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退出老年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重点工作
索引号: LH331082-044/2021-10940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成文日期: 2021-02-08
发布单位: 市农业农村局
【财政资金直达基层总结】2016年临海市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土壤培肥项目自评报告
  • 日期:2021-02-08 09:48
  •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 浏览次数:

根据省政府〔2009〕41号专题会议纪要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标准农田质量提升试点工作的通知》(浙政办发〔2009〕93号)、浙江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2016年标准农田质量提升项目评价工作的通知》和台州市农技推广中心《关于组织开展2016年标准农田质量提升项目评价工作的通知》(台农技〔2020〕16号)文件精神, 2016年临海市新增实施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土壤培肥面积7800亩。项目启动后,我市按照项目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强势推进地力培育措施的落实,提高标准农田土壤肥力。2020年台州市组织专家组对项目实施区进行了野外调查和土壤取样,经野外调查和土样化验分析,土壤培肥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现就质量提升项目自评报告如下: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临海市位于浙江沿海中部,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享有“中国无核蜜桔之乡”、“中国西兰花之乡”的美誉。“临海蜜桔”、“上盘西兰花”等名优农产品走俏省内外,远销日本、东南亚等地。它东濒东海,南邻台州市区,西接仙居,北与天台、三门为界。地处北纬28°40′—29°04′,东径120°49′—121°41′。全市陆域面积2203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819平方公里。土壤类型有6个土类、15个亚类、44个土属、99个土种。我市现有耕地总面积为61.7万亩,其中水田46.85万亩。2020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27.77万亩。全市辖14镇5个街道,628个行政村,全市总人口约120万人。2019年农林牧渔总产值79.4亿元,其中农业产值37.9亿元。农作物主要有优质米、柑桔、西兰花等生产基地。

临海市2016年启动的7800万亩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土壤培肥项目分布2个乡镇,6个子项目,36个村,其中二等田三级田5971.12亩,二等四级田1828.88亩。

(二)项目立项情况。

1、项目实施依据。

(1)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标准农田质量提升试点工作的通知》(浙政办发〔2009〕93号)

(2)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农业厅《关于提前下达2016年第二批省级造地改田资金的通知》(浙财农〔2015〕275号)

(3)临海市人民政府《临海市人民政府关于上报<2016年临海市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土壤培肥实施方案>的报告》(临政〔2016〕25号)

(4)浙江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2016年标准农田质量提升项目评价工作的通知》

(5)台州市农技推广中心《关于组织开展2016年标准农田质量提升项目评价工作的通知》(台农技〔2020〕16号)

2.项目实施的主要内容。

项目实施内容主要从增加土壤有机质、耕作层土壤改良和推广科学施肥技术等三个方面技术着手,同时按照实施方案要求,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土壤培肥与农田基础设施完善同步立项、配套实施,结合农田质量监测,推进地力培育措施的落实,提升农田土壤肥力。

(1)增加有机肥投入。

有机肥料每季投入750公斤/亩以上,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增加20%,土壤有机质含量比培育前提高2克/千克以上,提高土壤保肥供肥性能,改善土壤通透性,改善耕层质地,达到砂、粘适中。

(2)推广科学施肥技术。

通过科学施肥技术的推广,达到氮磷钾用量合理、比例平衡,中微量元素配套,努力消除土壤障碍因子;保持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合理含量,土壤PH值争取调整在6.0-7.5之间。

(3)土壤耕作层改良。

根据土壤耕作层厚度和松紧度通过土壤强化耕作,增加农田耕作层厚度,使耕层达到16-20cm,力争低丘项目区块土壤耕层厚度达到12cm以上;减少地表砾石度,地表砾石度(1毫米以上占百分比)小于10%。

3.项目目标及预期投资。

项目通过连续四年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农田耕作层改良和推广科学施肥技术等农田地力培育措施,把我市的平原二等标准农田建成旱涝保收、具有吨粮生产能力的一等标准农田,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建立长期与动态相结合的地力监测体系。项目预算总投资624万元,分四年投入,每年156万元,其中省级财政补助投入156万元,地方自筹投入468万元。实际总投入625.9万元,其中省补资金288.8万元(含历年结余资金132.8万元)。

二、项目实施效果评价

(一)平原二等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项目。

1.项目提升质量评价情况。

项目区经过四年的连续培育,标准农田提升区块的耕地质量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根据2020年底台州市组织专家组对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区的19个土壤取样测试和野外调查后的分等定级结果分析,与2016年立项时的分等定级结果对比,提升幅度较大,综合地力指数在0.76-0.85之间,无二等田块。综合地力指数平均由0.69提高至0.82,平均提高0.13分,提高18.8%,6889亩达到一等二级田标准,911亩达到二等三级田标准。提升区土样的测试结果总体特征为酸性,个别区块土壤酸化程度略有加重,有机质较为丰富,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有大幅度提升,阳离子交换量平均值小幅度提升但是仍处于较低水平。

土壤有机质:由于推广紫云英翻耕、秸秆还田及施用有机肥等措施,土壤有机质小幅度提高,平均值从2016年提升前的23.5g/kg提高到目前的28.61g/kg,提升了21.7%,其中大于30g/kg的有4007.12亩,占51.37%;35 g/kg以上的751.34亩,占9.6%;小于20 g/kg的有912.25亩,占11.7%,土壤有机质略微上升,总体处于中等水平,总体为持平,少量田块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土壤pH值:土壤pH平均为5.31,幅度在4.98-5.74之间,差异较小;同提升前5.68相比,降低6.5%,下降幅度小于历年项目,但总体表现酸性较强,最小值4.98已达到强酸性。

土壤有效磷:不同田块的土壤有效磷差异缩小,5-10 mg/kg的有376.17亩,占 4.8%;10-20 mg/kg的有2554.59亩,占32.8%;20-30 mg/kg的有2030.61亩,占26.0%;30-40 mg/kg的有769.63亩,仅占9.9%;40mg/kg以上的为2069亩,占26.5%。同提升前相比,土壤有效磷主要分布在中等水平,最高值为86mg/kg,而最低为9.3mg/kg,平均28.78 mg/kg,较提升前22.18 mg/kg提高29.8%,提升幅度较大,但是不同区块间含磷差异较大,最大值是最小值的9.2倍,差距较往年缩小。

土壤速效钾:不同田块的土壤速效钾差异较大,土壤速效钾在37-137mg/kg之间,平均68.47mg/kg,较提升前的61.58mg/kg提升18.8%,提升显著。大于100mg/kg的1614亩,占20.7%;50—100 mg/kg的有4966.37亩,占63.7%;小于50 mg/kg的有1219.63亩,占15.6%。总体上土壤速效钾含量处于中等水平,最高值没有超过150 mg/kg,不同区域差异较大,部分区域还是表现缺钾。

阳离子交换量:平均为10.39cmol/kg,较提升前8.96cmol/kg提升16.0%,增长幅度较小,总体水平偏低。最高值为13.8cmol/kg,最低为7.3cmol/kg。项目区内没有大于15cmol/kg的地块,主要集中在10-15cmol/kg范围,为5423.42亩,占69.5%;低于10cmol/kg的为2376.58亩,占30.5%,总体差异不大,但处于较低水平。

容重:通过推广强化耕作等技术措施,实施耕作强化32400亩次,耕作层有所增加,容重从1.17g/cm³降低到1.02g/cm³,更趋合理。

2.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完善情况。

项目区通过粮食功能区项目和粮食生产功能区提标改造项目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7800亩,粮食生产功能区提标改造3900亩,使用提标改造专项资金129.8万元。项目区农田生产道路完善,抗旱排涝能力提高,进一步提高了提升区标准农田生产能力。

三、工作措施

(一)、完善组织领导体系。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开展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作的通知和省农业厅、财政厅的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实施意见的要求,在我市原建立的标准农田质量提升领导小组和实施小组基础上,根据工作需要进行充实和完善,健全组织机构。同时继续将建立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对相关街道、相关部门的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制定专项考核和检查验收办法。落实白水洋镇和括苍镇的具体管护职责,确保标准农田质量提升的实效。

我市多次对开展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进行了周密部署,及时成立了由分管农业副市长为组长的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的标准农田质量提升组织协调与领导工作,成员包括农业农村、财政、水利、自然资源和规划等相关单位负责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标准农田质量提升的日常工作,各项目区所在街道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确保项目顺利组织实施。

同时为推进项目实施,临海市人民政府及时将《临海市人民政府关于上报<2016年临海市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土壤培肥实施方案>的报告》(临政〔2016〕25号)文件上报省农业厅、财政厅备案。明确项目立项条件、建设目标和申报要求等。2016年我市新增实施平原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土壤培肥7800亩,项目共涵盖2个镇,6个子项目,36个村。同时,各项目实施区块建立明显的标志牌,结合农田质量检测监测建设,定期对实施区块地力状况进行监测评价。

(二)、严格规范资金使用和监管。

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土壤培肥实行项目化管理,根据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有关规定严格规范资金使用和监管。省补资金全部用于规定建设内容,地方资金按要求足额及时落实。所有标准农田土壤培肥资金全部进入账户,专账核算管理、专款专用,确保资金运行安全和使用绩效。项目涉及商品有机肥、配方肥、绿肥种子等物资要实行政府采购,做到公开、公正和透明。

(三)、严格项目管理、狠抓落实。

项目启动后,我们积极宣传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制订相关制度,规范项目实施。进一步明确项目技术措施和资金补贴标准,并针对我市标准农田的障碍因子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抓好落实,提高标准农田质量:

1、抓好各年度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地力培育技术指标的分解工作。根据临海市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实施方案。每年年初就将各年度需完成的提升技术推广指标分解到项目镇,项目镇再根据各项目区块土壤障碍因子将任务分解到具体田块上。做到针对土壤障碍因子,突出重点,尽力完成标准农田质量提升的工作任务。建立项目实施进度季报制,保证项目实施进度、质量和效率,并及时总结分析工作开展、项目实施管理等发现的问题和典型经验,确保项目实施进度和建设质量。

2、抓好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根据农业生产季节,每年我市都连续多次根据不同农时召开项目区的农办主任、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会议,分阶段进行工作部署和宣传培训。各镇组织各项目区的种植户、合作组织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还利用浙江农民信箱、农业网站、科技下乡等手段,为农民开展咨询服务,组织现场指导等活动,提高标准农田质量技术措施的推广落实。

3、抓冬绿肥种植面积的落实。冬季种植绿肥是有机肥的重要来源之一,2016-2020年我市结合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尽力扩大冬季绿肥种植面积,采购紫云英种子免费下发给农户种植,同时结合旱粮种植补贴,鼓励大户利用栋闲田种植蚕豌豆,提高农户种植绿肥积极性。项目区内共投入13.6万元资金,种植冬绿肥3800亩。

4、抓商品有机肥、配方肥和部分单质肥料的推广工作。为提高土壤有机质和科学施肥水平,我市把商品有机肥、配方肥和单质肥料推广应用作为推广科学施肥技术的重要手段和有效载体来抓。结合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土壤化验结果,科学制定了配方。商品有机肥、配方肥和单质肥料实行政府采购,免费下发给农户种植使用,提高商品有机肥、配方肥和单质肥料的使用量。2016年招标有机无机复混肥2297.4吨,氯化钾382.9吨,推广补助商品有机肥2820吨;2017年招标有机无机复混肥1458吨,氯化钾950.5吨,推广补助商品有机肥3333.5吨。2018年招标有机无机复混肥1257吨,推广补助商品有机肥4295.5吨。2019年政府采购发放有机无机复混肥975吨,推广使用补助商品有机肥3194.5吨。2020年推广使用补助商品有机肥3000吨。

5、抓秸秆还田技术和农家肥的推广工作。各项目区认真落实秸秆还田和农家肥技术推广工作。秸秆还田主要以早稻、大小麦、油菜的秸秆为主。2016年—2020年共推广传统秸秆还田29500亩次。2016年—2020年共推广农家肥7250亩次,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保肥性能。

6、抓耕作强化,增加耕作层厚度。在项目区内共推广强化耕作32400亩次,较好地完成了耕作强化的技术推广指标。

(四)科学监测、完善检测。

做好土肥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工作,提高服务水平。健全专业检测队伍,是提高检测水平和能力前提。我市结合测土配方施肥、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促进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县建设等项目,推进智慧施肥,通过政府采购购买触摸屏系统自助打印取单一体机和使用施肥手机APP,指导农户科学施肥,为标准农田质量提升提供服务。

四、技术措施

四年内项目区实施推广冬绿肥种植面积3800亩,完成推广计划9360亩的40.6%;传统秸秆还田已完成29500亩,完成推广计划24960亩的118%;推广商品有机肥28900亩,完成推广计划量24960的116%;配方肥应用面积28900亩,完成推广计划24960亩的116%;农家肥应用面积7250亩次,完成推广计划6240次亩的116%;耕作强化推广面积32400亩次,完成推广计划21840亩次的148%;因缺补缺面积19600亩次,完成推广计划18720亩次的105%。使用标准农田质量提升资金625.9万元。具体实施进度见标准农田质量提升项目实施进度表:

临海市2016年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土壤培肥项目实施进度表


项     目

4年总任务量

累计实施量



一、农田土壤有机质提升

冬绿肥种植

9360

3800


传统秸秆还田

24960

29500


秸秆快速腐熟还田

0

0


商品有机肥推广

24960

28900


农家肥

6240

7250


其他措施

0

0


二、农田耕作层改良

客土法

0

0


耕作强化

21840

32400


其他措施

0

0


三、农田养分平衡

因缺补缺

18720

19600


酸化调整

0

0


配方肥应用

24960

28900


其他措施

0

0


合计

131040

150350


五、资金到位率和使用情况说明

资金严格按照《临海市标准农田质量提升试点地力培育实施方案和财务管理制度》要求,设立专账,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努力提高项目资金效益。五年共到位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土壤培肥专项资金625.9万元,其中省财政补助资金288.8万元,使用地方财政资金150万元,自筹资金187.1万元,到位资金实行建账,专款专用。主要用于冬绿肥种植、配方肥推广、商品有机肥推广和传统秸秆还田、农家肥推广等项目的补贴。

项目资金使用和实施方案资金投入不同的原因分析。一是2016年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土壤培肥项目在2016年立项当年就已经开始实施,到2020年实际实施了5年,比计划多实施 1年。二是使用历年结余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土壤培肥项目资金,因此省级补助资金使用高于2016年下拨资金。

六、项目实施的经验、做法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土壤培肥项目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时间长、专业知识强的系统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主要问题有:

1、农技推广队伍薄弱,影响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土壤培肥项目的实施。我市2016年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土壤培肥项目分布2个镇,每个镇仅有农技人员3名,且都从事镇的行政驻村等工作,从事农技推广工作只能是一部分精力,很难把农技推广作为中心工作来对待。

2、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农户的利益关系,许多措施推广过程中难度较大。如配方肥、商品有机肥以及部分单质肥料的推广,由于这些肥料实行政府采购,免费给农户使用,在实施过程中,是农资分配是千家万户,这些农资是否用在标准农田提升区块上也很难监督。其次,2016年提升区提升前养分水平较低,尽管经过4年的提升,平均数值有较大改善,但仍有部分二等四级田无法提升到一等田标准,不同区块间的质量水平差异也比较大,耕地质量的提升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农艺措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共同推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附件2

2016年标准农田质量提升项目实施情况表

实施任务(亩)


实际到位资金(万元)(不包括其他项目整合资金)

其他项目整合资金(万元)(如有,请分别注明项目名称和资金)

与粮食生产功能区结合面积(亩)

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结合面积(亩)

与农田水利项目结合面积(亩)

培训班(期)

培训人数(人次)

培训资料(份)

宣传(期)

合计

其中:省

其中:县(市、区)

省及以上

县(市、区)

专项名称

整合资金

专项名称

整合资金

7800

625.9

288.8

150

粮食生产功能区提标改造项目

129.8

0

0

7800

0

0

6

500

200

4

项目实施前地力综合指数

项目实施后地力综合指数

项目实施前二等三级田面积(亩)

项目实施前二等四级田面积(亩)

项目实施后一等田面积(亩)

项目实施后二等三级田面积(亩)

项目实施后二等四级田面积(亩)

合计

原二等三级提升到一等田

原二等四级提升到一等田

合计

原二等三级不变

原二等四级提升到二等三级田

合计

原二等四级不变

原二等三级下降到二等四级田

0.69

0.82

5971.12

1828.88

6889

5086.12

1802.88

911

0

911

0

0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