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退出老年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临海 > 人文临海 > 文化遗产 > 文保单位


溪口、涌泉窑址群

发布日期:2018-06-20  15:48:35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临海市  字号:[ ]


名称: 溪口、涌泉窑址群 性质: 文物保护单位
级别: 省级 公布时间: 1989年12月


溪口、涌泉窑址群,位于临海市杜桥镇和涌泉镇境内,其中杜桥镇为岙里坑窑址、鲶鱼坑口窑址、安王山窑址开井村粟下等点;涌泉镇为西岙窑址一个点。19891212日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所在地临海立县较早,西汉昭帝始元二年(前85年)即立回浦县于章安(今椒江市章安镇)。东汉初改回浦为章安县,到三国置临海郡,直至两晋南北朝,郡治皆在章安。从窑址的分布范围看,其兴盛发展是与章安紧密相连的,发展趋势是随着临海政治中心的内移而内移,从灵江下游向灵江上游发展。

岙里坑窑址的器物,主要是碗、罐、罍、坛、钟等。釉色青中带黄。窑具多见三足支座(俗称三足丫奶,个别底部印有“金”字)与蹄型齿口,烧制时间始于东汉,止于三国。该窑址最早发现于19815月,19836月文物普查时进行调查登记,198610月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鲶鱼坑口窑址的器物,主要是碗、钵、罐、罍、坛、盘、盘口壶、瓶等。窑具多见蹄形齿口与竹节形齿口,时代稍晚于岙里坑窑,为东汉末期至西晋。该窑址1984年文物普查复查时才发现。

安王山窑址的器物,风格与鲶鱼坑口窑的产品比较相近,但种类减少,以碗、钵、罐为大宗。故该窑的时代又略晚,为西晋至东晋。该窑址19815月发现,1983年文物普查时予以登记。

西岙窑址的器物,产品多为碗、罐等。器型除了少数还保留有鲶鱼坑口窑、安王山窑的产品特征外,大量的器物在器形上起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假圈足。说明在烧制上已有了革新。该窑的烧制时代属西晋末至南朝时期。该窑址1983年文物普查时予以登记。


分享到:
0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