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苍乡贤讲党史 | 括苍镇推出《百年党史 铸魂新征程》系列栏目之七《侨界骄子骆利群》 |
|
这里,曾护送临海第一批知识青年去浙南;这里,曾为游击队提供军用地图、各类情报、收缴反动武装的武器;这里,曾为迎接临海解放,树起临海县第一面武装斗争的红旗……这里是临海市括苍镇,作为浙南与浙东地下党联络的一块跳板,这片红色沃土上,代代英雄儿女,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今天,我带大家认识一位深藏爱国情怀的临海籍华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括苍乡贤骆利群。 骆利群,男,浙江省临海市括苍镇岭溪村马岭骆人,出生于1966年1月,父亲骆开廉、母亲仲崇馨均为教育工作者。 1981年,骆利群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一附中,15岁的他在毕业后考取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直接跨越高中阶段,开始接受高等教育。 1986年1月,骆利群以优异的成绩赢得了少年班唯一个名额的郭沫若奖,毕业后被中科院上海生化所免试录取为研究生,同年,他代表中科院上海生化所参加中美联合招收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博士研究生考试并被录取。 1987年8月,骆利群赴美留学,在美国布兰戴斯大学生物系攻读博士学位,开始对生物神经系统进行深入研究。在名师Dr.White的悉心指导下,1992年,他如期取得Ph.D博士学位。 1987年起,骆利群先后在《美国科学院学报》、《神经原》、《神经科学》、《基因与发展》、《细胞生物学》、《自然》等世界级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 1996年,骆利群于斯坦福大学正式开展独立研究。同年12月,骆利群开办了自己的实验室,先后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百余篇论文。他本人也在8年内晋升为斯坦福大学正教授,并取得“终身教职”。2001年,他任美国《神经原》杂志副主编,多次到瑞士等国讲学。2005年3月,他当选美国HHMI研究员。 2012年,骆利群博士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的头衔代表了美国学术界最崇高的荣誉。 2019年,骆利群实验室更是喜讯频频。一是在神经领域再次取得新突破,两篇cell,一篇Nature,一篇Science。二是骆利群因“在非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神经回路领域做出的开拓性研究”获得2019年美国国家科学院普拉德研究奖。三是又有两个学生被世界名校聘为教授。 2020年,神经科学学会授予骆利群教授2020年神经科学教育奖。 于他而言,学生的成就,尤其是国内青年学子的成就,比自己获奖更为重要和让人满足。 随着骆利群在学术界知名度的不断提升,他经常受邀参加世界范围内有关神经科学的重要会议,并发表学术建言,足迹遍及世界各洲。与此同时,他时刻挂念着祖国的父老乡亲,想要给祖国的学子们“传道授业解惑”。 自2001年开始,他每年一次为中科院上海生化所上课一周;2003年开始,讲课扩大到北京中科院、北大、清华、浙大等院校,如2009年,在北京大学校区内,骆利群担任美国斯坦福大学海外校园的主持教授,曾以斯坦福联合北大学生为对象,讲述了专题“先天和培养对神经发育的影响”。2018年9月,骆利群在中国科技大学为300多名师生作了《我的神经科学探索之路》的报告,以学长的身份向同学赠予自己花了五年时间编写的大学教科书《神经生物学原理》一书,并激励他们“在科学上做出有创造性的工作”。 骆利群还多次应台湾中研院之邀作学术讲座;每两年一次的“分子和细胞神经生物学专业国际会议”在香港举行,其中有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与会,2002年、2004年骆利群分别担任副主席与主席,辅助并主持这两次大规模的重要会议。“我亲眼见证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巨大进步——学生们变得更加积极投入,学术上更加独立,也更敢于挑战权威。”他相信,今后的国内学术环境将会变得越来越好。 此外,骆利群教授还担任着美国浙江商会名誉会员一职,在加强在美浙商联系、加强与促进中美民间交流上发挥着巨大作用。2017年10月,骆教授又受聘为括苍镇乡贤会名誉顾问,乡贤会成立时,骆利群教授专程发来贺信,表态将为家乡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和力量。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