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退出老年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 > 建议提案
关于建设全市中小学生农业实践基地的建议
  • 日期: 2023- 12- 01 16: 52
  • 来源: 市教育局
  • 浏览次数:
  • 字体:[ ]

临教议〔202305

 

 

 

关于人大次会议

103建议意见答复的函

 

陶福苏、吴淑芝、杨文杰、许家辉、陶秀顺、何礼广、程双喜、杨通辉、张良喜、姚鸣等10委员:

你们在临海市人大十七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建设全市中小学生农业实践基地的建议》(第103号)的建议已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劳动教育作为“五育”之一,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和鲜明的现实意义,在推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我市中小学牢固树立“垦荒立心、劳动践行”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坚持五育融合,践行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从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做起,开展劳动教育主题活动,不断推进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

一、加强劳动实践基地建设,拓展覆盖广度

一是立足学校建立校园基地。目前省级劳动基地1所,台州市级4所,浙江省级劳动教育实验学校1家,台州市级劳动教育实验学校6家,临海市级30家。全市中小学积极打造富有本校特色的劳动农场,大洋小学、大洋中学、大田中心校、汇溪中心校、桐峙中学、上盘中学、沿江镇中心校等学校已经建有农场基地。二是加快校外基地建设,市委市政府正在逐步打造“研学+劳动”共富项目,如“江南·溪望谷”、“汛桥·溪山有道”等,极大推进我市的研学劳动实践工作。

二、加强劳动教育师资建设,提升教师素养

积极引导中小学校招收高素质劳动教育专兼职教师队伍,把劳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开展全员培训,提升实施劳动教育自觉性,对承担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师进行专项培训,提高劳动教育专业化水平。近年来,我市共有44篇劳动教育论文、案例获奖,15个劳动课题获市级及以上立项和结题,49人参加劳动实践优质课获奖。同时,依托社会平台,加大引进劳模工匠、非遗传承人等特殊人才来校担任指导教师的力度,鼓励学校形成劳动校本课程,提升学校劳动教育的层次和深度。

三、推进劳动教育工作联动,深化发展内涵

一要用好本地优质教育资源,借助高校的师资力量和理论高度,补齐中小学在劳动教育方面的短板,深入开展有针对性的分层次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立足亲历实践、项目探索和价值澄清,进一步打造劳动教育临海模式。二要充分挖掘劳动育人价值,推动全学科贯通,坚持劳动教育素养与教学专业素养同步提升,培养复合型劳动教育指导师。充分挖掘各学科课程的劳动教育资源和价值,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合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探索实践性、体验型、探究性教学模式。三要探索建立劳动评价机制,将劳动教育融入学校五育评价项目之中,在课程教育、实践活动、家务作业等方面都能与综合评价结合起来。

四、抓牢市教育实践基地轮训优势,夯实精神入心

临海市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学校创建于200510月,位于临海市白水洋镇原琳山农校内,是我市唯一一所综合实践学校,目前校园面积220亩,其中山林面积120亩,农业劳作园35亩,开设有防空、禁毒、廉洁、农业劳作、编织、陶艺作坊、能工巧匠、五金小工厂、蛋糕制作、磨豆浆、植物标本制作、植物栽培、彩绘手工、素质拓展等几十个集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活动课程。每年,安排全市初二学生(约14000人)到学校参加为期一周的劳动实践教育,参与农业劳作、五金制作、糕点烘焙、泥塑制作等16个项目。

为进一步深化我市劳动教育实践工作,2022年在原有10亩劳作园基础之上,新增加了25亩土地,2亩温室大棚,进一步扩展了农业劳作园的劳作项目。因地制宜,加快推进劳动实践基地建设,融合本地资源、挖掘本土优势,开展个性化、常态化、生活化的劳动教育活动。开设了从田间到果园、从果园到山林的立体农业项目课程,积极打造“农业+大自然”、“农业+农耕体验”、“农业+自然教育”等三大主题实践项目。山林项目上,学校依托历史背景,坚持产教研融合,建立桑蚕养殖一体、杨梅产研一体等农业新业态,全力推动我市劳动教育的长远发展。

2023年开始,我市将逐步加大财政资金投入,一期工程拟投资1.5亿元用于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学校扩建,涉及运动场、实训大楼、综合楼、室外实践场地等场所的建设和改造,正逐步打造省级综合性实践基地方。目前已初步具备全市中小学生农业实践基地的,下阶段将进一步打造多样化多种类的农业劳作实践课程,纵向横向挖掘课程的深度和广度。

感谢你们对我市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临海市教育局      联系人:张理俊

联系电话:85311995          邮  编:31700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