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退出老年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临海 > 人文临海 > 文化遗产 > 文保单位


王士琦墓

发布日期: 2018- 08- 30 15: 10: 5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临海市   字号:[ ]


名称: 王士琦墓 性质: 文物保护单位
级别: 省级 公布时间: 2017年1月13日


王士琦墓,位于临海市括苍镇张家渡村王庄山。王士琦墓位于王庄山北麓,方向为朝北偏东10°,石刻在墓前约70米的山脚。1983年4月15日,临海县人民政府公布为“临海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王士琦(1551~1618),字圭叔,号丰舆,临海城关人。出身于官宦之家,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授南京工部主事,历兵部郎中。十八年(1590),出任福州知府。二十年(1592),丁父忧返里。二十三年(1595)服满,任重庆知府,时播州宣慰使杨应龙谋反,士琦单骑前往招抚,事平,升四川按察副使。二十六年(1598)任山东参政,与总兵刘綎从经略邢玠出兵援朝抗倭,竭力主战。曰:“强敌当前,有进死无退生。”奋不顾身,督师前进。栗林一战,倭被困十余日,求救于倭头目平义智。士琦防两支倭军会合。一面以水师伺于海,一面亲率陆军急夺险地曳桥,斩首数百,乘胜入城。全歼三路倭寇,被时人称为“边才”。事平,升河南左布政使。后历山西右布政,巡视冀北至云中;山西左布政,兼领冀北军防。四十四年(1616),升右都御史,巡抚大同。他久镇云中,严守边疆,处理边疆事务,刚柔相济,威信素著。在任期间,边境平靖。著《封贡纪略》、《三云筹俎考》以记安攘、封贡、军实、险要等事,详载其守边经验。因长年顶风冒雪巡行边境,患上风湿疾病,积劳成疾,于四十六年(1618)卒于山西任上,享年68岁。

王士琦墓前石刻现存碑亭、石文官、石马、石虎、石羊和华表。碑亭原有二座,一座已毁,今尚存左侧的一座。碑亭全部由石板和石块构成,平面基本上为方形,正面宽2.37米、侧面宽2.15米、通高4.15米,其中顶脊高0.49米。亭顶阙式,脊饰鸱吻,中间部分略损。石文官二个,通高3.26米、肩围2.41米、身围2.72米、肩宽0.9米、颈周0.11米,其中头高0.695米。均戴冠秉笏,身穿宽大朝服,所不同的是左有须,右无须。石马二匹,背饰雕鞍,安详温顺,站立于长方形石座之上。通高2.21米、身高1.37米、身长1.57米、脚高0.62米,自基座至头部高2.1米,基座长1.92米、宽0.98米、厚0.11米。石虎二只,蹲坐于长方形石座上,通高1.43米、身长1.44米,基座长1.28米、宽0.615米、厚0.19米。石羊二只,跪卧于长方形石座上,通高1.22米、身长1.15米。石华表二根,高4.55米、柱径0.53米,周身浮雕云龙纹,浮雕深度一般为0.33厘米。此外,墓道前立“天恩赐地”石坊,1982年7月19日被暴风摧毁,今尚存坊额。王士琦墓前石像生雕刻工艺精美,堪称明中期临海墓前石刻中的上品,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2002年王士琦墓重修。临海市档案馆保存民国九年春王士琦墓旧影。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