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退出老年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热点专题 > 推动共同富裕 临海在行动 > 临海探索
临海市多管齐下 实现美丽园区共建共享
  • 日期: 2021- 12- 14 14: 05
  • 来源: 市发展改革局
  • 浏览次数:
  • 字体:[ ]

自2019年11月,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警示片曝光以来,临海市委市政府多管齐下,举一反三、铁腕治污,累计投入资金56.8亿元,推倒重建车间60个,完成问题整改10430项,实现美丽园区共建共享,打造高质量共同富裕的“重要窗口”。全省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现场会在临海召开,并得到国家长江办评估通报肯定。主要做法是:

一、聚焦治本断根,以“思想重视”推动“行动过硬”。一是系统化谋划。第一时间研究制定园区环境综合治理方案,落实“一厂一策”措施2538项,系统部署整治提升工作。二是专班化推进。市主要领导高频次赴现场督查,并抽调80余人组建水、气、固、环境卫生4个专班,蹲点办公、挂图作战。三是专业化整治。聘请生态环境部南环所、省环科公司等35名专家常驻园区,排查梳理1300余种特征污染源,精准布点1500余个地下水监测井,实现全领域联动监测预警。

二、聚焦系统思维,以“整治到位”推动“长效管控”。一是实施水气固联治。坚持地上、地表、地下“三维治水”,实行地下水重污染置换266个,换水151.3万吨,厂区隔离、车间防渗漏的中污染防控,政府抽查和企业自测相结合的轻污染跟踪的分区防治措施,今年前三季度园区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氨氮平均浓度较整治前分别下降38.5%、51.6%和74.8%。坚持“溯源治气”,依托秒级响应飞行质谱仪,即时预警溯源有毒有害气体。新增废气处理设施56套、提升改造进出料方式555套、更换管道22.6千米),目前公共区域总挥发性有机物浓度稳定在300微克/立方米以下,低于10毫克的国家标准)坚持“闭环治废”,通过配置智能监管系统,实现44家重点危废企业全覆盖、扩建危废处置中心年处置8.2万吨、企业自建焚烧炉年处置9.3万吨等方式,危废处置能力提升63%,确保动态清零,园区固废处置能力达17.5万吨。二是推动软硬件联改。硬件做加法,实现污染全可控。在河道上游实施“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投资550万元在园区内部实施地下水防渗,、投资1.66亿元建设空中管廊、投资0.8亿元建设河道排涝疏通工程、投资2.7亿元建设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等工程,推动废水全收集、雨水全明渠48公里、地埋全清理59公里、输送全高架,其中政府建设的空中管廊11.19公里+企业内部高架32公里。软件做乘法,实现工艺全提升。全面改造企业智能化中控平台,探索应用微管道反应等绿色工艺8家,有效促进企业减排。三是开展政企群联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大执法力度,在厂区门口实行亮牌整治,强化清单销号,让企业从“要我改”变为“我要改”,共立案查处违法行为56起,处罚金额911.17万元,查处问责监管和企业人员39名,限产停产30家次。提升政府服务能力,出台优化营商环境35条,探索破解医药CDMO项目小批量产品定制研发审批难题。发动群众参与监管,建立“四员”机制,即环保行风监督员、渔民监管员、群众评判员、秘密举报员,有序组织“公众开放日”,两代表一委员随机检查,在全省率先实施有奖举报制度,最高50万元,已兑现2次共40万元,随时接受群众监督。

三、聚焦数字赋能,以“绿色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我们立足生态底色,加快数字化改革,奋力打造国家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区。一是搭建智慧平台。开发省内首套高浓废水全过程监控系统、地下水在线监测系统,投入3798.8万元打造国内最先进的“清新园区”空气质量监控体系,同时深度融合水气固各个监管场景,一体建成智慧环保平台。二是完善监管机制。围绕“一报一码一机制”,试行工作月报、企业环保码、问题发现及闭环管理机制的环保管理体系,每月专报分析企业整治成效,创新运用“企业环保码”,根据环保整治工作进度、成效,形成绿、黄、红3色“企业环保码”,挂钩能评、环评、污水处理费等,形成闭环管理机制,及时发现、指导、解决问题。三是深化对接合作。与浙江中控、浙江蓝卓签约,谋划建设“医化产业大脑”。与南科大、哈工大等对接合作,为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推动高质量发展。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