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LH331082-088/2022-12307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22-06-21 | |
发布单位: | 临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
临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2022年工作思路 |
|
我局将以推进新时代退役军人事务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线,以建立健全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为统揽,坚持细化政策与推动落实齐抓,体系建设与发挥实效并重,破解难题与防控风险结合,重点做好以下七项工作: (一)进一步推动服务保障体系提质升级。深化“服务保障能力提升年”活动,不断筑牢服务基础、拓展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效能,坚持不懈推进“新时代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创建。结合督查考评情况,按照“省考县、市考乡、县考村”思路,进一步加大指导力度。同时,加快推进全国“示范型”服务站创建,力争全市80%以上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达到全国创建标准。 (二)高标准完成移交安置任务。认真研究退役军人多元化安置方式调整,以及逐月领取退役金有所降低等带来的新变化,加强各种安置方式统筹协调,强化新旧政策制度衔接,按照上级下达的移交接收计划,完成年度安置任务。同时,认真解决随军随调家属安置、军人子女入学等“三后”问题。 (三)精准做好就业创业扶持。统筹推进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不断增强退役军人就业竞争力。在退役军人返乡报到1个月内统一组织适应性培训。发挥我市民营企业优势,选择优质企业作为合作单位,持续推行政企合作,为退役军人提供更多优质岗位。创新推广“互联网+退役军人”就业服务新模式,常态化举办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多方位搭建就业创业信息平台,努力推动有就业意愿退役军人实现高质量就业。 (四)深入开展双拥优抚褒扬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双拥工作总结会议精神,加强新时代双拥工作研究,做好省级双拥模范城(县)届中迎检、“最美拥军人物”和“社会化拥军模范单位”选树等活动。健全完善双拥工作区域协调机制,推动落实军地互提需求、互办实事的“双清单”制度,协调改善边海防官兵执勤训练和生活条件。做好优待证制发、优抚对象年度确认工作,完成新版残疾军人证件印制换发、残疾等级评定专项核查工作。按时完成部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调标工作,推动城乡现役义务兵父母统一纳入免费健康体检范围。稳步推进“两参”人员精准认定、政策落实工作,维护国家政策严肃性。抓好烈士纪念设施规划建设修缮管理工作,全面提升烈士纪念设施质量。 (五)聚力攻坚军休和伤病残移交难题。贯彻《2020—2022年军队师级以下离退休干部退休士官及伤病残初级士官和义务兵移交政府安置管理工作方案》,按照“存量三年完成、增量限期移交”的交接目标,制订临海市配套实施方案。突出伤病残重点,加强军地协同,如期完成接收安置任务,确保做到“只要部队交得出,地方就能接得下”。 (六)加快推进退役军人事务领域数字化转型发展。学习黄岩等试点的先进工作经验,试行退役军人全生命周期管理保障新模式。研究起草“家模式”退役军人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方案。针对士兵应征入伍、退伍返乡、就业创业、优待抚恤等工作,起草“离家、回家、安家、居家一件事”集成化服务方案,夯实标准化基础,进一步提升退役军人工作信息化水平。 (七)切实做好涉退役军人信访稳定工作。持续深化“思想政治工作年”活动成果,健全党员定期报到、约束激励机制,真正做到口袋党员清零。持续推进矛盾攻坚化解,扎实做好中央、省市集中交办的重复访专项治理工作,加强与“矛调中心”等平台的融合对接,推广“权益代办”制度。健全舆情信息工作机制,加强与公安、网信等有关部门合作,形成舆情管控、舆论引导合力。积极推进退役军人关爱协会建设,通过志愿服务、公益捐赠等“基本优待+”模式,为困难退役军人提供专业性、多元化帮扶援助。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