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耆卿 |
|
陈耆卿(1180—1237),字寿老,号筼窗,临海城关人。南宋嘉定七年(1214)进士,历任青田县主簿、庆元府学教授、舒州府学教授、沂王府记室。其间上疏言事,多切中时弊。如论“和籴”是“名虽和而实则强之,病在胥吏之奸”;批评滥发纸币,是克扣百姓,只顾眼前。颇能反映当时政治腐败。 宝庆二年(1226),入京应馆试,授秘书省正字,转校书郎。绍定元年(1228),授秘书郎。三年,授著作郎。端平元年(1234),兼国史馆编修,除将作少监,终国子司业。 他为官刚直耿介,不交结权贵,不随声附和,甚至敢于犯颜触讳,因而受到史弥远的排挤。 耆卿博学能文,曾从永嘉叶适学习,叶适对他十分赏识,尽传所学,并写诗称赞他:“古今文人不多得,元祐唯四建安七。性与天道亦得闻,伊洛寻源未为失。” 生平著述丰富,有《论语纪蒙》十八卷、《孟子纪蒙》十四卷、《嘉定赤城志》四十卷及诗集数十卷。《赤城志》纂定于嘉定十六年(1223),是最早的台州总志,去取精当,简而有体,文笔凝练,被称为名志之一。诗作多同情民生疾苦,如《艰食行》云:“我元一语活四海,对之泣下泪沾襟。催租官吏如束湿,里正打门急又急。安得君眼如月长,灼破田家蓑与笠。” 嘉熙元年(1237),耆卿卒于临海,年58岁。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