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LH331082-071/2021-11403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21-08-10 | |
发布单位: | 杜桥镇 |
杜桥镇2020年度工作总结 |
|
2020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冲击,镇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围绕“建设浙东南宜居宜业活力新城”的奋斗目标,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实现了“两手硬、两战赢”。 (一)团结奋进,交出疫情防控“高分卷”。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定果敢同风险赛跑、与病毒较量。率先推出“重点封村”“全域管控”“居家7天”等硬核举措,创新实施“大数据+卫生+公安+基层”精密智控体系,仅用15天实现了输入确诊病例的零新增、41天实现了确诊病例全清零。坚决扛起护目镜、口罩等抗疫物资生产的使命任务,积极参与全国、全市抗疫工作,在抗疫大局中展示了杜桥担当、作出了杜桥贡献。毫不放松抓好疫情常态化防控,认真落实网格化管控和“暖心六条”,形成了“人”“物”同防的工作闭环。在这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中,全镇干部群众团结协作、坚韧奉献,广大一线工作者特别是医护人员舍身忘我、逆行战斗,广大乡贤朋友守望相助,万里驰援,构筑起同心战疫的坚固防线。 (二)稳中求进,筑牢经济发展“基本盘”。全力以赴打好经济翻身仗,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抢回来,推动经济快速回升,工业总产值、外贸自营出口等核心指标增速分别由一季度的-24.7%、-8.5%提升到全年6.1%、22.7%。202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15.8亿元,其中规上工业产值224.4亿元,实现了V型反弹。“三服务”持续深化。构建以企业码为核心的长效服务机制,认真落实支持民营企业共渡难关、稳外贸十条等一揽子惠企政策,率先开展百万用电补贴、千名员工接返、百名干部驻企等惠企行动,举办全市乡镇首个“万人千岗”大型公益招聘会,复工率指数、产能回复率指数均居全市前列。用足用好财政补贴政策,全年减税降费9.9亿元,“两直”资金补助市场主体3775户,兑付金额2275万,受益面居全市前三。市场主体逆势增长,全年实现“个转企”76家、“小升规”7家,新增小微企业1190家。数字经济加快发展,新增上云企业161家,新建5G基站117个。服务业活力不断释放。限上批发业销售额、限上住餐销售额等主要服务业指标从一季度的负增长,逐步转正,到四季度均实现20.5%、10.2%的正增长。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73.8亿元。积极推行普惠金融政策,全年新增贷款24.4亿元,年末存贷款规模达357.2亿元,同比增长14%。现代农业加速发展。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推动西兰花、柑橘、猕猴桃、杨梅等特色农产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8.6亿元。农机农艺加快融合,新引进植保无人机14架,建成高标准农田3920亩,成功创成省级农业“机器换人”示范镇。 (三)勇猛精进,开展项目攻坚“大会战”。2020年,市级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完成项目投资2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800万美元,全市“双百”项目现场会在我镇召开。特色小镇建设稳步推进。东部物流中心已经竣工,眼镜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园正在竣工验收,杜桥眼镜城已经结顶。商贸配套加快落地。首家四星级万斯酒店顺利开业,东部供水服务大厅建成投用,城市商贸综合体(宝龙广场)正在加快主体建设、龙浦湖公园已进场施工。10个新建千万元工业项目投产7个。大交通建设持续推进。金台铁路主线全面完工,杜桥站站场(一期)工程基本建成。外环东路(后地段)完成施工,头门港南高速出口、83省道“两路两侧”景观提升,G351国道服务站基本完成,外环西路(一期)工程已进场填渣,83省道外环东路连接线拆迁工作即将完成。商住、旧改项目加速实施。杜东后山岭村民安置房成功交付,碧桂园杜桥府、东方华府、杜南下卓区块旧村改造(彩虹一号)、西岸村村民公寓式安置房工程顺利完工,杜东桑一区块旧村改造(金色学府、金港名苑)主体结顶,柴爿巷历史古街修复(一期)项目基本完工,杜东岙里区块旧村改造、前王区块商住开发项目完成招拍挂前期准备,良种、杜前、横楼等旧村改造项目正在加快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加快完善。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三年行动圆满收官。西湖水厂(二期)工程已经完工,溪口水库除险加固已经完成,东部平原排涝一期等正在加快推进。要素支撑更加有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三年行动顺利收官。完成小溪等2处废弃矿山整治修复任务,启动土城、炮台等村园地还耕项目,争取农民建房用地指标和项目用地指标400余亩,消化处置批而未供186.3亩,积极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改造提升老旧工业区190.8亩,用地节约集约程度不断提高。全年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0.6亿元,整体税收规模居全市第三。 (四)协调并进,绘就全域美丽“新画卷”。巩固全国卫生乡镇创建成果。“美丽城镇”加快推进。投入2亿元用于13个市政项目建设,完成环城南路立面改造,杜前公路立面改造正在施工,编制规划获评省级优秀规划。全力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及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完成点位整改10个,办结信访件11件,川南垃圾中转站点位改造提升后通过省级验收销号。持续推进眼镜行业“散、乱、污”整治销号,317家企业通过环评审批。“五水共治”持续深化。严格落实河长制,投入3.61亿元,完成杜下浦河清淤、工业园区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整治、污水处理厂二期提标扩容等工程,污水零直排(一期)基本完成,污水一级主管线(杜南大道)已经开工,全域零直排正在加快深排。“无违建”创建提档升级,及时处置新增违建35宗,全年拆除各类违建33.9万平方米,整治“两路两侧”点位275个,提前一个月完成市定拆违任务。垃圾革命全面实施,创新“一把扫帚”管理机制,通过公开竞争招标实行建成区保洁、垃圾清运一体化,全面实现新增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创成省、市垃圾分类示范村社5个。农房确权登记全面推开,全年发证43005宗,系列经验被国家级媒体报道。 (五)携手共进,实现全面小康“高水平”。公民同招平稳落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投入2.9亿元,推进10个中小幼学校迁建和改造项目建设。西洋中学教学楼、杜桥镇第二幼儿园等工程投入使用,知溪小学迁建、杜桥中学扩建等工程主体即将完工,杜桥三小、西洋小学(扩建)土地征用已经完成。校网布局不断优化。川北小学撤并至杜桥二小。颁发第二批乡贤教育奖励基金,奖励436名优秀师生近180万元。文体、卫计事业持续繁荣。新增村级文化礼堂26家。杜桥敬老院基本建成,大芬中医院基本完工,临海市第二人民医院扩建、章氏骨伤医院迁建项目即将开工。如期完成高水平全面小康目标。全面落实“一户一策一干部”精准帮扶措施,结对联系困难家庭855户,发放低保金916万元,改造维修危房75户,解决困难群众饮用水安全问题2166个,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万元以上,“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集体经济薄弱村实现高质量动态清零。 (六)与时俱进,增强平安杜桥“硬实力”。社会治安水平不断提升。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无盗抢城市”创建,全年摧毁恶势力犯罪集团1伙,刑拘各类犯罪嫌疑人345人,四类侵财案件同比下降29.2%,“雪亮工程”实现全覆盖。应急管理基础不断夯实。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消防、道路交通、危化品、渔业船舶、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隐患整改,火警数同比下降15%,成灾火警数下降8%,全年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道路交通整治亮点突出。重点开展违规农机、驾驶电动车不戴头盔、闯红灯等专项整治行动,全年报废变型拖拉机255辆,交通事故发生数、死亡人数同比下降33.3%。创新“两站两员”交通安全劝导、农村“大喇叭”宣传模式,全省“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现场会在我镇召开。综治维稳扎实推进。深化流动人口管理、民转刑等工作,排查化解矛盾纠纷4138件,化解省市信访积案40件。积极开展“矛盾不过年”专项行动,化解省、市交办积案5件。台州市发票违法犯罪重点镇成功摘帽。 (七)砥砺前进,推动自身建设“再加强”。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增强“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村社组织换届、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顺利完成。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个人、企业和机关办事“一件事”集成改革,司法、水务、燃气、交管四家单位入驻东部便民服务中心窗口,全年办理各类事项17.5万件,即办率达73.7%。依法行政加快推进,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司法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26件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办结率和满意率均达100%。作风建设进一步深化,全面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自觉接受监察监督,完成审计检查整改、政府内控系统建设,依法严肃查处一批违纪违法案件,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此外,国防、民兵、预备役和“双拥”工作继续加强,获评市级台州市征兵工作成绩突出单位。工青妇、老龄、残疾人等工作不断推进,民族、宗教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
打印 关闭 |
分享到: |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