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LH331082-067/2015-5627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临大街工委〔2015〕28号 | 成文日期: | 2015-05-11 |
发布单位: | 大洋街道 |
中共临海市大洋街道工作委员会关于转发《中共临海市委两新工委关于在全市两新组织中倡导开展“和合”文化建设打造“和合共同体”的意见》的通知 | |||||
|
|||||
各企业,机关各办: 现将临海市委两新工委印发的《关于在全市两新组织中倡导开展“和合”文化建设打造“和合共同体”的意见》(临两新〔2015〕2号)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临海市大洋街道工作委员会 2015年5月11日
中共临海市委新经济与新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文件
临两新〔2015〕2号
关于印发《关于在全市两新组织中倡导开展“和合”文化建设打造“和合共同体” 的意见》的通知
临海经济开发区、临海头门港新区党工委,各镇(街道)“两新”工委,市委“两新”工委成员单位党委(党组),市级双重管理两新组织党组织: 现将《关于在全市两新组织中倡导开展“和合”文化建设 打造“和合共同体”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中共临海市委组织部 中共临海市委新经济与 新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
关于在全市两新组织中倡导开展“和合” 文化建设 打造“和合共同体”的意见
为进一步引导两新组织党组织充分发挥实质作用,团结带领广大党员职工积极帮助企业主动转型升级,现就在全市两新组织中开展“和合”文化建设,打造党群与企业命运共 同体提出如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氛围也悄然发生了变化,特别是随着企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部分企业经营遇到困难,党员流动趋频,管理难度增大。在两新组织中开展“和合”文化建设,通过大力倡导“活力和谐、合作共赢”,有利于形成党建引领、文化聚力、命运同体的发展理念,有利于推动党建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有利于实现企业与社会互利共生、企业与企业合作共赢、企业与员工和衷共济、企业与人才和谐发展。 二、主要任务 (一)以“和合”理念加强党建,强化企业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 1、加强企业党组织班子建设。推行企业党组织和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专兼结合、一岗双责”工作制度,在党组织班子中,要适当增加党员行政领导人员,同时鼓励企业管理人员担任党组织班子成员,促使党组织在企业发展战略、生产经营方针、重要人事安排、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等重大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实现党建与企业融合发展。把发展党员工作列入年度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科学合理制定党员发展计划,进一步壮大党员队伍,夯实党建基础。 2、注重党建带群团建设。坚持党群团工作联动,由企业党组织牵头定期召开党群团联席会议,沟通信息,交流工作,研究、讨论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优势,整合队伍、阵地、信息等资源,组织开展“创新示范岗”、“劳动技能大比武”、“巾帼文明示范岗”、“青年岗位能手”等活动,实现党群团工作一体推进。 3、积极推行“三联三会”工作机制。实行党组织书记联系出资人、党组织班子成员联系中层骨干、党员联系职工群众的制度,定期召开民主恳谈会、党群议事会、党企联席会,广泛听取意见建议,为企业生产经营献计献策。进一步加强党务工作者的教育培养,定期组织业务交流、观摩考察等活动,落实各项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党务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以“和合”理念融入社会,推动企业与社会“和合”共建 4、引导企业积极服务中心工作。紧扣“五水共治”、“四换三名”、“三改一拆”等中心工作,引导企业主动担责,积极配合。继续深化“千企联千村、党建助治水”行动,推动企业建立健全与村(社区)结对治水的长效机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引导企业顺应改革趋势,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广泛开展节能、节材、节水、节地等活动,加强技术创新,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设备和工艺,主动做好控污治污工作。 5、推动企业反哺社会。引导企业出资人树立“和合”文化理念和“兴企为民、回报社会”的责任意识,把企业社会责任纳入到企业发展战略中,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以及各个环节之中。通过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吸纳下岗失业、农村失地以及残障等人员就业;开展结对助推新农村建设、公益集市、慈善捐助等活动,建立各种形式的慈善冠名基金;广泛开展“公益反哺”志愿服务行动,组织员工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将社会责任理念转化为企业和员工的自觉行动,促进企业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推进和谐社会构建。 (三)以“和合”理念引领发展,推动企业与企业“和合”共赢 6、探索行业党建联合体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可建立行业联合党组织,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企业和行业协会党组织的牵头引领作用,整合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在同业企业之间建立水平联盟合作,探索实行人力资源、市场、技术、财务、采购、品管等“六统一”机制,推动企业遵守商业道德,公平交易,诚信经营,反对不正当竞争行为,变“竞争者”为“同盟者”,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7、大力推进产业链党建。产业集聚明显的地方可建立产业链党组织,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帮扶作用,把党建工作向上下游企业延伸,有效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通过定期组织学习会、研讨会,企业主要负责人互访、技术人才互派等形式,实现企业间人才资源、技术信息、研发成果、管理模式等资源共享共用,打造产业链整体竞争优势。 (四)以“和合”理念凝聚员工,推动企业与员工“和合”共荣 8、提升员工对企业的价值认同。坚持文化引路,充分依托党建工作体系与群团组织资源,利用“三会一课”平台和厂报厂刊、宣传栏、企业网站、党建展厅等宣传阵地,精心设计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文化活动载体,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和合”文化学习宣传,把党的主张转化为企业的经营理念和思路,实现员工的价值取向与企业的文化精神深度融合。 9、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广泛开展访管理人员、问企业发展计策,访技术骨干、问技术创新思路,访一线员工、问生产生活困难的“三访三问”活动,进一步强化党组织联系服务员工的作用。引导企业推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建立工资民主协商、民主恳谈等制度,完善员工薪酬和保障体系,定期开展企情发布活动,及时把企业发展方向、发展计划以及涉及员工利益情况告知员工,让员工自觉地将个人发展和企业发展规划结合起来,积极参与企业管理,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通过建设员工谈心工作室、开通心理咨询热线、党组织负责人和骨干党员接待日、建立员工关爱基金等途径,加强对员工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积极推进两新组织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五)以“和合”理念打造人才,推动企业与人才“和合”共进 10、探索实行“双五优先”机制。即发展党员技术骨干优先、岗位标兵优先、劳动模范优先、爱岗敬业优先、突出贡献优先;优秀党员提拔任用优先、学习培训优先、评先表彰优先、奖励激励优先、职称考评优先,努力打造以党员为核心的经营管理团队和以党员为骨干的技术人才队伍,推动党员人才与两新组织同步发展。 11、深入实施“青年菁英成长计划”。深化“党员人才工程”,扎实开展“三培养两推荐”工作,完善群团组织“推优”工作机制。以“创新团队”建设为载体,推进两新组织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交流合作,积极引进创新团队和创业创新人才,帮助企业做好人才引进、关爱激励等工作。建立健全青年菁英培养激励机制,探索建立青年创业创新基金,组织开展青年创业创新大赛、岗位技能竞赛等活动,为青年职工成长成才搭建平台。 三、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镇(街道)要认真探索“和合”文化建设的客观规律,结合本地文化底蕴,根据企业规模、管理形式、党建基础等差异,制定出个性化培育方案。两新组织党组织要切实发挥好政治引领作用,安排专(兼)职人员负责此项工作,引导广大党员做好表率,调动群团组织等各方力量,带领全体员工积极投身“和合”文化建设,形成强大合力。 2、完善运行机制。建立“和合”文化建设的长效管理机制,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分工负责、关系协调的“和合”文化建设责任体系,确保“和合”文化建设工作顺畅运行。完善保障机制,设立“和合”文化建设专项经费并纳入两新组织预算。加大“和合”文化建设软硬件投入,为“和合”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物质保障。 3、广泛宣传发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务工作者要采取有效形式宣传推广“和合”文化,引导两新组织党组织和党员积极参与“和合”文化建设。坚持示范先行、典型推动,实施“和合”文化“一企一品”示范工程,总结两新组织开展“和合”文化建设的好的做法与经验,通过工作交流、案例展评等形式,推动面上工作开展,不断增强两新组织“和合”文化建设的影响力和渗透力。
大洋街道党政办公室 2015年5月11日印发
|
|||||
打印 关闭 | |||||
分享到: |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