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 无障碍浏览

    无障碍浏览
  • 繁体版

    繁体版
  • 简体版

    简体版
  • 英文版

    英文版
  • 浙江政务服

    务网

    浙江政务服务网
  • 浙里办

  • 临海发布

  • 临海发布微博

  • 进入老年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政务公开>信息公开目录>政策文件>政策解读
    索引号: LH331082-029/2022-12705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成文日期: 2022-11-25
    发布单位: 市财政局(市国资办)
    【文字解读】临海市财政局关于在财政执法领域实施轻微违法行为告知承诺制的通知的解读
    • 日期:2022-11-25 14:35
    • 来源:市财政局(市国资办)
    • 浏览次数:114

    一、实施告知承诺制的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放管服”改革精神,进一步优化营商法治环境,提升我局行政执法监管工作再上新台阶,实现我市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

    二、实施告知承诺制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

    在我市财政执法领域实施轻微违法行为告知承诺制是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一项具体有效行动;是回应社会关切、解决基层执法热点难点的切实举措;是创新监管方式,转变执法理念的有益探索;是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避免和减少执法机关与当事人之间矛盾,促进执法环境改善的有效路径。

    三、制定过程

    2022年6月8日出台了《浙江省财政厅关于在财政执法领域实施轻微违法行为告知承诺制的通知》(浙财法〔2022〕4号),我局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启动制定本制度,于2022年9月9日,在临海市政务网上公开征求意见,期间无收到反馈意见。

    四、制定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

    2.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

    3.《浙江省财政厅关于在财政执法领域实施轻微违法行为告知承诺制的通知》(浙财法〔2022〕4号)

    五、告知承诺制的内容

    实施轻微违法行为告知承诺制,就是对市场主体初次、 危害后果轻微的违法行为建立容错机制,给予当事人改正的机会。具体是指,财政部门在日常监督检查、“双随机”抽查以及通过投诉举报、部门移送、上级交办等掌握案件线索后开展的执法检查过程中,初步认定并告知当事人存在危害后果轻微违法行为,经教育,当事人自愿签署承诺书承诺及时纠正或在约定时间内纠正,则财政部门不再予以处罚的一种制度。

    六、适用告知承诺制的事项范围

    经梳理,适用“告知承诺制”执法监管事项共计3项。告知承诺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为依据,以清单的形式列举了3种轻微违法行为,对该3种初次轻微违法行为,危害后果轻微的,当事人自愿承诺在合理期限内改正,财政部门则不予以处罚。

    七、适用告知承诺制的有关程序

    执法人员发现违法行为线索后,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财政部、省政府的有关规定开展核查。适用告知承诺制时,执法人员应当向当事人指出违法行为、宣传相关法规规章规定,并提出具体整改内容和整改时间要求。当事人对相关情况确认无误后,自愿签署承诺书。承诺书一式两份,执法人员和当事人各持一份。检查结束后应整理归档相关执法资料,确保履职尽责有据可查。

    对已经适用告知承诺制,当事人没有在承诺期限内提交整改说明等整改证据的,执法人员应在合理时间内进行核查,视情依法采取必要的监管措施。

    八、实施时间:自2022年10月20日施行。

    解读机关:临海市财政局

    地址:临海市巾山东路112号

    解读人:尹仁军

    电话:0576-85188027    

    时间:2022年9月20日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