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退出老年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部门、街道信息公开 > 镇(街道)信息公开 > 白水洋镇 > 政策文件 > 其他文件(镇街)
索引号: LH331082-072/2015-6197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白镇委〔2015〕91号 成文日期: 2015-08-03
发布单位: 白水洋镇
中共白水洋镇委员会关于印发S28台金高速、S322省道、赤白线县道白水洋段综合整治和“路长制”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 日期:2015-08-03 00:00
  • 来源:白水洋镇
  • 浏览次数:

各行政村、各部门: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市“两路两侧”“四边三化”专项整治会议精神和工作部署,切实抓好以S28台金高速、S322省道、赤白线县道等为重点的“四边三化”问题整治整改工作,进一步深化镇区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改善提升S28台金高速、S322省道、赤白线县道等两侧和镇区环境面貌,推进台州最美乡村建设,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全面开展“四边三化”问题排查,狠抓整治,建立长效,努力将S28台金高速、S322省道、赤白线县道等打造成美丽的乡村公路,为多城联创和美丽临海建设打好环境基础。

二、主要任务

(一)集中开展“四边三化”问题整治整改。对照“洁化、绿化、美化”的标准,经过全面摸排,我镇在S28台金高速、S322省道、赤白线县道等沿线两侧的整改任务主要分成二大类,即整治类和管理类。

1、整治类,主要包括:镇区商户及沿线各村户门前三包落实;公路沿线村户门前乱搭乱建拆改;沿线各类杂物乱堆放整治;公路沿线公共部位侵占整治;公路沿线各类广告牌及牛皮癣小广告清理;

2、管理类,主要包括:公路沿线卫生保洁;镇区段交通秩序及机动车规范管理;公路沿线各类流动摊点管理;四边三化区域的杂草处理及绿化养护;沿线路灯的维护。

(二)探索实施“路长制”推动长效管理。“路长制”是路段管理人员在“路长”的统一领导下,对责任路段的道路、市政设施、镇容镇貌、交通秩序、绿化管理和环境卫生实施全面综合管理的制度。“路长”是所负责路段的主要监管责任人,对责任路段的日常巡查和相关问题的发现、协调、监督、整改负总责。具体要实现以下四个“好”:(1)日常保洁好:路面及沿路两侧干净整洁,无暴露垃圾(含建筑垃圾、工业垃圾、生活垃圾等);(2)秩序规范好:做到道路通畅,沿路两侧无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现象;(3)道路设施好:排水口沟槽通畅,路面标志标线清楚,无破损、积泥、积水;(4)绿化管护好:道路沿线绿化无明显缺损、死树和病虫害,树木修剪补种及时;绿化隔离带及树圈干净,花坛侧石干净,绿化带内无垃圾、无杂物。

三、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年8月5日—)

将通过广播横幅、宣传栏黑板报、农民信箱、发放倡议书、召开会议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部署S28台金高速、S322省道、赤白线县道等综合整治和“路长制”管理工作。强化道路两侧的企业和居民履行道路环境保洁责任意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营造广泛发动、人人参与的良好工作环境,为镇村环境秩序整治和“路长制”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集中整治阶段(2015年7月 25日—11月10日)

1、重点整治省督办点。根据省里挂牌督办的S28台金高速白水洋段三个点位,镇里组织力量在7月25日全部给予拆除清理完毕。

2、实行挂牌销号,对S28台金高速沿线7个村,S322省道沿线涉及6个村,赤白线县道涉及19个村,以及箬双线、雷双线、白华线沿线的管辖路段进行全面排摸汇总,对排摸出来的问题实行挂牌销号制度,每月通报一次整改进展情况。

3、突出整治重点。对S322省道同镇区永安路交叉口及上元地路口的公路边苗木市场进行专题研究,落实整改方案和后续长效管理措施,专题组织交警、路政、执法中队、清洁办等部门,把苗木市场动员集中到黄沙大道边上,并由埠头村老年协会管理秩序,彻底改变路边乱摆摊、秩序乱、安全隐患多现象。

4、坚持先易后难。第一阶段,镇里对集中排摸出的墙体广告、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等立即整改的在8月30日前整改完毕。第二阶段,对一些历史遗留难点问题在11月10日前整改完成。

(三)长效管理阶段(2015年11月—长期)

1、实行镇村两级路长制。(1)镇级路长职责:主要负责做好所辖道路“路长制”工作的领导,组织开展“路长制”工作督查、考核,负责对突出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统筹协调,做好跨村域道路管理,确保辖区间有序协作,形成合力。(2)村级路长职责:分路段路长由驻村干部和所在村党支部书记和村民委主任担任,全面负责所辖道路及其周边环境问题的监督协调、情况反馈、问题整改,向道路沿线周边群众做好宣传,组织开展道路管理日常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向相关责任单位反映,并做好存在问题处理的跟踪与落实工作。

2、建立长效管理工作模式。(1)巡查:镇级路长开展每月不少于二次的巡查;村级路长开展每周不少于一次的巡查。 (2)反馈:村级路长对巡查发现的问题,对能落实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对涉及道路违章等涉法事件以及其他需要协调的事项,要及时反馈给镇级路长及主管部门处理。(3)处置:“路长制”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分别由相关单位根据职责权限及分工进行处置和查处。镇行政执法中队负责乱搭乱建和乱堆放及镇区三化清理工作;镇民政办负责青山白化工作;镇宣传办负责宗教和民间信仰场所整治工作;镇国土所负责矿山复绿工作;镇林特站负责四边区域补种扶正工作;镇清洁办负责镇区保洁工作;镇交警中队负责道路车辆乱停乱放工作,镇工办负责公路沿线企业卫生整治工作。(4)考评:考核采用明查和暗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行考核评比。由镇督查办牵头,对在督查过程中发现的各类问题进行定期通报,督促各级路长做好职责内工作。同时,要注重发现和培养典型,推广先进经验,推动路长制管理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

四、工作要求

1、强化组织领导。我镇将成立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名单见附件一)。各行政村要将该项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点工作进行专题部署,要根据摸排出来的整改任务进行全面整治,完善“路长制”长效管理机制,争创洁净道路,争当优秀路长。

2、形成工作合力。各“路长”责任单位要做好相关人力、物力、财力的保障工作,建立健全人员投入和资金投入相结合的工作保障机制,确保有人干事、有钱办事。要建立工作例会制度,定期通报情况,协调解决问题。镇属各部门要全力支持“路长制”的运行,自觉服从“路长”的协调和管理,努力为路段管理人员开展工作营造积极的环境。

3、严格工作考核。镇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进一步细化管理考核细则,把“路长制”管理工作列入对各驻村干部、各行政村主要干部的年度工作考核内容,考核采用定期考核、日常抽查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要加强阶段性工作督查,分季通报一次,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及措施。

4、营造舆论氛围。镇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将确定的“路长制”名单向社会公布,及时设立路长牌向社会公示。要注重正反两面典型的宣传,继续加大对镇域范围内环境卫生生态保护的舆论引导,不断提高群众环境意识和文明意识。对涉及违法违纪事件,要坚决依法依规予以查处打击。

附件:

1、白水洋镇公路整治提升及“路长制”工作领导小组;

2、白水洋镇 “路长制”管理分工表

中共白水洋镇委员会

2015年8月3日

附件1:        

白水洋镇公路整治提升及“路长制”

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林明大  陈 威

副组长:章维军  朱新华  董先米  周茂俭

马圣锋  李凌勇  徐小根  陈永友

陈其辉  赖黎娟

成  员:郑岳清  朱华明  包一辉  方友利

叶寿林  金洪刚  蔡显军  程永强

朱昌鑫  陈 剑  朱建军

下设办公室:

主任 陈其辉兼、副主任 叶寿林

成员:高 峰、范晓强、谢祥龙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