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为民服务之桥——记杜桥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 | ||||||||
| ||||||||
杜桥镇是个人口大镇,社情复杂,近年来,随着该镇小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各种社会矛盾层出不穷,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给协调各方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带来一定难度,社会管理任务日趋繁重。 为配合镇党委政府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杜桥镇人大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基层社会管理的新途径、新办法,于2013年率先在全市创建基层人大工作联络站。5年来,联络站从最初的2个发展至现在的5个,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代表活动,掌握民情民意,了解民思民想,联系群众,服务发展,诠释了“人大代表来自人民,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深刻含义,有力助推了活力品质幸福临海建设。 围绕重点工作强监督 在杜桥川南片南工业园,有条被人称为“人大河”的河流。它长约2公里,流经几个村,沿河企业数十家,版图上它的名字叫“南工业城北河”。说起这条河的“前世”,台州市和临海市两级人大代表、川南人大代表联络站负责人邵先方直摇头:“你都没办法想象它曾经有多脏多臭!那会儿百姓真是怨气冲天,投诉不断。”2013年,川南人大代表联络站认领了这条河,之后一系列行动可谓“雷厉风行”:包干到人,集中整治,进行多轮清淤截污,持续监督。“我们还在河边立牌,写上联络站举报电话,如果百姓发现往河里排污或倾倒垃圾的,可以随时举报。”邵先方说,当时我们痛下决心,就想为百姓恢复一河清水。凡事贵在坚持。在联络站四五年如一日的不懈努力下,如今,这条河日渐澄澈,还不时能见到小鱼在水中欢游,而“人大河”这个饱含深意的名字也在群众间不胫而走。 杜桥镇水系发达,大小河流百余条,全市治水河道中,该镇就占了73%。为助推治水工作,各联络站成立“人大代表治水监事会”,建立方位全、职责清的代表治水监督机制,代表分片包干,不定期进行督查,推进治水步伐,巩固治水成果。像治水一样,环保、卫生、行业整治、城市管理、消防……这些民生项目,连着民心,体现民意,惠及民生。各联络站配合镇政府开展眼镜业整治、安全隐患排查等,助力重点工作落地。 去年以来,各地防火形势严峻。杜桥镇企业多,防火任务重。市场办事处有40多家企业,包装、眼镜、机械企业消防隐患大。市场人大联络站代表每月22日借活动之机走访企业,督查企业消防安全、污水排放情况。“近日,我们走访到一家电动车生产企业时,发现地面电线用胶布缠绕后没有套管,灭火器存在老化现象,便要求企业限期整改。企业也意识到问题同意马上整改。”市场联络站负责人李小荣告诉记者,1个月后,他们又组织代表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回头看”,确认各项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围绕社会热点献爱心 社会热点问题是人大关注监督的重点。去年,我市根据上级部署,开展精准就业创业扶贫工作,对年收入46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进行排查,为精准扶贫提供动态依据。在辖区进行核查时,杜街人大代表联络站代表分组包干,仔细排摸情况,核查后,代表们还购置生活用品慰问贫困户,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川南人大联络站代表在普查走访中,发现孤苦无依的八旬老人金仁刁住在用残破的油毛毡盖起来的简陋小屋里,恰逢雨天,屋子漏风漏雨,地上尽是积水。这一幕让邵先方他们痛心,代表们当下凑了钱为老人置办了油米柴盐和被子等生活用品以解燃眉之急。随后找到村干部安置老人日后生活。但村里经济薄弱,无力拿出钱改善老人居住问题。邵先方和大家商量后,由村里出部分钱,代表们再凑3万元左右,终于在原址上为老人建起了水电齐全、窗明几净的新房。生活大变样的老人感激涕零,对着联络站的代表们竖起了大拇指。 “我们是人民选出来的代表,就要将人民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带上去。”采访中,记者不时听到联络站代表发出这样的心声。每月,各联络站都组织代表,听取大家所了解的本辖区内一些群众反映的焦点热点问题,特别是涉及教育、城市建设、农民住宅、社会保障、医疗救助等民生问题的情况,以及群众的愿望,便于发挥纽带作用,促民意早日转化为成果。 东部三镇人口多,百姓往返椒江办事做生意的也多。但多年来,该区域一直没有开通沿途公交车,若包面的去椒江价格不菲,百姓承受能力有限,开通东部至椒江公交的呼声日高。川南联络站收集情况,反映民情民意,每年将群众声音带到两会。经过数年努力,东部三镇沿线终于开通至椒江的公交线路。老百姓出门办事去的地方最多的是学校、医院和车站,联络站体恤民情,又建议相关部门科学设置停靠点,去年4月,公交车在椒江车站、椒江一中和中心医院停靠,让更多弱势群众的出行变得省钱省心省力,受到各界好评。 参与社会管理促稳定 基层矛盾若无法及时解决,往往日积月累变成难啃的“硬骨头”,极易引发社会稳定问题。杜桥人大各联络站发挥代表优势,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助力政府工作推进,力促社会和谐。 穿山村与塘岸村有关村界确定纠缠多年形成历史积案;万邦房产与蟾洋村、娄下村村民因工程施工房屋受损引发赔偿纠纷,形成重大复杂矛盾积案……在杜街辖区,联络站人大代表以与选民平等的姿态,不厌其烦地为矛盾双方讲政策,说道理,近年来,成功调解上述在内的“硬骨头”纠纷积案十余个。杜街人大联络站还组建了人大代表义务调解员队伍,积极参与调解群体性事件等重大复杂纠纷近百起,成功率达90%以上。为维护一方平安,联络站横向加强与公、检、法、司的合作,建立“警务理堂”,对群众反映强烈又有合理诉求的典型案件,利用“警务理堂”这一载体,探讨解决方法。如西堑村项某某的历史信访积案,代表们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主动配合台州市、临海市委政法委及法院,在“警务理堂”上沟通协调,问题终于得到圆满解决。针对毒品、酒驾、赌博、环保等突出问题,代表们主动联系派出所、交警队、环保部门,召开座谈会,宣传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风尚。通过辩理析法、普法宣传、传播法律知识,联络站也成为当地群众的“法律大讲堂”。 在川南片西邵村,老太金某认为村里厕所和公路建得离自己家太近,影响生活,多年来一直四处上访。联络站代表一趟趟地上门做老人思想工作,帮她分析问题,认识自身不对之处,又同村里协调解决补偿事宜,终使金老太打消顾虑,不再上访。对无理上访人员,川南联络站重点抓,长期抓,努力将矛盾与历史积案解决在基层。 “人大代表联络站是我们对基层人大工作的有益探索,我们希望通过沟通联络、答疑解惑和辩理析法,让代表联络站成为党委政府宣传政策、司法部门普法悉法、人大代表倾听民声、群众表达真实诉求的重要场所,实现工作与全市中心大局同频同振,与人民群众同心同鸣,真正成为联系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为建设活力品质幸福临海贡献力量。”杜桥镇人大主席贺先顺告诉记者。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