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退出老年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发布内容 > 通稿


临海市2021年防汛防台抗旱新闻发布会

发布日期: 2021- 05- 31 08: 51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委宣传部(市新闻办、市文明办、市新...   字号:[ ]

实录 通稿 预告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

目前,我市已进入汛期,同时,近阶段,天气均以降雨为主。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汛期我市气候状况总体为一般到偏差,旱涝并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较频繁,台风个数较常年略偏多,防汛形势复杂严峻。下面,我就我市防汛备汛情况及近期强降雨防御情况作简要通报:

    一、防汛备汛情况

    面对复杂严峻的防汛形势,市防指始终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未雨绸缪,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深入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改,不断夯实防汛防台基础。

一是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全面推进基层防汛防台体系标准化建设,加快构建防汛防台“市镇一体、条块结合”工作格局。按照县级领导包乡、乡级领导包村、村干部包户到人的标准,将责任量化到岗位、分解到人目前已梳理落实基层防汛责任人681名、网格责任人4097名,并更新村级防汛形势图662张全面落实定格定人定责制度

二是加强数字防汛应用。依托市应急指挥中心平台,接入气象、水利等10余个防指成员单位实时监测监控数据,打通数据壁垒,实现数据共享,做到应急响应联动智能化、抢险救援调度可视化,目前已归集风险源和应急资源数据1万余条。继续推行安全码,将安全码与防汛形势图相结合,实现人员转移精准智控,目前已明确安全码应转移对象2220人。

三是全力提升应急保障在全省首创“1+5+N”防汛防台预案体系,制定下发《临海市应急物资储备基本标准》,建立军地抢险救灾协调联动机制,组建交通、通讯、供水、供电和镇街各类应急救援队伍1512739人,配备卫星电话716台、冲锋舟57艘、橡皮艇80艘、汽柴油应急发电机814台、对讲机624台、编织袋20万只、雨衣3199件、雨鞋2272双、应急生活包6320个。同时建成规范化避灾安置场所185家,最低可保障1.2人避灾安置。

四是强化重点领域防范全面落实全市12处地质灾害隐患点130处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转移安置巡查监测工作完成90个小流域山洪灾害危险村风险清单的编制。组织开展渔船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治理,清理三无船只9艘。修缮、改造危旧房545户,其中困难群众危房489户,普通危房56户。另外,对全市105个物业小区、107个地下室的排水、挡水设施和小区沙袋进行了全面检查。

五是加快推进工程治理。加快推进方溪水库、大田平原排涝二期、东部平原排涝一期工程和45座水库、14座山塘除险整治工作;完成方圆船厂整体拆除、巾山砂场清理整治和一桥到望江门右岸违章搭建的集中清除,恢复灵江沿岸土地560余亩,提升了灵江干流行洪能力。

二、近期降雨防御

    今年以来,我市共降水646.3毫米,较常年(521.8毫米)偏多24%,尤其51日以来全市累计面雨量307.3毫米,是常年同期的一倍多(133.51%),我市立足“三个强化”,全面做好强降雨防御工作。

一是强化监测预报预警,及时启动响应。针对我市强降雨过程,及时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雨)业务服务IV级应急响应、防汛Ⅳ级应急响应和水旱灾害防御IV级应急响应。降雨期间,共发布山洪灾害预警1次、地质灾害预警3次、水雨情简报3期、暴雨(雷电)预警4次,预警短信12万余条,并下发了《防汛防台工作提示函》。

二是强化巡查检查,做好重点防控。降雨期间,我市共出动检查38组、146余人次,对水库、山塘、小流域山洪影响村、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风险防范区等进行重点巡查和检查,对检查中发现隐患点,及时落实防御措施和应急预案,设立醒目、固定的警示标识牌。同时,在临海电视台播放滚动字幕提醒广大群众注意出行安全。

三是强化应急值守,提升应急意识。降雨期间,全市上下严格执行领导在岗带班、24小时值班值守和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制度,同时全面进入临战状态,有险必出,闻警即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抢险救援行动。全市共处置险情4起,转移1户2人,未出现人员伤亡。

    下一步,市防指将严格按照早作准备、强化基础、科学处置、确保安全的要求,切实做好今年防汛防台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全市安全度汛我就先通报这些。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