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退出老年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发布内容 > 通稿


临海市“打造运动之城,建设体育现代化市”新闻发布会

发布日期: 2020- 07- 20 10: 4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委宣传部(市新闻办、市文明办、市新...   字号:[ ]

实录 通稿 预告

临海市打造运动之城,建设体育现代化市新闻发布稿

王荣杰


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十分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加本次新闻发布会!下面,由我向各位来宾及新闻界的朋友通报我市体育工作开展情况。

十三五期间,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加大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完善体育服务网络,提升竞技体育水平,发展壮大体育产业,取得了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围绕体育现代化市建设,主要完成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全民健身氛围日渐浓厚。一是探索体育管理机制创新,将体育部门主办赛事逐步过渡到各体育社团组织办赛,年均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活动80余场次。二是完善市、镇、村三级体育服务网络,指导成立了18个单项体育协会和13个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拥有会员4万多人,培训发展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520人。三是推动体育组织向基层延伸,以白水洋镇最为代表性,先后成立了6个镇级体育组织,举办了白水洋镇乡村篮球联赛、百公里毅行活动、环火山口登山越野赛、全明星篮球赛、环桃花源半程马拉松、安基山国际滑翔伞邀请赛、台州市七人制足球赛等一系列参与度广、影响力大的赛事。四是坚持品牌活动打造,首创“一年一主题、四年一轮回”办赛机制,暨市全运会、市农运会、市职工运动会、市机关运动会逐年举办培育了柴古唐斯·括苍越野赛这项国内山地越野赛里参赛人数最多、专业级别最高、影响力最大的赛事。积极承办各级体育赛事,比如第十二届全运会羽毛球预赛、连续三年举办中国乒乓球俱乐部甲A联赛、中美篮球对抗赛、全国软式网球锦标赛、省羽毛球俱乐部联赛、省健身气功站点联赛总决赛等大型体育赛事。

2.体育健身设施逐步完善。城区建成以各体育场馆、体育公园、城市绿道、江滨健身长廊为辐射点,各社区、居民住宅区健身点为覆盖面的15分钟健身活动圈”;农村实现省体育强镇全覆盖,建成省小康体育村及升级工程466全市行政村体育场地设施覆盖率达到了100%。全市拥有1个市级体育中心、68个各类体育场馆、506公里城市绿道网、1个体育公园、200多公里登山步道、4个省中心村全民健身广场、16个省社区多功能运动场、22个台州市全民健身广场等一批健身场所,2019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21平方米。

3.竞技体育稳步发展。依托体教结合的特色优势,先后建成了足球、网球、乒乓球等12个项目38个业余训练网点,其中篮球、田径、射箭发展成为我市竞技体育的优势项目,拥有国家奥林匹克高水平运动项目2个(分别是跳高和标枪),台州市“市队县办”运动队3个。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办竞技体育,2016年开始以足球和游泳为试点,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目前我市社会力量办竞技体育已涵盖足球、游泳、乒乓球、等7大项目,为我市培养了大批体育后备人才。有3名优秀苗子进入省队,第十六届省运会上收获3.5枚金牌2枚银牌2枚铜牌,游泳实现了我市在省运会参赛史上游泳项目的最好成绩。

4、户外运动势头迅猛。我市2012年被列为首批省运动休闲基地培育县,先后建设括苍山、大雷山越野徒步线路200多公里,江南大峡谷运动旅游休闲示范基地,安基山滑翔伞基地,蓝田山、羊岩山、黄南古道等中短途徒步骑行线路,东部桃渚垂钓基地及东矶列岛运动休闲海岛公园等户外运动基地,其中江南大峡谷、安基山滑翔伞基地被评为省级运动休闲旅游示范基地。创办了柴古唐斯·括苍越野赛、浙江安基山滑翔伞国际邀请赛、百公里毅行、桃花源马拉松、海峡两岸精英赛、萨洛门精英赛等户外赛事活动。截至2019年,我市共有户外运动俱乐部15个,从事户外运动相关人群约5万人,经营户外运动的市场主体22家,户外运动市场规模达1亿元。全市各类户外运动基地每年吸引游客突破50万人次,实现产值超过1亿元。

5、品牌赛事创建卓有成效。近年来培育了柴古唐斯·括苍越野赛这项国内顶级越野赛,赛事自20154月创办以来,已连续举办了五届,成为国内山地越野赛里参赛人数最多、专业级别最高、影响力最大的赛事,在国际上形成了一定知名度。赛事先后获得中国体育旅游精品赛事、浙江省十佳商业体育赛事、浙江省优秀赛事、全省最具发展潜力赛事等荣誉。2019年赛事期间,柴古唐斯·括苍越野赛网络直播收视点击率达7286.7万人次,得到了CCTV5、旅游卫视、浙江卫视、体坛报等国内30多家主流媒体的即时报道,还吸引了台湾、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刊记者现场报道,直接带来体育消费1500万元。

体育现代化市创建是推进健康临海建设,提升公共体育保障水平,促进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因此,我市今后体育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围绕以下几方面创建省体育现代化市:

1.加强场地设施建设,方便群众就近就便健身。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实现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4平方米,启动建设市体育场、游泳馆和市民健身中心项目,19个镇(街道)本级均建有灯光篮球场和室内活动室,100%行政村建有两处以上体育场地设施。

2.完善全民健身组织体系,推动组织网络向基层延伸。加强市体育总会建设,健全完善公共体育服务网络,积极推动体育总会工作和规模较大、群众基础广泛的体育社会组织在乡镇(街道)建立工作机构或分会组织,实现每个镇(街道)1+5”工作格局(即1 个体育总会工作站,5个以上专业体育社会组织工作站)。

3.丰富全民健身活动供给,着力打造特色品牌。探索社会力量办体育的机制创新,通过政府购买或资金补助等方式将群众性体育赛事交社会组织承办,出台社会体育组织考核激励办法,促进各类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形成“群众天天有活动、乡村(社区)月月有赛事、乡镇(街道)年年有运动会(体育节)”的局面。分层分类引导运动项目发展,大力发展越野跑、健身走、太极拳、健身气功、骑行、球类、广场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大力扶持藤球、板球、毽球、国际跳棋等临海特色体育项目,打造全民健身品牌赛事。

临海市以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为重点,以体育惠民为宗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不断提高竞技体育水平,促进体育产业发展,力争把临海基本打造成“长三角地区户外运动胜地”和“运动之城”,成功创建“浙江省体育现代化市”。

再次感谢在座各位对临海体育工作的支持和厚爱,谢谢大家!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