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农信息农村产权交易
  • 关于印发临海市2014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4-12-09 15:36浏览次数:字号:[ 大 中 小 ]

     

     

     

     

    临农〔2014〕30号

     

     

    关于印发临海市2014年水稻重大病虫害

    防控方案的通知

     

    各镇(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为切实加强今年水稻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与防控工作,及时有效防控水稻重大病虫发生为害,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和稻米质量安全,根据《2014年浙江省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方案》精神,现将《临海市2014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遵照执行。

     

     

    临海市农业局

                                   2014年4月1日   

     

     

     

     

     

     

    临海市2014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方案

     

    根据水稻重大病虫时序种群运动规律和预警模型分析,2014年为病虫种群数量探底回升的转折时期或过渡时期,总体表现为灰色信息量大,预警干扰频率高。故以“两迁”害虫和突发性流行型病害为主的病虫灾害潜存风险较大,监测预警防控形势严峻,安全防控任务艰巨。为安全有效防控重大病虫发生危害,确保单季稻等超级安全生产,根据省2014年水稻重大病虫防控方案精神,结合本市实际,制定临海市2014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现代植保理念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强化落实“政府主导、属地管理、联防联控”的防控机制。坚持以创新为先导,监测预警为基础,病虫情报为核心,安全防控为目标,在创新重大病虫监测预警机制的基础上,创建推广重大病虫“五改”测控体系,提升水稻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生产水平,促进节本增效、增产增收、安全健康。

    二、防控目标

    按照“政府主导、属地管理、联防联控”的机制要求,建立健全属地责任防控体制。全面做好水稻病虫“五改”测控技术示范推广,推广应用水稻重大病虫综合防治和农药减量技术19.5万亩、规范推进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实施,确保不造成区域性重大病虫害重大损失,将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3%经济允许损失水平以下,确保农药使用量逐步减少,稻米农药残留控制在国家允许水平以内。

    三、主要技术

    坚持重大病虫监测、预警、防控“三位一体”,集成推广“五改”监测技术体系和“五改”防控技术体系。“五改”监测技术就是围绕传统监测向现代监测、常规监测向数字化监测、趋势预报向决策防控三大转变,简化轻化病虫信息采集,集成所形成的一套发生期、发生量、发生程度与整体防控的数字化本地化预报体系:即改单体预报为整体预报,改峰别预报为代别预报,改趋势预报为决策防治预报,改常规情报发布为规范情报制发的“五改”监测预报体系;“五改”防控技术体系就是围绕生态保育、安全防控、绿色防控所集成的一套以节点防控为主体的“五改”防控体系:一是改重大病虫峰别防治为代别决策、二是改药剂为主为多元调控、三是改保苗防治为保产防治、四是改单体防控为整体防控、五是改达标防控为拐点防控,从而集成秧苗期治虱防矮、生长前中期稻纵卷叶螟和螟虫长效防控和应急防控,生长后期褐飞虱拐点防控、稻曲病和穗瘟适时预防等等。针对高致害性病虫或灾害性病虫致害原理,通过近几年多地实践表明推广拐点理论可大大提高防控效果,对战胜重大病虫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四、工作措施

    1、加强《病虫情报》指导  《病虫情报》是集监测技术、预报技术、防控技术为一身的病虫防控决策的指导性文件,充分发挥《病虫情报》的专业性、技术性、时效性和策略性,提高病虫情报质量和科技含量,规范制作发布,强化有效指导。

    2、强化病虫综合防治推广  强化以镇为单位:一是抓好抗病虫品种推广、生态保育和调节、物理诱杀和生物防控,高效长效微毒药剂组合配方;二是开展技术培训,调整防控技术;三是抓点办方展示,积极做好示范推广;四是创新推广模型,改变传统习惯。

    3、抓好农药减量控害增效实施  通过技术方案,明确安全配方,强化情报指导,减少化学农药用药次数和使用量,确保重大病虫害有效防治和经济控制,确保高效长效微毒安全药剂应用技术80%以上,提高农药靶标防治利用率10-20个百分点,确保农药使用量较常年减少2-3成。

    4、抓好绿色防控试点。建设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是当前我省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主要展示项目。通过“一网两诱三控”防控技术集成,因地制宜开展试点示范,并向粮食功能区进行辐射推广。

    5.加大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加强对专业化服务组织的指导服务,农业主管部门抓好规范建设和宣传示范引导,植保业务部门免费为专业化服务组织提供病虫信息服务和技术指导,镇(街道)做好属地规范监管和督导,确保专业化服务组织在队伍建设、档案记录、药剂使用、机械保养、安全用药、绿色防控等方面规范到位,提升专业化层次,促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健康、真实、安全、可持续发展。

    6.抓好科学安全用药。根据省防控方案:掌握“抓两头、控中间”的药剂防治策略,重点抓好苗期、穗期病虫害的药剂防治。根据病虫发生的实际,抓住重点防控对象,选用合适药剂,掌握用药适期,规范施药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用量。(1)水稻秧苗期:关注重点:恶苗病、秆尖线虫病、灰飞虱、白背飞虱、稻蓟马、稻瘟病等。用药要点:早稻全面应用咪鲜胺、氰烯菌酯浸种防治恶苗病,晚稻选用咪鲜·杀螟丹浸种防治恶苗病、秆尖线虫病;单季稻播种前选用吡虫啉、噻虫嗪或丁硫克百威拌种剂拌种;移栽前3—5天选用氯虫·噻虫嗪或吡呀酮等带药下田(直播稻在播后20-25天用药)。对稻瘟病感病品种,选用三环唑、稻瘟灵等带药下田。(2)大田苗期至分蘖期:关注重点:二化螟、细菌性病害。用药要点:螟害丛枯鞘率大于10%的田块在卵孵高峰至1龄幼虫高峰期,选用氯虫苯甲酰胺、阿维·氟酰胺等药剂防治,在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流行区,选用氯虫·噻虫嗪可兼治白背飞虱。对细菌性病害发病中心药剂选用噻唑锌、噻菌铜等。(3)分蘖末期至孕穗期:关注重点: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飞虱、细菌性病害。用药要点:稻纵卷叶螟在2龄幼虫高峰期选用氰虫·毒死蜱、茚虫威等防治,在卵孵高峰至1龄幼虫高峰选用阿维·抑食肼、或高含量阿维类等细喷雾;纹枯病在分蘖末期或之前可选用噻呋酰胺、肟菌·戊唑醇、己唑醇、井冈·己唑醇等(减少单一低含量井冈霉素的使用);白背飞虱选用高含量的吡虫啉、噻嗪酮、噻虫嗪等;褐飞虱选用吡蚜酮与烯啶虫胺及毒死蜱等速效性药剂配方,并停止使用吡虫啉,不提倡使用噻嗪酮,不推荐啶虫脒。(4)孕穗末期至齐穗期:关注重点:稻曲病、稻瘟病、纹枯病、稻纵卷叶螟、螟虫、稻飞虱。用药要点:稻曲病在破口前5-7天可选用苯甲·丙环唑、井冈·蜡芽菌、己唑醇等,可兼治纹枯病。稻瘟病感病品种或叶瘟田块在孕穗末期至破口期喷施肟菌·戊唑醇、三环唑、稻瘟灵、咪鲜·三环唑等药剂预防稻瘟,如破口抽穗期连续阴雨天气,应在齐穗期再用药一次。选用肟菌·戊唑醇可兼治纹枯病和稻曲病。孕穗末期至破口期防治螟虫和稻纵卷叶螟可选用氯虫本甲酰胺、阿维·氟酰胺。破口至抽穗期使用三唑类杀菌剂防治纹枯病和稻曲病不能盲目加大剂量,三唑类杀菌剂不能相互混用,以免产生药害。(5)穗期:关注重点:稻飞虱。用药要点:务必抓住8月底拐点期选用吡蚜酮等高效长效防治。若有延误或致穗期虫量偏高,可采取应急安全防控。要加强安全用药。贯彻落实《浙江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严格遵守《农药管理条例》等规定,禁止使用国家禁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不得使用未在水稻登记的农药品种。按照《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遵守农药安全操作规程,严防农药生产性中毒事故发生。提倡不同有效成份药剂轮换使用,一个生长季节使用含同一种有效成份的农药不超过2次,延缓病虫抗药性的发展。

    7.加强检查指导。各镇、街道要加强对水稻重大病虫防控工作指导,加强技术培训,根据病虫发生情况做好分类指导,特别要加强对植保服务组织的防控技术指导。对重大病虫,药剂防治后要及时调查,对未达到防治效果的,要分析原因,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在水稻病虫防治关键时期,要组织责任农技人员,加强对病虫防治工作督促检查,提高病虫防治技术到位率,提高病虫安全防治水平。

     

     

     

     

     

     

     

     

     

     

     

     

    抄送:台州市植保检疫站,市府办。

    临海市农业局办公室                    2014年4月1日印发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