿纠纷(治安纠纷)与上一季度略有减少,所占比重仍较大。2022年第三季度全市共调解受理损害赔偿纠纷746件,占了矛盾纠纷总数的21.45%。损害赔偿纠纷的大量存在,主要原因一是社会高速发展,群众生活节奏快,承受各种压力较大,缺乏有效的缓解方式,难以克制自己情绪,极容易因小纠纷、小矛盾引发口角,进而发生肢体冲突,二是部分群众价值观有点扭曲,受“以暴制暴”不良信息误导,奉行用暴力解决问题,导致纠纷不断发生,三是因维权意识觉醒,受害方不单单满足于加害方被治安处罚,往往会通过调解或者诉讼等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导致该类型案件数居高不下。

2、邻里纠纷共受理554件,同比增长592.5%,环比下降9.48%,占矛盾纠纷总数的15.93%。增长幅度较大的原因是规范了村级调解组织,统一数据归口,纳入到省人民大数据调解平台。主要以下一些特点:一是因房屋、宅基地之间日常管理琐事发生一些小争小吵而引发纠纷;二是邻里之间因上下排水、制造噪音等琐事处理不当发生纠纷;三是部分群众缺乏基本法律知识,遇小事不能冷静处置,出现过激行为,从而使矛盾纠纷产生。这些邻里纠纷,有的是长期性的,有的是突发性的,需及时处理,避免激化。

3、婚姻家庭纠纷较上一季度有所减少。本季度婚姻家庭纠纷474件,占矛盾纠纷总数的13.63%。减少的原因也是规范了村级调解组织,统一数据归口,纳入到省人民大数据调解平台,有序化解。该类矛盾纠纷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社会生活节奏较快导致夫妻双方无心维持婚姻。夫妻双方沉迷自己的个人世界,没有什么共同话题,互不交流,同床异梦,只剩下婚姻之名而无婚姻之实。二是网上不良信息诱导,大肆鼓吹无节制的个人自由、强化男女对立等视婚姻为洪水猛兽。三是夫妻长期分居造成感情破裂。双方缺乏感情交流与沟通,再加上彼此生活环境不同,渐渐产生距离,感情日益生疏,直至难以维系夫妻关系而产生矛盾。

4、交通损害赔偿纠纷较上一季度基本持平。本季度共受理此类纠纷366件,占了矛盾纠纷总量的10.52%,较上一季度增加了11件。一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加上不少行人的交通安全意识差,容易造成与机动车争道的情形,甚至有些电动车主在斑马线上闯红灯、急速变道等,毫无安全意识,这也是导致交通事故增多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因全市大调解体系不断建设完善,部门之间协调加强,人民调解工作不断深入交通部门,主动化解纠纷。

5、合同纠纷较上一季度有较大幅度增长。本季度共受理此类纠纷335件,约占总比重的9.63%,同比增长15.92%,环比增长18.37%。主要原因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后续影响,加上群众法治意识提高,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更高注重签订合同,故在履行过程中极易发生纠纷,总体还是可控的。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合同类纠纷将会保持一定增量,这就需要我们政府关注和引导,减少企业经营者履行合同的风险。

6、本季度未发生涉及人数50人以上的群体性矛盾纠纷。

三、主要做法及工作成效

1、持续贯彻落实省厅《“法助共富、法护平安”专项行动方案》、台州市局《“两培两创”活动方案》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优势,全力推进优化营商环境破难争先行动,开展有深度的法律服务,为推动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高质量的法治保障。加强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助力社会大局持续平安稳定,健全完善风险闭环管控机制。

2、持续推进“百镇千村除险保安”专项行动。一是集结力量强化组织。成立“百镇千村除险保安”行动领导小组,组建了“邻里纠纷事件排查化解”工作专班,实行实体化运行。二是制订方案细则高效部署。根据“百镇千村除险保安”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制定了《邻里纠纷事件排查化解实施细则》,按照时间节点有序开展邻里纠纷事件排查化解业务培训。三是细化标准精准摸排。

3、继续落实人民调解工作规范化建设。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和制度建设。从基础薄弱的村(社区)调委会抓起,大力推进人民调解规范化建设,在加强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做到“六统一”(即标牌、印章、标识、程序、制度、文书)。有效推进金牌调解室建设,对3家调解室进行规范,组织申报。二是构建一体化多元化解机制。健全联调机制,整合诉调、警调、律调、访调、仲调等“多调对接”,推动交通、医疗、劳动、物业等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整体入驻,联合预防、调解、化解等平台和机制,形成一站式、一条龙、一体化的矛盾纠纷快速联动解决机制。三是落实各项衔接机制。继续推动完善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工作衔接联动机制,推进与不同部门、不同地区的联动调解机制,积极打造人民调解升级版。

四、意见建设及防范对策

1、加大法治宣传,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让依法治国理念深入到每一位公民心中,从而形成良好的知法、守法局面。

2、针对群众思想误区,要及时进行了释疑解惑和舆论引导工作,切实发挥了法治宣传教育在增强公民遵纪守法意识、震慑和预防犯罪方面的重要作用。

五、下季度工作重点

1、下一阶段要组织各司法所、各调解组织继续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力度,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优势,全力推进优化营商环境破难争先行动,开展有深度的法律服务,为推动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高质量的法治保障。加强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助力社会大局持续平安稳定,健全完善风险闭环管控机制。

2、继续整合调解资源,以临海市人民调解协会为平台,引导做好对调解员的业务交流与培训工作,切实提高人民调解员的素质,真正发挥人民调解工作的优势,同时培育人民调解员成为宣传依法治国战略方针的中坚力量。进一步发挥市人民调解协会的统筹与市社会矛盾调处中心的引领作用,规范村级人民调解组织。举办一次全市人民调解员擂台赛,加强人民调解员业务交流,同时提高调解员的凝聚力。

3、规范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对人民调解员组织培训,做好部分镇(街道)专职人民调解员的培育工作,提升调解人员的调解技能,使调解工作更专业、更规范,更好地促进调解工作的展开。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