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73号建议意见答复的函 |
|
王建伟、王莲萍、李林兵、杨敏、罗对对、张良喜、杨丽萍、王玲、李达鹏、蒋小伟、朱支平、胡舜波、王天荣、罗鉴庆、朱琳山、芦山、王俏璐等17位代表: 你们在临海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大杨梅产业深加工扶持力度的建议》(第073号)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我市杨梅栽培面积13万亩左右,常年产量9万吨,年产值7.1亿元,形成了全市东部(以桐峙山脉为中心的涌泉、杜桥、小芝、东塍等地)和西部(白水洋、永丰、括苍、河头等地)二个百里杨梅产业圈,主栽品种为东魁杨梅、荸荠种,及地方选育品种临海早大梅。其中东魁杨梅11.2万亩,上市时间大部分在6月中下旬至7月初,成为全国最大的东魁杨梅生产基地。 白水洋镇是我市杨梅的核心产区,临海市为了做强白水洋的杨梅产业,创建了省级白水洋杨梅特色农业强镇,并于2019年高分通过验收。强镇通过采取做强杨梅等特色产业、壮大种植主体、推广生态循环模式、培育加工企业、挖掘文化潜力等措施,延伸杨梅产业链,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走出一条以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路子。我市出台的《临海市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扶持办法》对于农产品加工业有专门的补助条款:投资“柑桔、杨梅、西兰花、茶叶”四大主导产业的项目,基地道路、沟渠、水池、生产用房、冷库、钢架大棚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产中和产后加工自动化、机械化、信息化等设施设备建设,投资额在50万元以上的,按投资额的20%给予补助;农产品加工业新建农产品加工企业、合作社,固定资产投资额200万元以上的(粮油加工投资额100万元以上),按投资额的20%给予补助。 目前杨梅产业发展上确实仍存在着不少问题,一是杨梅成熟期集中,不易保鲜,如出现滞销,梅农损失较大;二是杨梅精品果率不高,品质不佳的杨梅销路较窄,只能贱卖,影响梅农的收入;三是杨梅深加工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撑,加上投资成本高,政策补助比例低,销售不确定因素太多,投资愿望不高,现有的加工企业无法满足梅农的需求。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市杨梅全产业链的发展,我市计划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进一步提升品质。一是进一步做好杨梅栽培技术推广培训工作,提高梅农科学种植水平;二是扩大杨梅统防统治工作覆盖面,我市虽为国家级杨梅统防统治示范区,但仍存在部分镇(街道)及农户对统防统治工作不够重视现象,为此,下一步通过镇(街道)直接干预,协会重点监管、梅农相互监督的办法进行统防统治工作;三是推广杨梅大棚及钢架杨梅防虫网栽培技术。 二是进一步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一是修订《临海市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扶持办法》,提高杨梅基地道路、沟渠、生产用房、冷库、钢架大棚、防虫网等基础设施以及产中产后加工自动化、机械化、信息化等设施设备的补助标准;二是积极创造条件申报国家级杨梅产业强镇、农产品优势区等项目,争取上级资金的补助。 三是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一是通过全品类区域公用品牌的培育打造,加快农产品会客厅、农产品电商企业、农产品展示中心、农产品创新研发中心、农产品检测中心的建设,夯实农产品展销基础;二是通过杨梅节,杨梅推介会,各种媒体,动车站、高速服务区、A级景区广告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提高临海杨梅的知名度;三是在充分发挥杨梅营销大户作用的基础上,创建杨梅产业示范基地,扩大杨梅仓储、冷链、物流配送一体化规模,加快杨梅线下品牌店、线上电商平台建设(开发搭建智慧交易系统、构建品牌小程序、入驻淘宝等电商平台),拓宽杨梅的销售渠道。 联系单位:临海市农业农村局 联系人:应潇潇 联系电话:85389877 邮 编:317000 临海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6月9日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