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退出老年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规划信息 > “十三五”(已归档) > 专项规划
索引号: LH331082-001/2017-11711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临政发〔2017〕33号 成文日期: 2017-09-07
发布单位: 临海市人民政府
临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临海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 日期:2021-11-30 09:50
  • 来源:临海市人民政府
  • 浏览次数: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临海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已经市十六届政府第5次常务会议讨论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临海市人民政府

2017年9月7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临海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临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结合临海教育事业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基础与挑战

(一)“十二五”教育发展主要成就。“十二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市教育事业得到快速健康发展,顺利通过省基础教育重点县评估,被评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为教育现代化建设及“十三五”教育改革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市委、市政府坚持全面把握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教育强市”战略,制定了《临海市教育强市建设实施方案》、《临海市基础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围绕“三创建两提升一保障”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全面实施“基础教育提升五大行动”, 先后出台了学前教育、民办教育、阳光招生、办学体制、学校安全等系列政策和举措,确保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地位和作用。

教育投入不断加大,办学条件全面改善。全市财政教育经费支出达到60多亿元,相当于“十一五”的2倍,教育基本建设投入达到8.5亿元,相当于“十一五”的3倍。全市新建改建校舍32万平方米,完成薄弱学校改造25所,改造塑胶运动场82个,新增、更新计算机2.2万台、多媒体0.4万套、各类图书210万册,大洋小学北校区、鹿城小学、市实验幼儿园等一批重点民生工程先后建成使用,新建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101所,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占比达80.8%。

教育改革全面深化,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推进阳光招生、阳光人事、国有民办学校改制、教师校长交流、城乡教育共同体等一系列教育综合改革,主动应对新高考改革,深化从小学到高中各学段的课程和课堂改革,市中职校被列为全省首批课程改革试点学校。创新安全教育和管理,建成全国唯一的县级安全教育实验区。全市高考重点上线人数连续5年居台州第一,连续4年囊括台州市文、理科状元,职业学校师生技能大赛成绩突出,幸福校园建设深入推进,基本形成“校校有特色、生生有特长”的素质教育体系,篮球、田径、藤球、板球等众多项目扬名省内外,学前教育“去小学化”工作形成“临海经验”。

师资队伍全面优化,立德树人成效显著。全市公开录聘引进教师1362人,新增省特级教师4人、台州市名师名校长56人、临海市名师名校长83人,全市小学、初中专任教师高一层次学历比例分别达94.7%、93.74%,幼儿教师持证率达73.2%。在全省率先成立中小学校长学校,实施师德考评积分制管理模式。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先后组建了五批师德教育宣讲团,评选四届“最美教师”,“明德讲堂”等3个德育模式得到省委领导批示肯定,建成教育部国防特色教育学校1所,省健康促进金牌、银牌学校4所,省“美丽校园”2所,基本包揽台州市汉字听写、经典诗文诵读等各类比赛冠军,新增台州市地方文化特色学校19所,全省中小学德育工作现场会、全省转变育人模式现场推广会先后在我市召开。

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办学水平全面提升。全市学前教育毛入学率达98.32%,义务教育普及率达100%,高中阶段入学率达99.84%,基本实现高标准普及15年基础教育,构建了从中职教育向高职教育拓展的职业教育体系。全市建成台州市学前教育示范镇1个、合格镇6个,省等级幼儿园210所,省一级、二级特色示范普通高中3所,国家级、省级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各1所,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全面扩大。

(二)主要问题。“十二五”期间,我市教育发展成效显著,但教育“短板”仍较明显,教育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读好书的期盼和教育现代化市创建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教育投入仍需加大。全市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比例低,人均教育经费远低于全省及台州市水平,小学、初中、普高、职教的生均公用经费均居全省后列,且多项政策性规定未落实。镇级教育基本建设配套资金难以到位,严重影响学校的项目建设。

教育资源仍然不足。义务教育生均建筑面积、占地面积居全省后列,生均教育技术装备资产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体育运动场地达标率低于全省和台州市平均水平。高中教育资源不足,普通高中面临新课改、新高考带来的教室不足等问题,公办职教资源严重不足,民办职教“低小散”问题严重。特殊教育中心成为台州最落后的学校,无法完成入学率指标考核。

队伍建设亟需加强。教师队伍数量不足,义务教育“师生比”远远低于全省、台州市的平均值,居台州市末位,教师队伍整体结构与专业水平需进一步优化。教师待遇尚未全面落实,教师平均工资收入低于公务员,公办幼儿教师工资的27%部分还未列入财政预算,名师名校长的奖励额度低于台州各县市区,教师队伍的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急需完善。

全面质量有待提高。普通高中高考竞争力需要提升,职业学校的高考研究急需加强。义务教育均衡水平亟需提高。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尚需推进,教育内涵建设有待强化。

(三)面临挑战。当前,我市教育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教育综合改革进入深水区,教育现代化市创建步入攻坚期和关键期,“十三五”期间,我市教育将面临诸多挑战。

一是新的战略目标指明教育发展新方向。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实施教育现代化战略”的目标任务。台州市委提出“三大历史任务”,奋力跻身全省经济总量第二方阵目标,加快推进“三区两市”协同发展。临海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全面小康标杆市,再创千年古城新辉煌,建设活力品质幸福临海”的战略目标,要求进一步打响“学在临海”的品牌。发挥教育优势,打造活力优质自豪的临海教育,是临海人民共同的愿望和要求。台州市确定中心城市教育首位度的战略定位,周边县(市、区)对教育重视及支持力度加大,我市教育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二是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教育工作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升教育品质的重要时期。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面,我市教育必须主动适应、服务新常态,突出改革创新,转变发展理念,培养适应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人才,提升市民素质和城市竞争力。

三是教育现代化目标赋予教育新任务。当前全国、全省已经掀起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的热潮,形成各地教育竞相发展的态势。对照省教育现代化市评估标准,我市要创建省教育现代化市,仍需要破解一些累积的“短板”和难题。我市必须顺应教育改革发展的大势,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推进教育改革,提升教育发展水平,增强教育整体实力。

四是人民群众期盼教育出现新变化。随着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城市化进程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人口分布格局的变化,人民群众对科学合理的布局、先进的教育设施、优质的资源配置有新期待。对教育的多样化、优质化、个性化需求不断增长,对教育公平的关注和教育质量的要求也更为强烈,外来民工子女要求就读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尤为迫切,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个性化、选择性的教育成为新的教育期盼。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十三五”期间,我市教育工作要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四个全面”战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台州第一、全省前列,建成省教育现代化市”为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统筹推进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实现临海教育“大投入、大提升、大发展”,促进教育均衡性、持续性、先进性,重塑“学在临海”品牌,为“打造全面小康标杆市,再创千年古城新辉煌,建设活力品质幸福临海”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发展目标。2018年,力争通过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市评估。到2020年,办学条件基本达到均衡化、标准化,教师队伍素质更加优化,主要发展指标跻身全省先进行列,高标准、高质量普及15年教育,基本形成立德树人新模式,构建全面质量新格局,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布局科学、发展协调、多元开放、品质一流的现代教育新体系。

“十三五”期间临海市教育事业主要预期指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单位

2015年指标

2020年指标

教育

发展

水平

幼儿在园人数

万人

3.73

4.5

3—5周岁儿童入园率

%

98.32

99

义务教育在校生人数

万人

12.54

12.13

高中段教育在校生人数(普高、职高)

万人

3.34

3.87

高中段教育毛入学率

%

99.84

99.9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

50.4

60

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

13.9

14

主要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10.8

12

临海籍大学生体质健康抽测水平

总成绩合格率

68位

前40位

教育

公平

水平

县域义务教育公办小学和公办初中校际综合差异系数(不高于)

/

/

0.35、0.3

随迁务工子女公办学校就读比例

%

85

90以上

义务教育残疾儿童入学率

%

98.4

99以上

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覆盖率

%

80.8

95以上

农村义务教育骨干教师占比

%

12.5

15以上

教育

保障

水平

生师比(小学/初中/高中)

/

20.1/14.1/13.2

19/13.5/12.5

职教职业课教师“双师型”占比

%

86

90

生均校舍建筑(小学、初中、高中)

6.54/12.3/22.73

9.54/13.3/23.73

省特色示范普通高中占比

%

37.5

80

省等级以上幼儿园占比

%

79

95

幼儿专任教师持证上岗率

%

73.2

95

中小学生均教育装备值

2547

4550

省等级中等职业学校占比


33

95

三、主要任务

(一)学前教育:公益化、优质化。

加快学前教育公益化。落实“以县为主”、镇(街道)参与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统筹考虑城市化进程、二孩政策和流动人口政策等影响,科学谋划学前教育布局,促进幼儿就近入园、方便入园。加快公办中心幼儿园和分园建设,规范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扩大公办幼儿园比例。支持村集体举办普惠性幼儿园,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

推进学前教育优质化。以建设等级幼儿园为抓手,改善办园条件,完善办园设施。顺应幼儿发展天性,规范办园行为,加强日常管理,推广游戏型教育,消除“小学化”现象。积极开展幼儿早期保教服务,全面提高幼教保育质量。

专栏1:学前教育行动计划

完成学前教育第二轮三年行动计划任务,制定实施学前教育第三轮行动计划,到2020年,等级幼儿园占比达95%以上,台州市学前教育合格乡镇覆盖率达90%以上,幼儿教师持证率达95%以上。

专栏2: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工程

编制普惠性幼儿园专项规划,完善政府支持普惠性幼儿园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举办普惠性幼儿园,争取2020年前在全市建成以普惠性幼儿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发展格局,全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3%以上。

专栏3:幼儿园扩容工程和薄弱幼儿园改造工程

科学测算入园需求和供需缺口,统筹规划和建设幼儿园,到2020年,新建和改扩建幼儿园25所(公办20所、民办5所),新增园舍建筑面积62500平方米,净增幼儿园学位5250人。

(二)义务教育:均衡化、优质化。

巩固均衡成果。贯彻落实教育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建立实施薄弱镇(街道)、学校年度督导评估报告制度,办好每一所学校。优化中小学布局,增强市区教育资源满足教育需求的能力和农村学校的吸引力,促进学生就近入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百校达标”和“教育装备提升”工程,促进薄弱学校、民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消除大班额计划,严格控制班额。

促进优质发展。规范办学行为,推进“轻负高质”工程。支持优质中小学带动薄弱学校和新办学校发展,推进“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形成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辐射的良好局面,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健全弱势群体教育保障体系,完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积分入学制度,建立教育、妇联、关工委等单位联动的多触角的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健全经济困难家庭子女教育资助体系,使每一名少年儿童都得到全面健康快乐发展。

专栏4:“百校达标”工程

加快教育项目建设,全面完成薄弱学校改造,大力促进薄弱学校、民办学校创建省标准化学校,到2020年,全市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比例达95%以上。

(三)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化。

扩大高中资源。控制现有重点普通高中办学规模,逐步压缩班额,促进办精办强。合理规划普通高中发展,新建灵江高级中学(高中部),筹办台州中学广文书院,引导鼓励社会力量新办民办普通高中,提升现有民办高中办学档次和水平,积极推动民办普通高中创建省特色示范高中。发挥优质高中在特色办学中的示范和带动作用,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扩大教育交流合作。

推进特色发展。提升普通高中发展水平,加快民办普通高中内涵发展。加强普通高中和高校人才培养有效衔接,拓宽学生发展渠道,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鼓励普通高中从自身条件和社会需要出发,发展校本课程,建设学校文化,创新育人模式,形成一批科技、艺术、体育、外语等特色高中。推动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资源共享,在普通高中增加职业技能课程,鼓励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普通高中学校开设职业类、技术选修类课程。

专栏5: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工程

大力提升灵江中学、白云中学、新时代学校等学校办学条件,鼓励和支持学校实现特色发展,积极推动各校创建省特色示范高中,到2020年,全市特色示范高中比例达到80%以上。

(四)职业教育:创新性、服务性。

构建现代职教体系。深入实施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建成现代职业教育园区,抓紧启动第三职教中心(海洋职业技术学校)建设,迁建市卫生进修学校,改变民办职校低小散的局面,扶持民办职业学校做精做大,推动民办职校争创省等级中职学校。促进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有机衔接,高标准筹建台州理工学院,完善从中职到高职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促进产教深度融合。紧贴产业发展需求,整合行业、企业资源,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力倡导并培育工匠精神。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为校企合作搭建服务平台,支持行业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产学研联合体,大力推进现代学徒制。加强重点实训基地建设,探索建立公共实训基地有效共享机制。

提升职教服务能力。统筹专业设置,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质量,拓宽职业教育社会服务功能,多形式参与社会培训,大力推进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等,落实城乡居民“双证制”和“预备劳动力培训计划”。

专栏6:三名工程

以培养和建设一批“名校名师名专业”为抓手,着力提升我市中职教育现代化水平。重点扶持建设1所中职名校、3个省级中职名师工作室和3个省级大师工作室、培育3名中职名师名校长、5个中职名专业。

专栏7:产教融合发展工程

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现双元主体共同育人,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能力。大力推进现代学徒制,创新育人模式。加强产教融合项目建设,支持中等职业学校加强技能实训设施建设。到2020年,组建5个以中职学校为牵头单位的企业、行业参与的职业教育集团。

(五)特殊教育:完善体系、稳步发展。

完善特教体系。加快市特殊教育中心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和设施。实现镇(街道)资源教室全覆盖,推进卫星班建设。落实义务教育轻度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中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集中教育和极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实施智力残疾儿童向学前三年教育、职业高中教育两头延伸,实现残疾学生15年免费教育。

加快特教发展。按规定配备特殊教育教师,加快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加强特殊教育研究,推进医教结合,重视生活技能和劳动技能,提高特殊教育质量。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扶贫助学活动,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建设特殊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健全部门协调工作机制。

专栏8:市特殊教育中心扩建工程

项目总投资5350万元,用地面积31亩,规划设学前教育3个班,义务教育18个班,职业教育3个班,学生数200人,建筑面积12878平方米,2019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六)继续教育:多元化、开放性。

完善终身教育服务平台。加快建设市社区学院成人继续教育终身学习平台,建立学分银行管理中心、学分银行信息管理平台和终身学习档案信息库,搭建终身教育学分认定、存储和转换公共服务平台。各镇(街道)成校建立学分银行管理机构和设立成人继续教育学习平台终端。开展非学历教育学分银行试点工作,切实构建成人终身继续教育体系。

大力发展老年教育。充分发挥市社区学院、镇(街道)社区学校和老年学校在老年教育中的带头作用,全面完善市、镇(街道)、村(居)三级社区老年教育网络,构建多层次、多形式的老年教育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成人教育终身学习平台,开展远程老年教育,推动“互联网+老年教育”发展。

发挥继续教育服务功能。增强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实力,积极创建省现代化成人学校,实现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特色培训项目全覆盖。深入开展文化教育与技术培训相结合的“双证制”教育,全面提升公民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积极推进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等各类人员培训工作,到2020年,成校各类培训人次占常住人口的比例达到15%及以上。

专栏9:成人继续教育服务工程

开展成人继续教育工作,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到2018年成功创建全省学习型城市。加强成校建设,到2020年,建成5所现代化成人学校,5个省级成人教育品牌项目,创建国家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县。

四、教育改革

(一)深化办学体制机制改革。深化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以市为主、镇(街道)参与”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城乡幼儿园“强弱结对、集团化办园”等发展模式。推进上规模的片中学和完全小学管理体制改革。加大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扶持,鼓励企业、团体、个人等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按规划举办高档次民办学校,吸引民间资本通过联合办学、集团化办学等方式改造民工子弟学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化教育的需求。多形式扩大教育开放,鼓励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或承担国际合作项目,适时创办国际学校,推进“千校结好”工作,推动校长、教师、学生多层次的互访交流,促进国际化人才培养。

(二)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加强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研究,统筹组织好高考、选考、学考等各类考试。深化“阳光招生”政策,规范民办学校招生行为,全面落实优质示范高中学校按不低于50%的计划比例向城乡初中学校分配招生名额。推进中考招生制度改革,促进中考与高考相衔接、与中小学课程改革相衔接,规范中考体育考试和体艺特长生招生,逐步取消录取批次,探索建立分类型、可选择的初升高考试招生制度,为学生选择升普高和升中职学校创造良好条件。规范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及幼儿园招生行为,科学合理划定学区,巩固“零择校”成果,完善外来人口子女积分制入学政策。

(三)深化中小学课程课堂改革。扩大教育选择权,提高校长课程领导力,推进必修课程校本化,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形成基于主干学科的必修和选修彼此结合互为促进的课程群。开发生涯教育课程,建立成长导师制、开展社会实践和家校合作。推进中职学校课程改革,落实分层走班教学,健全“模块化课程”选择机制、“工学交替”教学机制和“学中做、做中学”学习机制,完善“3+2”“五年一贯制”等职业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强化课程整合和拓展性课程开设开发,培育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学习潜能。推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型,推行核心素养背景下“学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义务教育学校逐步推进分层教学,在高中段学校完善分层分类走班教学,在中职学校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支持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社会实践。

(四)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推进校长管理制度改革,试行校长职级制,建立科学的校长职级评价体系和以能力、绩效为基础的校长薪酬体系,促进校长从行政化向专业化转变、职务向职业转变,逐步实现“教育家办学”。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实行全市中小学“编制总量控制、岗位按规定设置、人员竞聘上岗、统筹使用”的管理机制,建立由“学校人”向“系统人”管理模式转变,为教师合理交流轮岗提供制度保障。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制度,采取定期交流、提拔交流、共同体办学、集团化办学、学校联盟、对口支援等多种途径和方式,着力推进骨干教师和优秀校长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积极鼓励特级教师、高职称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讲学。

(五)深化教育评价制度改革。着眼于推进素质教育,与高考招生、中考招生相适应,在高中和初中全面推行建立在客观纪实、民主认定划分等第基础上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全面推进中小学评价制度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学校考核机制,完善区域教育质量监测机制,积极探索“第三方”评估机制,建立体质健康监测结果通报制度,指导学校科学运用监测结果数据,构建“绿色指标”下的全市教育发展评价平台。建立由教育、卫生和体育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幼儿健康水平监测和评估机制,实行对各类幼儿园幼儿成长进步的常态监测。健全教育督导机制,加强对重大工作部署的专项督导,开展民办中小学办学水平督导评估,切实推进学校发展性评价。

五、重大项目与创新工程

(一)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

加快项目建设。制定完善《临海市中小学布局规划(2017-2035年)》、《临海市幼儿园布局规划(2017-2035年)》。2017-2020年,全市共安排重大基础教育建设项目35个,其中续建项目7个、新建项目26个、前期项目2个,2017-2020年投资达29.39亿元(其中市、镇财政26亿元,自筹3.38亿元)。投资14亿元实施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迁建(台州理工学院筹建)工程(具体见附件)。

优化教育资源。大力增加教育资源供给,深入开展“补短板、抬底部”专项行动,大力改善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推进民工子弟学校改造提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升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水平,加强等级幼儿园建设,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攻坚行动,推进特色示范普通高中建设,切实提高民办职校等级水平,全面缩小城乡之间、校际和各类教育之间的差距。

(二)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工程

坚持立德树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健康发展。加强德育工作顶层设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核心,构建体现各学段学生特点的德育内容体系,建立德育工作评估体系。加强课堂育人主阵地建设,整合地方德育教材、团队活动课、校本德育课程教材等教学资源,强化各类专业课的德育责任和德育功能,提高德育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和渗透性。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发挥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机制作用。培养实践精神和创造精神,充实中小学劳动课及实践活动课,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强化高中段实践教学,培养职技校学生工匠精神,加快临海市琳山中小学素质拓展基地建设,推进学生社团活动、志愿者服务和社会实践。

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合理规划建设学校环境文化,科学提炼和倡导学校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加强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礼仪文化、课程文化建设为核心的文化校园建设,培育一批校园文化展示精品,全市98%以上中小学达到美丽校园要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大赛等主题教育活动,以赛促学,推进地方文化进校园、乡土教材进课堂。

提升体卫艺水平。促进群众体育发展,建立中小学生体育协会,以竞赛为杠杆,深化赛制改革,规划竞技体育整体项目布局,以项目化管理建立共同体,进一步提升篮球、田径、藤球、手球、毽球、射箭、自行车、击剑等项目的影响力,打响临海体育品牌。推进足球进校园,制定校园足球发展规划和校园足球人才培养体系,加快校园足球设施建设,创建一批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加强传染病、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和控制管理。加强舞蹈、器乐水平“宝塔型结构”发展,实施戏曲进课堂,专家进学校,“戏曲进校园”计划。

(三)实施队伍素质提升工程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健全教师师德师风教育、宣传、考核、监督相结合的长效机制。以爱与责任为核心,加强师德师风学习培训,开展“优秀教师”“最美教师”“最美班主任”等评选,弘扬高尚师德师风。健全师德考评积分制管理、师德行为约谈和查处、评先评职“一票否决制”等机制。完善师德师风建设检查惩处机制,定期开展师德建设检查工作,大力整治庸懒散等现象,严禁公办中小学校和在职教师从事有偿补课,依法依规严肃查处违反师德或违法违纪教师。

提升校长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教师学历水平,落实省“教育硕士培养计划”和“工程硕士培养计划”,提高在职教师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学位比例。加强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引导教师确立终身学习理念,落实省教师专业发展培训“5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实施“中小学教师海外提升计划”。深入实施名师名校长工程,实施名校长领航发展计划和教育精英引领计划,选送名师名校长到省内外名牌学校拜师跟班培训,建立以“特级教师、名师名校长、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为主导的分类培养体系,新增一批名师名校长及工作室;完善名师名校长考核、奖励机制,建立名师名校长分片包干学校支教、指导制度,发挥其引领、示范、辐射作用。大力提高幼儿教师学历水平和持证率,加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和承担随班就读教学任务教师的业务培训,重视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将民办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纳入教师培训体系。

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健全编制动态管理,在机构编制政策范围内,积极落实省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切实解决教师数量不足问题。加大教师配置力度,用足教师编制,按规定配足配齐学科专业教师,积极引进、择优招聘教师。建立科学规范的中小学教职工工作量管理制度。完善教师资格准入和管理制度,开展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实施中小学职称制度改革,完善教师岗位设置与聘用制度。健全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坚持“多劳多酬、优质优酬”分配原则,充分发挥绩效工资分配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四)实施教育质量提升工程

健全提质管理机制。层层建立提质责任机制,围绕提升教育质量的核心,着力于全面降低中考后30%率,提高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度,提升高考区域竞争力,确立教育质量管理主体责任,明确校长是学校教育质量的第一责任人,班主任是班级教学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教师是学科教学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构建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优化评价调控功能,强化基于教育教学问题的数据分析,科学指导学校、教师正确运用评价结果,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强化教育教学研究。完善市教研室、教研区、学校教研组三级研训体系,采取“研训一体、以研促训、以训促教”的教研活动模式,强化常规视导,提高教师的执教水平。实施“教力”培养工程,转变教师观念,强化“核心素养”“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引导教师确立“道德感化者、动力开发者和知识传授者”的三重身份。实施“学力”研究工程,重视学习力开发,加强学情研究分析,落实“以学定教”,加强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积极为名师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

(五)实施现代学校建设工程。优化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方式,将义务教育大规模学校纳入局管序列,探索构建政府、学校、社会新型关系,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加快简政放权和政府职能转变,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全面实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进一步减少面向中小学校的各类检查评估。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全面推进学校章程建设,完善中小学校校长负责、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等参与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的制度,积极推动学生及家长对学校管理的参与和监督,规范民办学校董事会或理事会与学校管理层关系,不断完善学校内部治理体系。

(六)实施智慧教育工程。加快智慧校园建设,高水平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构建基于云计算的泛在学习环境,教育城域网骨干网带宽拓宽至2.5G以上,中小学全面实现高速接入教育城域网,全市90%以上中小学无线网络全覆盖。积极推进移动学习终端建设与应用,建立市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实施“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工程,建成具有信息聚合、服务整合、协同工作与个性化应用相结合的、体现育人为本的、开放的智慧教育服务平台、交流平台和资源共享平台。加强网络学习空间建设,构建“一生一空间”“一师一空间”,建成各级名师网络工作室20个,推动网络教研、备授课、评价和家校沟通等方面的常态化应用,促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聚合国家、省级教育管理公共平台相关应用,建立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提升教育管理公共服务能力。

六、保障策略与措施

(一)组织保障。各镇(街道)、市级各部门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围绕“提高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宗旨,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推动教育事业向更高水平发展。“十三五”期间,各镇(街道)、市级各部门要突出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责任主体,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努力开创全市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新局面。

(二)资金保障。

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坚持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给予优先保障,依法保障教育投入“三个增长”,确保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和公共财政义务教育支出逐年增长,且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确保生均教育事业费、生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并达到全省平均水平。根据镇(街道)财政管理体制有关规定落实镇(街道)学校项目建设资金。认真做好各级各类教育需求预测,加大各类项目经费保障。建立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加快改善民办学校办学条件,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

依法保障教师待遇。在制定、调整公务员收入分配政策时,统筹考虑教师收入分配,确保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因教师临时性短缺在编在岗教师兼课取酬,可参照学校绩效工资水平,按兼课教学任务量发放,不纳入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保障民办学校教师的合法权益。

(三)制度保障。

加强规划实施监控。要按照《临海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任务和重点项目要求,进行目标分解,明确责任分工,层层落实责任。各镇(街道)、市级各有关部门、中小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围绕目标任务,制定本单位实施规划的具体方案和措施,分阶段、分步骤组织实施,全面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

完善督导评估制度。加强教育督导机构和责任督学队伍建设,坚持督政与督学并举、监督与指导并重,不断完善督导机制,创新督导方式,优化督导程序,强化督导结果,努力提升教育督导工作科学化水平。加强对实施基础教育各类机构的综合督导评估,围绕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项督导,完善教育督导报告反馈和限期整改制度,加大复查和问责力度。

(四)平安保障。

夯实校园安全防范基础。保障校园安全基础提升工程所需经费,按照上级有关规定落实安保措施,全面完成校园视频监控设施的升级和联网,加快学校消防安全设施改造。

构建全方位的安全维稳工作体系。强化安全责任落实,创新安全教育管理,完善事故防范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传染病防治,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治安综合治理,深化平安校园建设。加强教育信访工作,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管理,防范网络安全事故。依托临海教育发布官微和微博平台,营造积极向上的教育舆论氛围。加快教育法治建设,提高广大师生法律素养和公民意识,防范校园暴力、欺凌事件发生,抵制宗教势力向校园渗透,为师生创造安定有序、和谐融洽、充满活力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附件:临海市“十三五”教育重大建设项目规划表

附件

临海市“十三五”教育重大建设项目规划表(2017-2020年)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    性质

总投资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十三五”期间工作计划

至2016年底累计完成投资

2017-2020年计划投资

资金来源

牵头单位

备注

合计

财政

自筹

市财政

镇配套

镇负责


合计


543728



49740

293888

221732

18436

19920

33800




1

大洋中学迁建工程

续建

10178

办学规模36班,征地79亩,总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

建成

5000

5178

5178

/

/

/

市财政

市教育局


2

临海六中二期改扩建工程

续建

7600

二期工程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教学楼、综合实验楼、食堂扩建等)

建成

4180

3420

3420

/

/

/

市财政

市教育局


3

杜桥镇川南小学迁建工程

续建

4900

办学规模36班,用地50亩,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

建成

4200

700

/

/

700

/

镇财政

杜桥镇


4

涌泉镇中心校迁建工程

续建

8800

办学规模48班,征地66亩,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

建成

4300

4500

2250

2250

/

/

市财政

市教育局


5

临海小学东校区工程

新建

10000

征地75亩,办学规模48班,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

建成

/

10000

10000

/

/

/

市财政

市教育局


6

鹿城小学二期工程

新建

3200

建筑面积11200平方米

建成

1800

1400

1400

/

/

/

市财政

市教育局


7

临海中学迁建工程

新建

15000

办学规模72班,征地120亩,建筑面积40000平方米

主体施工

/

8000

8000

/

/

/

市财政

市教育局


8

市特殊教育中心扩建工程

新建

5350

办学规模27班,征地31.3亩,建筑面积11103平方米

建成

1200

4150

4150

/

/

/

市财政

市教育局


9

大洋三小建设工程

新建

10000

征地75亩,办学规模48班,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

建成

/

10000

10000

/

/

/

市财政

市教育局


10

灵江中学(高中部)迁建工程

新建

22100

办学规模48班,征地172亩,建筑面积50000平方米

建成

3500

18600

18600

/

/

/

市财政

市教育局


11

江南三小工程

新建

7000

办学规模36班,征地60亩,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

主体施工

/

3000

3000

/

/

/

市财政

市教育局


12

大田小学北校区(广文小学)新建工程

新建

9000

办学规模48班,征地75亩,建筑面积19000平方米

建成

2500

6500

6500

/

/

/

市财政

市教育局


13

杜桥中学扩建工程

新建

9500

征地19亩,建筑面积27000平方米

建成

/

9500

9500

/

/

/

市财政

市教育局


14

杜桥镇知溪小学迁建工程

新建

4250

办学规模18班,征地32亩,建筑面积8700平方米

建成

1200

3050

/

/

3050

/

镇财政

杜桥镇


15

杜桥第三小学工程

新建

6000

办学规模36班,征地50亩,建筑面积14000平方米

建成

/

6000

/

/

6000

/

镇财政

杜桥镇


16

杜桥第四小学工程

新建

6000

办学规模36班,征地50亩,建筑面积14000平方米

主体施工

/

1500

/

/

1500

/

镇财政

杜桥镇


17

白水洋中心校东校区工程

新建

9800

办学规模36班,征地50亩,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

建成

/

9800

6860

2940

/

/

市财政

市教育局


18

汛桥镇中心幼儿园工程

新建

2000

征地15亩,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

建成

/

2000

600

1400

/

/

市财政

市教育局


19

沿江镇长甸小学迁建工程

新建

3000

办学规模12班,征地27亩,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

建成

1200

1800

900

900

/

/

市财政

市教育局


20

桃渚镇晓村二小迁建工程二期工程

新建

2400

办学规模36班,建筑面积8900平方米

建成

/

2400

1680

720

/

/

市财政

市教育局


21

永丰镇中学迁建工程

新建

7500

办学规模36班,征地58亩,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

建成

3000

4500

3150

1350

/

/

市财政

市教育局


22

市第三职教中心

(海洋职业技术学校)

新建

12000

用地面积130亩,在校生2250人,为新区培训产业工人

主体施工

/

5000

/

/

5000

/

开发区财政

头门港经济开发区


23

浙江头门港经济开发区中学

前期

10000

用地面积80亩,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36班

前期

/

200

/

/

200

/

开发区财政

头门港经济开发区


24

浙江头门港经济开发区民办高中

前期

15000

办学规模30班,征地80亩,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

前期

/

200

/

/

/

200

自筹

头门港经济开发区


25

市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基地

新建

4500

新建教学楼、综合楼、宿舍楼、运动场及附属工程等,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

建成

/

4500

4500

/

/

/

市财政

市教育局


26

临海教师进修学校迁建工程

新建

14000

整体搬迁,总用地53亩,净用地45亩,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

建成

200

14000

14000

/

/

/

市财政

市教育局


27

电大临海学院迁建工程

新建

15500

整体搬迁,总用地65亩,净用地55亩,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

建成

15500

15500

/

/

/

市财政

市教育局


28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迁建工程

新建

71000

整体搬迁,在校生6000人,总用地414亩,净用地350亩,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

建成

70800

70800

/

/

/

市财政

市教育局


29

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迁建(台州理工学院筹建)工程

新建

140000

征地1500余亩,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

待定

/

待定





市财政

市教育局


30

华东国际文武学校迁建

续建

19000

50班规模、2500人学生标准设计,建筑面积45165平方米

建成

8000

11000

/

/

/

11000

自筹

杜桥镇


31

文昌实验学校

新建

12700

办学规模27个班,建设教学楼、综合楼、食宿楼、风雨操场、运动场

主体施工

/

6000

/

/

/

6000

自筹

古城街道


32

广文国际学校工程

新建

12000

办学规模60班,用地100亩,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

主体施工

/

6000

/

/

/

6000

自筹

大洋街道


33

杜桥翔宇学校

新建

8000

48个教学班,学生数约1500人

建成

/

8000

/

/

/

8000

自筹

杜桥镇


34

市幼儿园扩容和薄弱幼儿园改造工程

续建

12360

17项幼儿园扩容和薄弱幼儿园改造

建成

4470

7590

4744

2396

450

/

市财政及镇财政

市教育局、杜桥镇


35

教育现代化改造项目

续建

34090

64项教育现代化改造

建成

4990

29100

17000

6480

3020

2600

市财政、镇财政及自筹

市教育局、杜桥镇


抄送:台州市府办,台州市教育局,临海市委各部门,市人大常委会、

市政协办公室,市人武部,市法院,市检察院。

临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9月7日印发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