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退出老年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规划信息 > “十四五”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索引号: LH331082-004/2021-11711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临政发〔2021〕21号 成文日期: 2021-11-20
发布单位: 临海市人民政府
临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临海市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 日期:2021-11-29 15:21
  • 来源:临海市人民政府
  • 浏览次数:

临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临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临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临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十二  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临海市人民政府

2021年11月20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临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目  录

一、开启高水平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一)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二)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三)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四)“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

(五)“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二、坚持创新驱动,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一)构建区域科创人才高地

(二)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

(三)打造高能级科创平台

(四)健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三、着力扩大内需,加快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一)增强国内外双循环畅通能力

(二)积极扩大内需激发消费潜力

(三)优化体制机制增加投资效力

四、聚焦强链提能,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一)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

(二)积极培育未来产业

(三)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四)筑强高能级产业平台

五、坚持城乡一体,构建市域协调发展格局

(一)构建“一带三区”发展格局

(二)全面提升中心城区能级

(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六、加快港口开发,打造现代活力宜居湾区

(一)打造现代化枢纽港

(二)打造湾区经济新高地

(三)打造现代宜居港城

七、加强对接融入,打造区域协同发展格局

(一)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

(二)全方位参与宁波都市区建设

(三)巩固台州城市副中心地位

八、聚力提质增效,打造现代基础设施网络

(一)构筑开放畅达的内外交通体系

(二)提升市政设施综合服务水平

(三)提升能源水利设施水平

(四)加快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九、围绕“千年府城”,实现文化强市新突破

(一)打造新时代文明高地

(二)擦亮文化“金名片”

(三)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四)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十、坚持“两山理念”,构筑良好生态空间格局

(一)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二)加强海陆污染防治

(三)倡导绿色低碳节能节地节水的生产生活方式

十一、围绕人的现代化,建设品质幸福美好家园

(一)建设公平优质的教育体系

(二)促进更加充分的社会就业

(三)建设高水平普惠医疗体系

(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六)强化重点群体服务保障

十二、深化平安法治,构建现代市域治理体系

(一)打造平安临海

(二)打造法治临海

(三)打造清廉临海

十三、全面推进改革,持续争创体制机制优势

(一)深化民营经济体制机制改革

(二)打造长三角最优营商环境

(三)深化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四)深化政府治理现代化改革

十四、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二)充分发挥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

(三)完善规划实施要素保障机制

(四)强化规划组织实施


一、开启高水平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一)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十三五”时期,我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台州提出“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的政治嘱托,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和台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力改革、主攻湾区、厚积动能、奋勇争先,基本完成“十三五”规划任务目标,如期实现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千年古城新崛起”奠定坚实基础。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总收入分别达到738.5亿元和101.9亿元,先后入选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全国创新百强县、全国“两山”发展百强县等榜单,迈入“百强百亿”新时代。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92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10.7亿元,连续两年在省振兴实体经济示范市考核中获评优秀。湾区发展全面提质。2个5万吨兼靠7万吨级码头主体工程建成投用,头门港年货物吞吐量突破376万吨,规上工业企业达105家,头门港公铁水多式联运示范工程获批全国示范项目,“四区一开放”工作成效显现,浙江头门港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国家级对外开放平台“零突破”,口岸开放获国务院正式批复。改革开放稳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获省政府专项激励,创成“无证明城市”,营商环境评价首次跻身全国前40。政府数字化转型走在台州前列,信贷“即受即审即放”模式领跑全省,企业注销工作获国办肯定。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被列为国家试点,“台联九”联合社发展模式成为全国典型。城乡建设富有成效。高分创成全国文明城市,连续12年获评国家卫生城市,创成“基本无违建市”。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圆满完成,河头镇获评省美丽城镇样板镇称号。市域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台金高速东延段二期、杭绍台高速临海段、沿海高速临海段相继建成通车,金台铁路、杭绍台高铁、方溪水库、东部平原排涝、台州医院新院区等重大工程加速推进。生态环境品质提升。治水治气治土治废成效显著,创成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省级海洋生态建设示范区,成功创建浙江括苍山国家森林公园。荣获省“五水共治”工作优秀市,成功夺得“大禹鼎”。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家庭人均年收入8000元以下情况、集体经济薄弱村“三个清零”,基本完成城乡同质饮水,实现村村通公交。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创成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市、省健康促进市、省食品安全市。连续两年入选中国文化竞争力十强市,成功入选省文旅融合综合改革试点市,3条街巷被评为省历史文化街区。“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基层治理格局基本形成,实现平安临海“十五连创”,获得全省首批星级“平安金鼎”。

对照“十三五”发展规划确定的25项指标,其中地区生产总值、自营出口总额、发明专利授权量等指标已提前超额完成,除城镇化率、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生数和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等7项指标完成情况与预期存在差距,其他指标均圆满完成,为“十四五”期间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市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与长三角地区先进兄弟县(市、区)仍有差距,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科技创新能力有待加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中心城区辐射带动全域能级不高,东部区域与中部区域联系相对弱化,民生保障、生态环保、社会治理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今后一个时期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深化改革创新,奋力攻坚克难,共建经济高质高效、生活富裕富足、环境宜居宜业、精神自信自强、社会和谐和睦、公共服务普及普惠的幸福美好新家园。

表一 “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表

类别

序号

指标名称

2015年

规划目标

完成情况

指标

属性

2020年

年均增幅(%)

2020年

年均增幅(%)

1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464.84

665

7.5

738.48

6.3

预期性

2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46.9

48

49.5

预期性

3

自营出口总额(亿美元)

26.56

34

5.0

35.12

5.8

预期性

4

城镇化率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53.6

68

1.8

49.5

预期性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34.29

38

34.24

约束性

5

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3.02

2.9

3.07

预期性

6

发明专利授权量(件)

216

360

11.5

716

27.1

预期性

7

互联网普及率(%)

45

[20]

预期性

8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7.47

11.5

9.0

11.01

8.1

预期性

9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

35.1

40

32.25

预期性

10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30547

48000

9.5

46388

8.7

预期性

11

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10.8

14

[0.2]

14.05

预期性

12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人)

14012

[50000]

[77671]

预期性

13

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万平方米)

7.13

[12]

[15]

约束性

14

人均预期寿命(年)

80.93

80

82.3

预期性

15

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生数(人)

2.74

3.5

3.07

预期性

16

每千名老人拥有社会养老床位数(张)

39.5

40

62.8

预期性

17

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0.2

0.18

0.016

约束性

18

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21.2、20.3、15、15]

[35.06、32.94、46.69、35.4]

约束性

19

细颗粒物(PM2.5)浓度(微克/立方米)

41

≤35

22

约束性

20

地表水功能区达标率(%)

80

≥80

93.3

约束性

21

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12.99

[18]

2019年

0.546

约束性

22

单位生产总值用水量降低(%)

[28]

[40.8]

约束性

23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5.33

[15]

[5.72]

约束性

24

万元生产总值耗地量(平方米)

49.4

[-9.88]

28.93

[-20.47]

约束性

25

森林

增长

森林覆盖率(%)

63.3

64.2

68.4

约束性

林木蓄积量(万立方米)

432.7

750

2019年

760

约束性

注:1.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指标2020年完成数值按新口径统计,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指标由于2019年政策因素出现下降;2.[  ]内数据为五年累计数;3.部分指标2020年数据未出。

(二)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十四五”期间既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进的启航期,也是国内外形势发生复杂深刻变化的新时期。我市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机遇和挑战都发生了新的变化。

世界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不断演进迭代,新产业、新业态加速涌现,“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正在来临。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新材料、新能源正成为发展热点并持续催生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在全球大流行,全球经济低迷。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国际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安全等格局发生深刻调整,世界进入动荡和变革期。

国内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引领作用不断强化,智能制造成为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加速构建。区域一体化发展成为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形态,绿色低碳成为新时代发展的重要主题。

浙江大力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浙江“重要窗口”新目标新定位;2021年5月,中央下发文件,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从而为我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高水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明了新的方向。“十四五”时期,我省将坚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等问题为主攻方向,更加注重向农村、基层、相对欠发达地区倾斜,向困难群众倾斜,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加快突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努力成为共同富裕改革探索的省域范例。

台州加快打造“工业4.0标杆城市”。台州市正紧抓“工业4.0体系+5G技术”智能化转型机遇,通过数字赋能助推全领域跨越式发展。国内大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国内需求将进一步释放,为台州市激发消费潜力、打造区域消费高地带来机遇。国家全面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台州市放大民营经济优势、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带来机遇。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全面深入,为台州市发挥山海资源禀赋、历史人文优势,营造优越的山海水城、打造品质化山海大花园带来机遇。

“十四五”时期,我市发展面临着诸多新机遇新挑战。一是国内大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重塑区域经济定位的发展机遇。目前,我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中等收入群体超4亿人,而长三角地区2019年经济总量达3.4万亿美元,将为我市今后消费产业发展提供市场体量红利。我市地处长三角经济圈南翼,“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必将更有效激发我市经济转化潜力。二是新一轮科技革命下提高经济产业发展动能的发展机遇。以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轮数字信息革命,将在“十四五”时期实现核心技术突破和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新一代数字信息技术与我市工业产业的深度融合必将促进产业迭代升级,从而实现我市制造业竞争优势的重塑。三是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迎来更高水平开放的发展机遇。我市应在产业、人才、科创、资金等方面主动接轨上海、苏州、杭州、宁波等长三角核心城市,加快承接各项外溢高端要素资源,推进我市全方位全领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四是区位条件优化带来的发展机遇。“十四五”期间我市将迈入省域1小时交通圈,到杭州50分钟,到上海1.5小时,有助于我市加快承接杭州、上海等地的溢出效应,推动自身优势产业进入国内国际市场。

同时也要正确认识我市在“十四五”期间面临的潜在风险和挑战。一是疫情常态化情况下,全球经济增速将持续放缓,国际贸易不同程度萎缩,导致我市外贸出口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二是全省经济中心加速向杭州、宁波等核心城市集聚,浙北大湾区区域一体化步伐持续加快,而我市对于重大战略的融入度还不够,有被虹吸和边缘化的风险。三是城市能级有待提升。2020年我市人均GDP为66530元,仅高于天台和仙居;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9.5%,比省均水平低近22个百分点。户籍人口数连续2年负增长,机械增长率连续5年负增长,人口流出明显。四是创新能力有待加强。我市科技型企业占比偏低,每千家企业中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数32.91家(台州市41.67家,浙江省44.89家),而且创新能力主要集中在吉利、华海等头部企业(专利数头部企业占比95%以上)。特别是随着吉利汽车研究院外迁,我市急需加快探索“科研在异地、转化在临海”的协同创新模式。

综合判断,“十四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但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必须要着眼于“两个大局”,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要求,牢牢把握机遇,及时有效应对化解各项风险挑战,提高站位、找准定位、奋发有为、攻坚克难,推动各领域发展齐头并进,实现新跨越,为浙江“重要窗口”建设贡献临海力量。

(三)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到二〇三五年,我市将基本实现高水平现代化,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重要窗口的县域样板。实现全市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20年翻一番。

——经济实力大幅跃升。全市人均生产总值力争达到发达经济体水平,民营经济、湾区经济、城市经济、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先进制造业蝶变发展,科技创新活力竞相迸发。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齐头并进,头门港建成亿吨大港。临海特色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形成,建成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市。

——市域治理成效明显。基本实现市域治理现代化,高水平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社会矛盾风险防范和化解水平全面提升,政府法治建设和数字化转型全面完成。建成法治政府、法治临海、平安临海,成为法治浙江、平安浙江示范市。

——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现代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更加优化,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建成文化名城、教育名城、健康高地。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幸福宜居美好生活全面开启,千年古城人文魅力活力全面焕发。

——生态环境更加美好。基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改善生活环境,推行绿色低碳发展;生态环境全方位提升,高质量建成“天蓝、河畅、水清、土净”的美丽新临海,成为美丽浙江示范市。

——党的领导全面高效。党的全面领导高效执行体系全面形成,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清廉临海全面建成,政治生态风清气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全面彰显。

(四)“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

“十四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走深走实“三立三进三突围”新时代发展路径,深入实施“三引齐驱、五提并进”发展战略,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打造融入“双循环”新格局活力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市、港产城湾一体化发展开放市、改革创新样板市、美好生活标杆市,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再展千年古城新活力,为高水平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而努力奋斗。

高水平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新发展阶段,我市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先行”是坚决贯彻落实浙江“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和台州“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的要求,树牢争先意识、强化先行担当,持续干在实处,努力走在前列。“高水平”是指努力在全省同类城市中当标杆、作示范,综合实力跻身第一方阵,推动我市港口开发实现新突破、经济发展取得新跨越、城乡建设展现新面貌、改革创新迈出新步伐、民生福祉实现新成效,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

“十四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三引齐驱、五提并进”。“三引齐驱”是解放思想强引领,开放融入重招引,改革创新增牵引。“五提并进”是以港口开发开放提升湾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先进制造业做大做强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水平,以美丽临海系列建设提升城乡统筹水平,以社会事业重塑优势提升民生福祉水平,以平安建设永恒坚守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两者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三引齐驱”是战略的方法论,主要是从发展理念、发展格局、发展活力三个层面来明确战略方向。“五提并进”是战略的支撑点,主要是从湾区经济、民营经济、城乡统筹、社会民生、社会治理等区域发展的重点内容层面明确战略路径。实施“三引齐驱、五提并进”发展战略,就是要建设开放融入、创新驱动、统筹协调、绿色生态、共建共享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五)“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锚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科学把握国内外发展趋势,综合考虑我市发展条件,聚焦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续写千年古城新篇章,建成地区生产总值和规上工业产值“双千亿”市,全面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高水平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

建设融入“双循环”新格局活力市。在开放融入方面,加速融入长三角、接轨大上海,产业融入、科技创新、人才招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对接全面建立,我市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节点。在产业发展方面,创新驱动、数字赋能有效强化,先进制造节点、现代流通节点、消费旅游节点、数字转型节点逐步建成,我市成为融入“双循环”新格局活力市。在经济形态方面,民营经济再创新辉煌,民营经济、湾区经济、数字经济、城市经济多点发力、互促共进的新格局加快形成。在空间布局方面,区域发展不平衡有效破解,东中西并举、山海城共进的新格局基本形成。

建设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市。现代化经济体系逐步形成,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超过1500亿元,成功迈入“双千亿”时代。经济结构更加优化,民营经济再创新辉煌。汽车机械、医药健康、时尚休闲成为千亿级产业集群,先进制造业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高端要素集聚不断强化,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新兴产业发展取得明显突破,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5%左右。

建设港产城湾一体化发展开放市。港口建设全面加快,集疏运体系更加完善,多式联运格局基本形成,到“十四五”末,年吞吐量突破2000万吨,集装箱10万个以上,台州港核心枢纽港地位突显,我市成为浙江中部通江达海的新枢纽。智慧港航建设加快,港口运营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口岸实现全面开放,综合保税区、自贸区联动创新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取得突破性成果。加快红脚岩区块产业发展,打造红脚岩新材料产业园,积极推进红脚岩渔港创建现代渔港经济区。以建成全省“万亩千亿”高能级平台为目标,促进港区产业集聚步伐加快、产业体系更加完善、产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加快建设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智能化、生态化临港新城,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港产城湾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建设改革创新样板市。以数字化改革牵引全面深化改革,基本建成营商环境最优市、市场机制最活市,市场活力、社会活力充分激发,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民营经济、园区平台、资源要素、公共服务、社会治理、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持续推进,成功获批一批新的国家级、省级改革创新试点,再造区域发展的体制机制新优势。创新驱动战略、人才强市战略深入实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基本形成符合我市产业发展的创新平台体系,成为区域创新发展样板市。

建设美好生活标杆市。智慧城市建设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品质继续提升,“山水融建筑、文化流其中”的美丽宜居新临海基本建成。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人民全生命周期需求得到更高水平满足,高质量教育体系、健康临海基本建成,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临海、书香之城形象更加鲜明。信用临海、法治临海、平安临海、清廉临海建设纵深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表二 临海市“十四五”规划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

类别

序号

指标

单位

2020年

2025年

年均/累计

属性

经济发展

1

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

%

3.4

6.8

预期性

2

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34.7

37

预期性

3

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

%

11.01

-

7以上

预期性

4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49.5

60以上

预期性

科技创新

5

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

3.07

3.5

预期性

6

人才资源总量

万人

17.6

23

预期性

7

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

5.7

14

预期性

8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2.72

3.5

预期性

改革开放

9

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增长

%

9.8

10

预期性

10

实际使用外资额

万美元

4801

13000

预期性

文化发展

11

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

亿元

2019年32.21

58

预期性

12

居民综合阅读率

%

89.1

97

预期性

生态环境

13

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

%

0.3125

按上级任务

约束性

14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

2019年

0.546

按上级任务

约束性

15

万元GDP用水量降低

%

[40.8]

[15]

约束性

16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

98.6

96以上

约束性

17

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

微克/立方米

22

20

约束性

18

全市河流Ⅰ-III类水质断面比例

%

93.3

≥93.3

约束性

19

森林覆盖率

%

68.4

≥68.4

约束性

市域治理

20

依申请政务服务办件“一网通办”率

%

89.01%

90以上

约束性

21

综合行政执法事项占比

%

7.0

20以上

约束性

社会民生

22

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

0.05

1.0

预期性

23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

6.0

与经济增长同步

预期性

24

新增城镇就业人数

万人

3.2

[10]

预期性

25

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

2.9

3.3

预期性

26

每千人口拥有医疗机构床位数

5.5

5.8

预期性

27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

96.59

97

预期性

28

每万老年人口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数

9.4

25

预期性

29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

平方米

2.2

3.1

预期性

30

人均预期寿命

82.3

83

预期性

31

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降低

%

[5]

约束性

安全保障

32

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人/

亿元

0.016

[-50%]

约束性

33

煤炭石油天然气储存能力

万吨

标煤

38.1

47.5

预期性

34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万吨

30.75

32.5

约束性

注:1.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为常住人口口径;2.[  ]内为五年累计值;3.部分指标2020年数据未出。

二、坚持创新驱动,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的核心位置,以科技新长征为主线,加快推进“创新临海”建设,紧扣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技术需求,强化人才引育,构建高能级创新平台,完善开放协同的创新机制,不断集聚高端创新要素,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努力以创新能级的跃升带动发展提质提速。“十四五”期间,科技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大幅度提升,我市进入省创新型城市行列。

(一)构建区域科创人才高地。

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深度融合“双招双引”工作,聚焦生物医药、新材料、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产业领域,面向国内外引进和培育一批掌握行业关键核心技术的高端人才。深入实施台州市“500精英计划”,积极对接长三角核心城市和国家重大人才工程、浙江省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力争在引进顶尖人才(团队)、省计划上实现突破。积极探索飞地用才、兼职兼薪、候鸟式专家等柔性用才方式,大力扶持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外国专家工作站、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建设。打造“长三角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宁波-临海新材料人才合作示范区”等一批人才合作示范区。  

大力培引技能型人才。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多元主体参与的学校治理结构,大力支持台州学院头门港产业学院、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华海职业技术学校建设,深入实行“校企一体、工学结合”的“双元制”办学模式,提高技能人才引进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企业订单式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深化与地方院校合作建立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主动承接国家职业教育温台改革试点任务,积极创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省级以上技能大师工作室,培养契合我市产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实施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工程,围绕岗位需求开展多层次多样化培训,深化技师研修制度和企业新型学徒制。探索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完善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工程师直评等制度,推进各类人才职业资格融通发展。

全面集聚青年人才。建立全国高校引才地图,组织开展“百校千企”对接洽谈、“百川入东海,人才聚古城”等活动,线上线下开展四季巡回引才,切实加大高校毕业生、青年人才引进力度。围绕主导产业,与重点高校建立毕业生招引、人才项目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等全面合作。实施“青年优才计划”,深化青年举荐工作,多渠道引育高精尖青年人才。实施“本地高职院校学子留临计划”和“在外优秀学子青雁计划”,建好在外临海籍大学生信息库、海内外在读硕博人才信息库,深化亲情引才模式,吸引高校毕业生回归创业就业。

打造最优人才生态。探索建立项目攻关、科研立项、产品开发、技术难题等“揭榜挂帅”的人才使用体制机制,搭建企业、人才、高校院所对接合作平台。健全以激励创新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赋予企业更大的人才评价自主权。全面推进人才创业创新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改革,办好人才创业生活“关键小事”,建设人才创新创业服务综合体,推进人才工作数字化建设。完善人才创新创业金融服务体系,加强人才风险投资领域改革,健全基金管理、投资、绩效评估等机制,推动基金与项目高效对接,发挥政府产业基金、国有企业债权类扶持撬动作用,打好“以资引才”组合拳。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营造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

(二)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

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推进创新型、领军型企业发展。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全科技型企业培育机制,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惠企政策。针对科技型企业开展精准招商,建设高新技术企业、省科技企业、科创板企业储备库。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培育工程,建设科技型企业和企业研发机构后备库,构建人才工作数字化建设。构建“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的企业梯次培育机制,重点围绕汽车机械、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新材料等行业领域培育一批技术创新能力强、成长前景好的中小企业。力争到2025年,累计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0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000家。

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积极引导规上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和研发机构,进行装备更新、工艺革新和产品创新;引导中小企业联合设立研发联盟和研发中心。重点推进医药化工龙头企业联合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共建生物医药制造业创新中心,争创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支持校企合作,产学研深度融合,联合共建实验室。支持企业设立海外研发机构、跨境孵化器,建设跨区域创新共同体,给予企业异地研发机构同等支持和补助政策。强化技术攻关,对接省科技创新尖峰、尖兵、领雁、领航四大计划,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和科研平台对接国家战略任务。实施研发投入提升行动计划,加大财政投入和企业投入力度,持续提升全市研发经费投入水平。

(三)打造高能级科创平台。

高水平打造现代化产业平台。重点对接全省生命健康和新材料科创高地建设,依托华海、奥翔等龙头企业,加快布局生物医药、免疫检测等领域,打造世界级高端医药制造中心。谋划推进“万亩千亿”新材料产业园,鼓励汽车机械优先发展新型工程塑料,打造若干个新材料产业集群。深入推进“两园一飞地”建设,在浙江头门港经济开发区加速推进高端人才产业园建设,在浙江临海经济开发区加快推进市科创园、灵江科创廊道、临海国际医药小镇、长三角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进一步明确临海·上海“创新飞地”功能定位,跨区域打造集城市展示窗口、招才引才空间、研发孵化基地、产业协作平台等功能于一体的创业创新平台,着力引进一批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中试项目和产业转移项目。加快培育创新服务综合体,重点推进省级现代医药化工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和台州市级彩灯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力争实现全市重点行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全覆盖。 

大视野共建大院名校合作平台。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以及大湾区、大都市区、大通道等省级重大战略建设,高效对接周边地区创新资源,强化区域资源整合。全面实施“一个重点产业建设一个重点研究院”计划,积极对接香港大学(深圳校区)、复旦大学、之江实验室等高校院所,以应用型、技术成果转化型为重点,引进一批具有核心技术和团队的研发机构和产业研究院。深入推进复旦大学张江研究院临海科创园和临海·墨尔本跨境融合创新中心建设,完善“创新研发-成果孵化-产业化落地”创业生态链条。大力推进浙江工业大学、中国计量大学等高校院所临海技术转移中心建设,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在临海转化。

高标准建强企业创新研发平台。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鼓励支持企业新建一批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按照“种子、苗圃、孵化、加速、产业化”全生命周期,大力引育孵化器、加速器,推进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和孵化器扩面提质,加快发展一批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和新型创业创新服务平台,建成国家级众创空间和孵化器。

(四)健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健全科技服务体系。整合集聚各类科技创新资源,建立健全“政府+金融+中介”三位一体的科技服务体系,助推企业加速创新。制定出台新一轮科技扶持、人才招引保障政策体系。加强人才风险投资领域改革,着力健全基金管理、投资、绩效评估等机制,推动基金与项目高效对接,发挥政府产业基金、国有企业债权类扶持撬动作用,打好“以资引才”组合拳。加快设立人才发展基金,为人才创业创新提供全方位金融扶持。鼓励科技中介机构建设,提升科技服务能力。促进创新主体与金融资本、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相结合,建立政府政策引导、金融创新支撑和科技中介服务三位一体的科技服务体系,持续提升科技服务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

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积极筹建知识产权服务园,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大力引进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和优秀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构建保护严格、处置高效、多元参与的一站式知识产权服务平台。持续完善科技评价与激励机制,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健全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渠道投入机制,持续稳定加强基础前沿研究支持,打造“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创新体系。完善科技经费的全程监督机制,建立社会公开评价、违约制约的监管机制,项目绩效评估、动态调整和终止机制,提高科技经费带动效应。

专栏一 重大改革: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健全各项机制,打造“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 同保护”工作格局。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以专利导航为突破口,开展专利信息深度挖掘和定向分析,形成高价值知识产权组合,进行高价值专利布局,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展知识产权金融创新,以知识产权混合质押融资为重点,提高知识产权运用能力。以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园建设为抓手,深化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托管服务,加大专业化知识产权运营机构培育,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 优化知识产权运营服务环境。

三、着力扩大内需,加快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扩大开放战略相结合,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积极促进内需与外需、进口和出口相协调,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扩大有效投资,全面提升我市在“双循环”体系中的战略地位。

(一)增强国内外双循环畅通能力。

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充分发挥头门港作为台州对外开放桥头堡的体制机制优势,积极谋划和建设台州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试区、国际产业合作园、境外并购产业合作园、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等一批高能级对外开放平台。紧盯国际国内两大市场,高质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订契机,大力拓展东盟市场份额,加快研究出台区域性的便利化政策,谋划综保区建设融入区域通关一体化、培育跨境电商探索数字化贸易、融入全省电子世界贸易平台(eWTP)建设等事宜,切实推动内外贸联动发展。加大外资引进力度,支持外资企业投资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积极推动企业“走出去”,参加“云参展”“云营销”,引导企业抱团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引导企业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开拓外贸新市场,推进投资全球布局。推进休闲用品产业集群跨境电商试点发展,培育跨境电商国际品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设立海外仓和体验中心。实施出口企业内外销“同线同标同质”帮扶行动,引导出口企业创牌开拓国内市场。鼓励出口转内销企业参加国内会展,积极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和互联网平台,提高出口企业内销品牌知名度。

着力畅通要素循环。围绕汽车机械、医药健康、时尚休闲等主导产业,构建完整高效的供应链保障体系,打造国内国际供应链重要节点。推动龙头企业加快全球化产能布局,形成更加稳定、灵活的供应链体系。完善产业链供应链风险评估,提升稳定性和竞争力。支持汽车机械、医药健康等产业推进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推动要素市场循环,鼓励线上线下双向市场建设,加强技术自主研发、高端人才引聚等创新要素流动畅通。

专栏二 重大政策:支持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可持续高质量为发展核心,打破产业“低端锁定”困境,加快传统产业集群向品牌产业集群发展转型;依托医药化工优势,加快现代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完善生产者驱动型价值链;加强新型产业发展基础,提升对宁波和上海产业转移的承接能力;助力海外投资,鼓励企业抱团出海,减少海外投资风险;兼顾外商投资和进口,促进开放经济均衡发展。

(二)积极扩大内需激发消费潜力。

大力培育消费新业态。持续培育文化、旅游、健康、教育、娱乐、乡风等消费热点,推进消费结构优化和提档升级。完善“互联网+”消费生态体系,促进教育培训、医疗健康、养老育幼、家政、体育等领域消费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培育发展共享消费、定制消费、智能消费、信息消费、时尚消费等新型消费模式和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社群电商、“小程序”电商等智能营销新业态。积极丰富5G技术应用场景,带动5G手机等终端消费,推动增加电子商务、在线教育、网络娱乐、互联网医疗等方面消费。推动各类生活服务类企业线上线下融合,支持餐饮、市场、商场、家政等生活服务业数字化提升。

培育长三角新型消费节点市。大力发展以“大型消费商圈+总部经济”为引领的现代都市经济,并以数字生活、夜间经济、流量经济等新消费为抓手,做大做强本土消费、高端消费,推动“消费在临海”取得成效。加快建设以高品质商圈、高颜值步行街、高端民宿、高定位美食街和高品位文化基础设施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消费服务平台。提升城市整体服务能级,发展商圈经济,以“高品质”为核心定位,打造升级以文化创意为主的紫阳街商圈,以现代商贸为主的靖江路商圈,以商务服务、科技信息为主的洛河商务圈;谋划推动建设以灵湖、佩弦湖、洛河为连接点的文旅主导型商圈。加快推进未来商贸城、头门港商业中心建设,辐射带动周边社会消费水平。加快构建“5分钟便利店+10分钟农贸市场+15分钟超市”便民生活服务圈。聚焦夜购、夜游、夜食、夜娱等领域,提升夜间消费供给水平,激活多元夜间消费市场,重点打造紫阳街区高品质步行街、夜府城、夜灵湖、夜靖江等夜经济商圈。做强会展经济,高水平举办中国(临海)户外家具及庭院休闲用品展览会,打响休闲时尚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专业展会品牌。完善农村电商服务网络建设,积极发展乡村商贸,激发农村消费潜力。

打造最优消费环境。全面落实各项促消费、扩内需政策,推出适应平台型消费、在线型消费等新消费模式的政策意见。大力实施“放心消费在临海”行动,推进省级放心消费市提质扩面。加强消费产品和消费服务标准制定,完善消费维权、信用、执法等体系建设,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推行“互联网+监管”,建立市场反溯机制,建立健全全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按标准监管的一次到位机制。实施企业质量信用信息公开和质量黑名单制度,率先实施企业承诺缺陷产品主动召回制度。全面加强食品、药品和特种设备等涉及民生安全类产品的各环节质量安全监管,积极探索涉及电子商务产品领域的区域电子商务产品质量专项执法。

(三)优化体制机制增加投资效力。

创新投融资机制。探索和创新重大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加强PPP项目投资和建设管理,规范有序推广PPP模式,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健全市场化投融资机制,支持民营企业平等参与。更好发挥政府产业基金的导向作用,完善投融资体制改革,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具有乘数效应的先进制造、民生建设、基础设施短板等领域。加快推进融资性平台公司实体化、市场化转型,提升融资平台资本运作能力,规范运作方式,降低融资成本、提高投融资效率。

优化投资方向。发挥有效投资对优化供给侧结构的关键作用,重点围绕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扩大有效投资。发挥政策撬动作用,重点投向创新平台、研究开发、先进制造和现代化产业链等领域,加快补足产业和民生领域短板。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提升城区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提升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支持加装电梯。加强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工程建设。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丰富宣传手段,加大推介力度,创新营销形式,不断提升我市在国内外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人到我市投资兴业。建设高效招商信息平台,编制重点招商目录清单,绘制重点招商地图,提升重点产业平台承载能级,加快重大项目招引落地。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大力开展园区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和驻点招商,探索开展委托代理招商、专业机构招商和智囊参与招商。整合现有招商政策,深化招商体制机制改革,在要素保障、财政奖补、市场准入、服务保障、环境优化等举措上力求创新突破。

四、聚焦强链提能,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以创建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市为目标,以实体经济巩固提升为基础,以迈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为目标,对标台州市工业4.0强市战略,强化创新驱动和数字赋能,全力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积极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筑强高能级产业平台,持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力争到2025年,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500亿元,位居全省县域工业经济第一方阵。

(一)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

培育三大千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抓住全省构建标志性产业链机遇,深入实施制造业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精准推进强链补链,重点培育汽车机械、医药健康、时尚休闲三大千亿级先进产业集群。

汽车机械产业以吉利汽车为龙头,招引一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力争规上工业产值500亿元以上,打造成全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标志性产业链中的重要节点。坚持整零协同发展,重点吸引传动、转向、制动系统核心部件,以及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领域零部件企业落户,不断提高我市本地汽车产业链配套能力。加强与省内重点科研机构对接合作,积极推进智能网联汽车V2X通信及信息交互技术、智能辅助驾驶、复杂环境感知、车载智能设备等核心部件与前沿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以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科技攻关补链,积极引导企业、社会资本、各类基金集中投入,组织重点企业研究院、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协同攻关。重点围绕动力电池、电机驱动、电动汽车智能化技术等创新链,组织新能源汽车多元化技术路线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

医药健康产业紧密对接全省生命健康创新高地和生物医药——化学药标志性产业链建设,做大做强化学原料药、中间体,积极扩大生物医药、成品药市场规模,力争规上工业产值500亿元以上。加快从低附加值的大宗原料药向高附加值的特色原料药转型。积极发展重大疾病首仿药,由优势原料药向制剂领域延伸,形成“原料药-制剂”一体化优势。以仿制药为突破口,加强新靶点化药、化药制剂等优质仿制药研发。积极发展远程医疗服务平台,打造线上线下结合的智慧医疗新业态。加强基因诊断、影像诊断、智慧识别等智慧医疗技术研发,发展移动医疗等健康管理服务。

时尚休闲产业抓住全省构建智能家居标志性产业链契机,加强与杭州、宁波、金华、温州等地协作,不断优化产品功能,建成全省智能家居标志性产业链中的重要产业基地,力争规上工业产值达500亿元以上。巩固在户外家具、庭院用品、遮阳伞棚等领域的市场优势地位,积极培引时尚家居和休闲用品企业,延伸发展休闲家具、室内配饰和特色创意用品等室内休闲产品。眼镜产业积极推进太阳镜、眼镜及配件向品牌化、时尚化、高附加值方向发展,重点研发合金材料、新型轻质材料等新材料镜架。彩灯产业以品质提升、标准品牌建设为主线,加强彩灯文化创意设计,重点发展时尚化、高附加值的节日灯饰及衍生品。

专栏三 重大改革:临海现代医药产业争创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充分发挥临海医药产业创新能力强、产业化水平高的优势,鼓励医药企业向现代医药、高端制剂方向发展;发挥华海药业等龙头企业制剂国际化优势,加大制剂国际化市场开拓。利用台州中美医药高端论坛等国际化平台,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引才,着力引进一批高端医药人才和医药企业落户。加大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医药产业技术服务、研发、检验检测、药品注册认证、药品大数据等创新服务综合体和创新药孵化园。努力建成产品国际化、品牌国际化、研发国际化、营销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的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全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建筑建材产业积极培育具有科研、设计、施工、房地产开发等全产业链条的建筑业标杆企业。以工程总承包为龙头,整合优化全产业链,推动建筑业与制造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的跨界融合。依托伟星新材、忠信集团等龙头企业,重点发展PPR、PE、HDPE等各类管件管材和PC、ALC等各类新型材料,并在给水、排水、中水系统设计方面拓展,巩固给水管道的国内市场地位。聚焦三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分行业制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赋能方案。积极推进“工业大脑”建设和应用,按照“一产业一平台”培育目标,打造一批高水平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深化企业“上云上平台”,推进“智能生产线”“数字车间”“智能工厂”等建设。以列入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县为契机,全面开展重点产业数字化改造。确保到2025年,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实现全覆盖,成功争创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开展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打造小微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服务中心,引进培育数字化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

(二)积极培育未来产业。

大力培育发展数字经济。坚持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不动摇,以数字经济倍增计划为抓手,强力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打造全省产业数字化赶超区。积极培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新兴产业以及集成电路、高端软件、网络通信、元器件及材料等基础产业,不断提升数字产业规模和能级。积极培育数字文旅、数字医疗、数字教育、智慧出行、在线办公等新模式新业态。面向装备制造、医疗、教育、家居等领域需求,大力发展新型智能终端、可穿戴设备、智能家电、智能机器人等产品。加快数字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鼓励和推动企业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平台,实施智能制造、协同制造和服务型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

延伸发展新材料产业。积极布局可降解新材料、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材料、纳米材料、航空航天材料等前沿材料产业。依托永太科技、万盛股份等龙头企业,做强做深含氟精细化工品,重点发展高端专用化学用品。基于合成革产业基础,积极发展高分子新材料、可降解材料等,加快合成革产业绿色转型。围绕汽车机械产业优先发展机械强度高、耐热性好、电绝缘性优异的新型工程塑料。加强生物医用材料研究,大力发展高性能、低成本生物医用高端材料和产品。

积极引进新能源产业。依托已有汽车产业基础,加快壮大新能源汽车产业。鼓励新能源汽车、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企业跨界协同,围绕研发生产、使用保障、运营服务等关键环节构建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推动动力电池全价值链发展,加快突破关键制造装备,提高工艺水平和生产效率。完善动力电池回收、梯级利用和再资源化的循环利用体系,鼓励共建共用回收渠道。加快培育氢能、储能、智慧能源、海上风能等新兴产业。加快推进能源新基建,促进能源清洁低碳化转型。

提升发展光电产业。依托现有彩灯、光学镜片行业,汇聚伟星光学、台佳电子、金诺新能源等相关龙头企业,加快培育发展节能照明(含太阳能灯、LED灯)、太阳能光伏、高端镜片、电子元器件等领域。大力推动彩灯企业转型研发生产太阳能灯、LED灯、发光二级管、电子元器件等光电领域产品。大力培育专业从事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光伏发电系统工程及光伏应用产品的研发、设计、安装、制造、销售和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积极应用各类光伏项目。加快推进临海光电产业园建设,着力引进LED照明、灯饰及相关联配套产业,形成年产3亿以上的生产能力,有效带动光电产业集聚发展。

(三)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围绕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需要,瞄准带动力强、供需矛盾突出的关键领域,大力发展科技服务、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总部经济、创意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服务业,推动服务产品数字化、个性化、多样化。加强数据资源在服务领域的开发利用和云服务平台建设,推进政府信息、公共信息等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发展大数据交易市场。提升服务业服务供给能力和供给质量,推动制造企业服务化,发展集成服务、外包服务、专业化生产性服务等增值服务,打造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加快发展商贸业。聚焦提升商贸流通效率,谋划建设未来商贸城,努力打造成为台州北部商贸核心区。依托现有的靖江路商圈、崇和门商圈、洛河商圈以及环灵湖商业圈,加快规划建设佩弦湖商业圈、未来商贸城和头门港商业中心等,构建布局合理的市级商业中心。推进商圈智慧商务、智慧设施、智慧服务、智慧营销、智慧环境、智慧管理等六大场景应用创新,构建中心区数字生活新服务标杆商业街区、未来商贸城智慧商业地标、紫阳街特色步行街区等一批智慧型商业。以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为载体,引进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引进和孵化跨境电商企业100家以上。推进休闲用品产业集群跨境电商试点发展,培育跨境电商国际品牌,深度孵化特色产业和农产品电商企业。推动建设电商公共直播间,探索“直播+产业集群”新模式。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完善市、镇、村三级农村电商服务网络的建设,推进农村电商示范培育工作。

专栏四 重大政策:关于促进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的扶持政策

政策将在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和平台、扶持电商企业规范发展、跨境电商、人才培育与引进、农村电商、电商示范培育等方面给予重点奖励和扶持。

大力发展物流业。巩固提升我市作为台州物流中心的地位,以东西向台金高速公路、台金铁路和南北向甬台温高速公路、甬台温铁路等为骨架,打造“一极引领、两核带动、三区整合、多点联动”的物流产业空间发展格局。持续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加快形成以公路、港口为主,铁路为辅,多式联运、有效衔接、功能层次清晰的效率高、成本低、辐射力强的物流立体综合集疏运体系。加大物流企业扶持力度,鼓励物流企业加快引进现代化信息化的物流管理技术,加强物流新技术、新装备的开发和应用,加速物流企业向规模化、专业化的现代物流企业转型。打造“智慧物流”,加快推进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建成集运输、仓储、分拨、配送为一体的物流全方位多层面信息系统。

专栏五  “十四五”期间临海市物流业发展空间布局

一极引领:以头门港国际物流园、头门港综合保税区、临港产业物流园区、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等为载体,加快集疏运网络建设,大力发展港口物流业,着力打造成为台州港的中心枢纽港区、物流港和重要战略物资储备基地,形成引领我市物流产业发展的增长极。

两核带动:以浙江世通商贸物流园、临海城乡配送物流基地和金台铁路临海综合物流园、临海南部快递分拨区等为载体,引聚各类物流要素,重点建设临海北物流核心区和临海南物流核心区。

三区整合:以江南物流中心、杜桥临海东部物流中心等为载体,整合现有周边物流资源,建设江南综合物流区、杜桥综合物流区和临海城区物流配送点,形成区域性各具特色的专业物流功能平台,呼应物流核心区的发展。

多点联动:依托各地经济物产及交通流向,建设甬台温铁路临海站场、白水洋、汛桥、上盘、桃渚等多个特色物流节点,主要服务当地和周边地区物流产业发展。

融合发展文化旅游业。持续完善“一心两翼多极点”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全力推进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依托桃渚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重点开发东矶列岛海岛公园、武坑峰林等东部旅游核心区块;依托括苍山景区,重点开发安基山、括苍山名山公园等西部旅游核心区块。大力推进桃渚军事古城景区、羊岩山茶文化园等争创国家4A级景区。全面振兴文旅经济,大力推进市文化广场综合体、熊出没文旅小镇等重大文旅项目建设,做精做大柴古唐斯越野赛和安基山国际滑翔伞邀请赛,精心开发文化游、研学游、运动休闲游、海岛休闲游。深入挖掘山海文化、府城文化、抗倭文化、宗教文化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积极开发新型文化体验产品。推动文化旅游与传统产业、科技创意产业、传媒影视产业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加快发展“康养+旅游”,依托重点生态景区和乡村休闲景观,打造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康养福地。大力推动文旅多方位、全产业链深度融合,努力建设成为全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新典范、浙江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样板地。

创新发展金融业。大力实施“三个翻番”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计划,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市各项贷款余额突破2000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突破1000亿元,涉农贷款余额突破1500亿元,较2020年均实现翻番。全面贯彻落实省“凤凰行动”计划,紧抓证券发行注册制和“新三板”转板上市制度等资本市场重大改革契机,推动更多的优质企业加快对接资本市场,争取实现新增上市企业1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0家,直接融资200亿元,我市上市企业数量、市值及融资总额均居台州市首位。引导银行融资总量保持合理适度增长,合理调整信贷投放结构,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健全政策性担保体系,解决企业融资担保难题。完善融资担保增信服务机制,提升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金融服务水平。逐步完善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机制,以“天罗地网”金融风险网格化机制带动排查全覆盖,确保辖区内风险保持可控。推进线上金融创新,探索“码上金融”平台建设,构建银企信息面对面交互机制。深化科技金融创新,积极研发“小微易贷”等线上平台的移动端“掌上办”功能。

专栏六 重大改革:小微金融综合服务机制改革

加快金融科技创新试点步伐。依托省级财政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基层特色综合性金融信息服务平台——“码上金融”服务平台,着力打造“金融信息面对面”交互机制。加强数据资源跨界融合,探索推动连接不动产登记系统等部门特色平台数据,加工整合平台数据实现“政银担企”高效快捷的信息交互,完善线上申贷、审贷功能,实现企业贷款“一键办理”。

健康房地产业发展。加强商品房住房销售及价格管理,支持刚需型和改善型购房需求。探索住宅用地供应方式,建立房价、地价联动机制,分区域加强住房及用地供应。加强房地产开发融资管理,加强购地资金来源监管和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引导房地产企业开展产品升级和服务创新,改善居住密度、社区物业等软硬件配置,加强应急反应能力和医疗康养配套,推进未来社区、智慧社区、绿色社区建设。

(四)筑强高能级产业平台。

充分发挥重大平台的主阵地作用,着力构建两大开发区为引领、特色产业园为支撑、若干个小微企业园为补充的产业平台体系。浙江头门港经济开发区以吉利汽车临海产业园、头门港医化园区和红脚岩新材料产业园为抓手,全面构筑中高端产业链,打造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全力推进台州综合保税区、自贸区联动创新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和口岸全面开放。加快推进红脚岩新材料产业园建设。力争把港区建设成为全省“万亩千亿”高能级平台。浙江临海经济开发区全力推进经济开发区整合提升,着力破解多头管理、多层级运作等矛盾,推进形成一个主体的实体化运作,切实提升开发区管委会的统筹开发建设管理水平。加快推进灵湖-佩弦湖-洛河商圈、城东先进制造业集聚区、钓鱼亭特色工业小镇和临海国际医药小镇四大平台建设,聚力推动高端医药产业、时尚休闲产业、特色机械产业集群发展,持续完善商贸业、物流业等布局,提升开发区基础设施水平和公共服务质量,促进产业园区由封闭性区块向城市综合功能区块转变,力争跻身全省十强开发区行列。特色工业产业园要以列入省小微企业园建设提升重点市为契机,以数字化、专业化、特色化先进制造业园区为目标,以“万亩千亿”产业平台为标杆,基于现有资源禀赋,集聚特色主导产业,加快打造“专、精、特、新”的特色化骨干平台。重点打造杜桥时尚眼镜特色小镇、东塍灯饰产业园、江南电动车产业园、沿江塑料制品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高标准推进小微企业园建设,形成“一园一品”,打造智慧园区。到2025年培育形成5个省级小微企业园、3个智慧小微园示范园区。

专栏七 头门港、临海经济开发区和特色产业园发展方向

浙江头门港经济开发区

重点推进“三区一开放”建设,力争成为全省高能级战略平台之一,紧抓“交通强国”机遇,不断提升区域区位优势。加强对外经济合作,大力招商选强,加快临港新城建设。依托多式联运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优势,建设临港型产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医药化工、新材料等产业集群。

临海经济开发区

灵湖-佩弦湖-洛河商圈统筹布局居住、商业、文体、医疗等功能设施,培育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城市品质;产业结构转向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加快商务服务、科技创业、商业综合体、文化旅游等项目的招商与建设。

东城先进制造业集聚区主动承接主城区和周边地区产业转移,推进数字化赋能,加快提升时尚休闲、机械、建材等产业从“制造”向“智造”转变;引进发展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数字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钓鱼亭特色工业小镇以引进省内外上市公司IPO或再融资募投项目、科创企业孵化项目等为发展主方向。按照特色小镇建设理念,推进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建设总量大、能级高、环境优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样板园区。

临海国际医药小镇以发展高端医药制剂产业为重点,大力开展引资、引智,招引高端医药人才和优质医药企业落户;加快建设融合新药研发、检验检测、供应链、衍生产业开发等环节的创新服务综合体,打造高能级高端医药产业平台。

特色

产业园

杜桥时尚眼镜特色小镇要加快构建集创意设计、生产制造、贸易流通、时尚休闲、文化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时尚眼镜全产业链;以东塍镇为主打造高水平灯饰产业园,开发高端灯饰产品,提升绿色化工艺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区域品牌知名度;以江南街道为主打造电动车产业园,强化提升企业品牌建设,推动电动车产业向安全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以沿江镇为重点打造塑料制品产业园,着力引进一批新型绿色环保建材、新型工程塑料和高端医用塑料等高端材料项目。

五、坚持城乡一体,构建市域协调发展格局

深入实施“全域共建、品质立市”战略,坚持陆海统筹、城乡一体、产城融合,不断增强我市作为台州副中心城市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构建“一带串联、双城驱动、三区协同”的市域发展新格局,全面推进新时代美丽临海建设。

(一)构建“一带三区”发展格局。

一带串联统筹东西部发展。依托灵江、台金高速和351国道,突出海湾特色,立足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统筹沿江、沿海、平原的优势资源要素,串联东部湾区、中部主城区、西部城镇,突出市域一体、陆海统筹,加快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海洋建设,推动头门港产业集群与海湾海岛蓝色生态屏障统筹协调发展,不断拓展我市发展新空间,打造成人海共生、海陆并进、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带、科技创新带、城镇生活带、旅游风光带、文化休闲带。

东部湾区打造成为带动全市工业集约高效、转型创新发展的新引擎。以浙江头门港经济开发区为核心,充分发挥杜桥镇小城镇发展优势,联动桃渚、上盘、小芝等镇一体化发展。重点推进汽车、医药、机械、新材料、眼镜、西兰花等产业发展,整合提升桃渚风景名胜区、东矶列岛海岛旅游区等景区,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环境品质,打造临海副中心。

中部综合发展区打造成为引领新型城镇化、工业转型发展的市域发展核心。以中心城区为核心,联动东塍、尤溪、汛桥、沿江、汇溪、涌泉、永丰等镇。重点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强化产业的专业化分工和特色化定位,适度承接中心城区的生产性服务业及医疗、教育等功能,促进农村人口向小城镇有序集聚,打造支撑产业转型的创新服务设施,提升城市品质,加快融入中心城区。

西部生态发展区打造成为向西对接北三县、衔接金义,并联系中心城区、浙江头门港经济开发区的关键区域。以白水洋镇为核心,联动括苍、河头等镇,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完善城镇功能,加快推动传统制造业升级发展,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加强大雷山生态保护区、括苍山生态保护区的保护,全力打造集生态保育、自然游憩、科普教育、文化体验、户外运动、宣传演艺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产业区。




图5-1 临海“十四五”空间发展格局

(二)全面提升中心城区能级。

全面优化城市功能。优化“两带、四心、六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落实“东拓南进、拥江发展”战略,重点打造集休闲旅游、产业创新、城市景观功能于一体的灵江滨江发展带和产业集聚、商务休闲功能为主的大田-义城港平原发展带,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完善城市综合服务职能,加大商业服务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等建设力度,保障中心城区公共服务中心多层级覆盖,合理布局新区城市综合体。提升城市风貌品质和文化品位,串联融合城市绿道、公园布局与开放空间,构建5分钟步行可达的生活圈,把山海水城元素和生态底蕴有机融入城市建设,全面彰显“山水融建筑、文化流其中”的现代化宜居城市新气象。

持续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推进中心城区二次改造,加快实施老旧小区提升与改造,持续推进老旧工业点改造工程。全力实施千年古城复兴计划,保护台州府城历史文化和山水城整体格局,推进紫阳街等历史街区改造,做好人口和非保护功能的疏解,提升古城整体环境和设施品质。完成六角井未来社区建设。加快公共停车、人行过街、人防工程、地下综合管廊等设施建设,推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优化防洪排涝御潮设施布局,加快海绵城市建设。系统提升城市免疫能力,增强城市韧性。

大力提升城市集聚能力。开展城市赋能升级行动,不断提高中心城区首位度。加强资源统筹配置和重大基础设施统筹建设,增强城市高端要素、高端产业、高端功能集聚和人口承载能力,提升台州副中心的综合定位和能级。以浙江临海经济开发区为重点,打造高能级战略平台,以大平台吸引高端人才、工商资本、科技金融等高端要素资源向中心城区集聚。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加快形成时尚、医药等高端产业集群。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加快一批高品质商务楼宇、高星级酒店、大型商业综合体、高品质科技文化体育场馆等设施建设。推动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能源“双控”指标等向城市重大平台、重大项目、重大企业倾斜。加大产业规模,吸引外来从业人口转为常住人口,优化城市服务配套吸引村民进城,提升空间容量加大人口密度。

(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发展绿色高效现代农业。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稳定优化粮食生产,切实加强粮食增产保供。实施生猪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工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推进畜牧业绿色发展,大力创建美丽牧场。促进特色产业提质,围绕柑桔、杨梅、茶叶、西兰花四大主导产业和草莓、葡萄、桃、油茶、南美白对虾五大新兴产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持续引进先进培植技术,加强区域公共品牌建设,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附加值。发展生态渔业、特色渔业、设施渔业,加快推进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变,打造国家级渔港经济区。全面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三位一体”高质量为农服务体系,规范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农机农艺融合,推进农业绿色生产体系建设,发展智慧农业,促进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大力推进农业一二三产融合,鼓励农业全产业链建设,积极培育“互联网+”联新业态,深化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电商发展,促进民宿农家乐转型升级,全力打造精品民宿示范点,加快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

构建小城镇特色化发展梯队。全面落实美丽城镇建设“520”计划,分类引导小城镇发展,统筹推进中心镇发展、小城市培育试点和特色镇改革发展,增强新发展能力和服务能力。杜桥要深化小城市培育,推进强镇扩权改革,建立专项扶持资金和加大税费扶持、强化土地保障等,全方位提升城市化水平。白水洋、东塍、桃渚等中心镇要坚持强产业、优环境、聚人气齐头并进,成为承载城市拓展的卫星镇。其他镇(街道)要按照“差异发展、体现特色”理念,统筹抓好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全力打造一批“给人留得下美好记忆”的活力镇(街道)。

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按照“生态优良、村庄宜居、经济发展、服务配套、乡风文明、治理有效”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全面实施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六大行动”。加快创建美丽庭院,启动美丽乡村精品片区建设,推动乡村全域景区化,创建省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市)。深化历史文化村落(古村落)保护利用,积极推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建设。巩固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深化“千万工程”,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加快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污水革命”“垃圾革命”“田园革命”,高水平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深化文化礼堂“建管用育”长效机制,树立文明乡风,构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乡村。

加快数字乡村建设。培育数字乡村发展新动能,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集成应用,开展农业生产环境、生产过程、流通营销、质量安全、生态保护等环节数字技术系统集成与综合运用,全面提升农村治理、农业发展数字化水平。培育数字乡村产业基地,推进规模化农业生产基地数字化设备改造提升,提升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数字化水平,积极打造数字工厂、数字农场、数字牧场、数字渔场、数字直播间等一批新型数字乡村基地。创新数字乡村基地全产业链流通服务体系,全力贯通农资购销和农产品追溯等系统,促进农业线上线下渠道融合发展,激活数字农业细胞。

六、加快港口开发,打造现代活力宜居湾区

牢固树立港产城湾一体化发展理念,按照台州“打造现代化国际化大港”的要求,全力推进港口大建设、产业大升级、新城大开发、港湾大融合,着力建设充满活力的现代化湾区,打造港产城湾一体化发展创新市。

(一)打造现代化枢纽港。

建设设施完善、通关便捷的现代化港口。改善进港条件,统筹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成品油码头、散货码头等各类专用泊位建设和改造,加快推进航道、防波堤、围填海等工程建设。加快物流产业项目建设,完成头门港综合仓储物流园、头门港大宗商品物流园、二手车工业物流园以及多式联运-金台铁路头门新区站货站场(物流仓储中心)。强化海河联动,推进以头门港为龙头的多式联运发展,构筑“一港二航三联”的水路网络。完成疏港公路一期和二期、环岛公路等,加快金台铁路头门港支线二期、码头铁路专线建设,打通海铁联运最后一公里。不断完善港口综合服务功能,抢抓国家扩大进口机遇,主动对接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建立一站式涉外服务管理机制,推动港口“大进大出”“优进优出”。提升港口运营服务水平,创新运营模式,提升运输规模,拓展货物种类,到“十四五”末,头门港区年总吞吐量超2000万吨,集装箱10万个以上,多式联运商品车超20万辆。到2035年,力争年总吞吐量突破1亿吨,巩固台州港核心港地位。

(二)打造湾区经济新高地。

构建高竞争力陆上产业集群。抓住省里支持甬舟温台临港产业带发展契机,紧扣产业港定位,以构筑中高端产业链为目标,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高能级产业平台,努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构建台州制造高地。提升平台能级,加快引进优质汽车零配件企业、新能源汽车,研究建设汽车超市、汽配市场、头门港汽车文化综合体项目,打造汽车产业城。推进医化园区绿色升级,巩固提升循环化改造成果,实施第二轮环境综合整治,推动现代医药制造模式转型,打造中国“绿色药都”。积极谋划大型冷链物流基地。优化产业空间布局,通过兼并重组、精细利用,积极盘活土地空间,保障产业用地。加快产业升级,打造集汽车整车生产、研发、零部件制造、物流为一体的多维度、集聚化的汽车产业链条;发展高端原料药,培育制剂和生物项目;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新材料、新能源、光电等产业。大力培育物流、贸易、金融等第三产业,重点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及配套产品等产业,完善湾区经济现代化产业体系。

构建蓝色经济产业体系。推进临港物流业发展,积极引进大宗商品交易,将头门港打造成辐射浙江中部及赣、湘、皖的功能完备的综合物流大港。加快临港制造业发展,推进吉利汽车产业园、医化园区、红脚岩新材料产业园等主平台建设,构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的汽车及零部件、医药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积极培育新兴临港型产业,谋划设立境外回归产业园和中外合作产业园,立足头门港公铁联运优势,大力培育物流、贸易、金融等第三产业,完善湾区经济现代化产业体系。健全临港产业论坛,高水平举办台州中美国际生物医药发展论坛等高端论坛,在制造业、现代医药、新材料产业等领域开展合作交流。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全面合作,积极引进外来先进的医疗卫生、教育服务、科学技术服务以及高层次人才。

(三)打造现代宜居港城。

加快推动港区与周边镇区融合发展,做大新城腹地。优化交通网络,建设红脚岩大道和北洋大道隧道、75省道大汾至下盘连接线以及杜盈线至红脚岩公路等工程,打通开发区内外联通大动脉。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加快南洋塘海塘安澜工程和东部平原排涝等水利工程建设,推进头门港垃圾焚烧发电、公共管廊等产业配套建设。增强城市公共服务功能,加大教育、医疗、文化、金融等公共设施投入,完善商贸、居住、物流等用地布局,引进中央商务区、城市综合体、知名教育医疗机构等配套设施,办好台州学院头门港产业学院、头门港职业教育学校等职业教育学校,成为主动承接国家职业教育温台改革试点的重点区域,加快推进企业公寓、康居工程二期、智慧停车等工程建设,大力推进环球置业区块建设。大力度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加快修复白沙湾滨海湿地生态,加快建设省级东矶列岛海岛公园,发展海洋海岛特色旅游。建设智慧城市管理中心,搭建现代化城市管理体系,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七、加强对接融入,打造区域协同发展格局

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建设,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机遇,主动融入宁波都市区和甬台一体化合作先行区建设,发挥开放优势,加快构筑“北接沪甬、南融温台、西连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做实做强台州副中心城市功能。

(一)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

主动对接长三角都市区。大力推动与上海、杭州科研院所战略合作,依托复旦大学张江研究院临海科创中心、现代医药化工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区域创新微中心,打通“学科—人才—技术—产业”通道,力争形成“创新在上海、创业在临海”的局面。主动对接上海、杭州、宁波等科创平台,强化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校地、院地合作,探索建设更多“创新飞地”“人才飞地”,加快承接其他地区创新资源外溢。加强在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等领域的交流对接,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赋能。主动融入“轨道上的长三角”,加快与长三角大都市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建立长三角区域公共服务协同配套推进机制,推进教育、医疗、水利等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

全方位融入长三角产业协同发展圈。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发挥以金台铁路、头门港货物运输为主体的港铁联运优势,向西通过“义新欧”班列融入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南北方向通过与宁波港的深度合作加速融入海上“丝绸之路”。积极承接汽车机械、生物医药、新材料、时尚休闲等长三角优势产业生产环节和配套环节转移,补齐、壮大、拓展临海主导产业链条,打造产业协作配套基地。推进华海、吉利等优质企业融入长三角产业链,加入长三角相关产业联盟。聚焦关键药品研发、汽车整零协同等重点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突破一批卡脖子核心关键技术。

积极融入长三角旅游市场一体化。加强区域生态旅游联盟协作,主动融入长三角旅游专委会、浙东南旅游联合体等跨区域组织,积极参与长三角重大生态旅游带建设,合力打造海湾海岛旅游带,打造长三角重要的旅游消费目的地。贯彻江浙沪三省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吸引国内外游客,积极引进上海、杭州等地演艺娱乐资源,接入区域旅游体系。加强长三角地区职工疗休养交流协作,培育形成一批规模适度、服务优质、竞争力较强的养老机构,规划建设一批休闲、疗养、健身、养老等基地,逐步建成长三角区域知名的康养基地。

(二)全方位参与宁波都市区建设。

加强与港口协同发展。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头门港和宁波舟山港的合作,与宁波保税区、梅山保税港区、舟山综合保税区等开展综合保税服务合作,建设“保税飞地”。主动对接“义新欧”陆上开放通道,积极发展煤炭、建材、工业原料等大宗商品物流,建设区域专业港、宁波港大宗散货中转体系节点。积极承接浙东南及浙中腹地的沿海煤炭中转和接卸业务,构建综合性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加强与宁波航运交易所对接合作,推动航运信息互通共享。加快头门港码头公铁水联运建设,促进集装箱“弃陆走水”,开通宁波舟山港水水运转业务,打造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喂给港。

加强跨区域产业合作。中心城区加快对接宁波金融保险、贸易会展、科技服务、文创设计、电子商务等服务功能,引入并建设宁波都市圈南翼专业化运营中心。浙江头门港经济开发区对接宁波机器人、新材料、海洋产业等优势产业,积极引入相关产业链制造环节。推进与宁波在海洋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等方面分工协调,休闲制造产业与象山、奉化等地错位发展,医药产业注重与东钱湖、象山等地生物医药错位发展。加快产业数据信息共享,合作打造企业共同体,打造跨区域智能制造产业链。

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推动与宁波都市区优质社会资源跨区共享,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社会发展水平。提升教育合作发展水平,支持宁波大学、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等名校名院到我市共建研究院、教学基地。开展民办教育合作交流,支持蛟川中学、蓝青学校来我市办学招生。推进医疗卫生跨区域协作,探索跨区域医共体建设。扩大社保养老服务供给,建立互认互通的档案专题数据标准体系,探索建立养老补贴异地结算机制。

(三)巩固台州城市副中心地位。

打造台州市水陆交通枢纽。推进临海站四站合一,加快建设以高铁站为核心的交通枢纽,实现60分钟中心城区融入杭州、宁波、温州及金义四大都市区,120分钟中心城区联系长三角主要城市。构筑以杭绍台铁路、杭绍台高速公路等为主的台州西北走廊临海段线路,辐射带动台州城市群北翼。畅通与三区两市的便捷交通联系,加快建设台州市区至临海的快速通道。推进临海北物流园、临海南物流园、头门港国际物流园服务台州市域北部及周边地区。加快推进公铁水多式联运建设,整合以头门港为龙头的“一港六区”资源,发展公铁和海铁联运,推进金台铁路头门支线延伸上岛,打造对接“一带一路”的战略枢纽。

推进产业高水平协同。推进产业协同分工差异竞争,充分发挥台州工业4.0标杆城市产业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汽车、医药制造、新材料等产业在产业链条上与临海分工明确、协同高效,打造台州市新型制造中心。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提升汽摩配、医化技术水平,推进时尚休闲、新材料等领域价值链突破。强化产业协同政策机制,推动台州湾新区相关政策向临海延伸。建立常态化项目会商机制、重大项目评价和统筹落地联合审议机制,制定重大项目统筹管理办法,保障重大项目实施推进。

建设品质服务副中心。积极融入甬台一体化合作先行区建设,统筹区域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建立公共服务协同配套推进机制。进一步提升临海教育的实力品质和辐射能级,发挥名优教师辐射作用。增强临海区域性医疗养老服务功能,鼓励建设医疗卫生与养老相结合的服务设施,全面提升在健康养老领域服务北三县及台州其他地区的能力。推进大型文体设施共建共享,加大公共文化资源整合力度,全面提升公共文化设施配套水平,积极推动我市与北三县大型文化设施、体育设施共建共享,共同促进地区间的文化活动交流,共同承办和推进重大体育赛事活动。

八、聚力提质增效,打造现代基础设施网络

以建设高水平交通强市为目标,加快建设南北、东西、西北“三大综合运输通道”,实施综合交通“12345”工程,增强城市能源保障能力和水利设施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市政设施的整体性、融合性,全面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现代基础设施网络。

(一)构筑开放畅达的内外交通体系。

高水平打造省级通用航空产业区。规划建设临海市通用机场,为通用航空器提供加油和起降保障服务,支撑航空产业及旅游产业发展。力争把我市打造成省级通用航空产业区,推动“通航+产业”深度融合。规划预留35公顷通用机场用地,保障我市航空发展稳步推进。“十四五”期间,完成航空总投资约2亿元。

高水平打造快速铁路网。全力融入杭州都市区1小时交通圈,稳步推进杭绍台铁路、金台铁路建成通车,加快推进甬台温(沿海)高铁、金台铁路头门港支线二期、甬台温铁路提升改造,构建“三纵一横”铁路网。加快市域铁路网建设,依托金台铁路开行临海市区至头门港的市郊列车,谋划推进市域S1线(临海段)、S3线建设,形成市域覆盖、内外通达、多线提速的铁路网。

高水平构建现代公路网。完善高速公路网,加快甬台温高速拓宽和上三高速至杭绍台高速连接线的建设,与现有的沿海高速、台金高速等构建“三纵一横两连”高速公路网。加快国省道“瓶颈路”“拥堵路”“断头路”段的改扩建,高标准建设104国道、228国道、规划207省道(秀洲—仙居)、规划204省道(余姚—温岭)、规划203省道(鄞州—玉环)和351国道、规划316省道(三门—江山),构建“五纵二横”的普通国省道网,形成全市域快速公路网,打造30分钟市域内部出行经济交通圈。强化市域重要镇(街道)节点间交通联系,构筑以城乡一体化公路网络为导向,以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为基础,以干线公路和普通国省道连接线为主的通村达镇的基础公路网络。

高水平建设城市道路网。依托普通国省道,以“放射”结构为基础,构建我市“一绕一横三纵”的快速路网体系,形成快速路与主干道高效衔接的城市道路交通网络。加快城市道路综合改造,理顺临海大道辅道,打通东港路、双林路等城市道路,加快推进伏龙大桥、西门大桥、望江门大桥改造等建设工程,启动环城北路等城市快速路建设,实现15分钟中心城区、主要镇(街道)的生活办事圈。

高水平推进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实施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工程,巩固“四好农村路”建设和“村村通”成果,构建出集散功能和连接功能一体化的农村公路网体系,引领农业农村高水平发展。

(二)提升市政设施综合服务水平。

完善城乡供水管网。完善城乡全覆盖的供水管网,加快新建道路供水主次干管的建设和头门港开发区的延伸覆盖,形成“城区—镇区—村庄”联动的三级集中供水模式。加强供水管网薄弱区域的管网建设,推进全市老旧供水管网改造,进一步完善农村供水工程。全力推进方溪水库引水及配套水厂、南工业集聚区水厂及配套管网等工程。

提高治污综合能力。建立“集中处理为主、分散处理为辅”的城乡污水统筹处理模式,形成中心城区、南部分区、东部分区、西部分区等四个市域污水排放区。重点完成城市污水处理厂扩建、杜桥污水处理厂扩建,新增污水处理能力6.75万立方米/日,新建排水管网100公里,严格控制污水厂排放标准,推广再生水回用,全市城镇和农村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90%。大力提高垃圾处理能力,完成头门港垃圾焚烧发电厂等项目,降低可降解有机垃圾的直接填埋量。加大投入改造生活垃圾收运设施、设备,全面推广源头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运输,建立酒店餐饮餐厨垃圾独立收运处理体系。

建设现代地下管网。实施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工程,统筹电力、通信、给排水、燃气等地下管网建设,探索开展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试点,建立统一的地下空间信息系统,提升管线安全保障水平。分类分区推进古城、新城、工业园、生态保护区的海绵城市建设,依托大数据、BIM等技术和软件,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全过程管控。加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建立完善城市安全系统。

(三)提升能源水利设施水平。

增强多元化能源保障能力。加快城乡配电网改造升级,推进配电自动化和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谋划建设台州1号海上风电项目。推进燃气管道工程建设,构建“两线、两门站、六调压站、三LNG站、两片、三点”的供应系统,力争实现燃气镇镇通。加快推广建设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打造“互联网+城市燃气”智能体系。开展未来社区、综合供能服务站、增量配网业务改革等为代表的能源供应新业态新模式试点改革,建立储能为核心的多能互补协同体系,实现能源领域的数字化变革。

推进重大水利设施补短板。以提升全域防洪排涝御潮能力为目标,加速推进城市防洪二期、南洋海塘提标加固、灵江干流城区段治理、大田平原排涝二期、东部平原排涝一期、尤汛分洪、椒(灵)江建闸引水、病险水库(山塘)除险加固等工程,加强水资源监测建设,逐步完善水安全保障体系。加快方溪水库建设,推进指岩水库工程的前期工作,进一步提升水资源保障水平,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创新水资源刚性约束和协同配置体系。

专栏八 水利安全保障重大工程

1.防洪保安工程。包括海塘安澜、流域和城市防洪、平原扩排、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利工程除险加固,“十四五”期间投资58.33亿元。

2.水资源协同保障工程。包括重要水源工程(含防洪水库)、城乡供水一体化,“十四五”期间投资5.29亿元。

3.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包括幸福河湖工程、农村水系治理、水土流失治理,“十四五”期间投资58.48亿元。

4.兴水惠农工程。包括山塘综合整治工程、绿色小水电改造,“十四五”期间投资0.59亿元。

5.智慧水利工程。推广省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平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数字化应用建设,加速水利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提升。“十四五”期间投资0.14亿元。

6.水行业现代管理工程。“十四五”期间投资1.06亿元。

(四)加快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构筑新一代基础设施。加快布局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网络,重点聚焦5G基站、双千兆宽带网络、云计算和数据中心、物联网、人工智能平台、卫星时空信息服务设施、区块链基础设施等领域,构筑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网络。推行5G产业生态培育,支持示范工程项目建设。加快物联网基站建设,促进系统集成和新型传感器应用,打造安全物联网架构和应用平台,逐步实现市域全覆盖。

推进新融合设施建设。依托数字化手段赋能传统交通基础设施,重点推进甬台温、台金等现有高速公路、港口码头、物流园区等数字化、智慧化改造。积极建设未来出行系统,探索建设智能车路协同系统,推进新能源车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开展未来社区、智慧工厂等方向的先导性示范应用,积极发展智慧医院、智慧养老、智慧助残、智慧社区。聚焦工业互联网、生物医药、汽车等重点行业与领域,加快实体经济智能化改造。

加快智慧城市建设。融合应用数字孪生城市、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技术,强化数据推演为城市治理赋能,打造支撑城市重大决策的智能中枢。聚合行业应用系统和数据,探索建立标准统一、开放的数据端口,建设互通共享的公共应用平台。加强5G技术在城市交通、教育、医疗、政务、平安、社区治理等领域的数据集成和场景应用,实现“数字治城”。推动公共卫生、健康、旅游、教育、养老、就业、社保等民生服务数字化转型,打造智慧医院、数字校园、在线医疗、智慧养老等一批数字化示范场景。 推进城市建筑、市政设施和地下管线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建设和信息备案,实时监测感知建筑设施运行态势,利用城市运行数据,前瞻规划和动态推演,科学设计、合理布局城市公共基础设施。

九、围绕“千年府城”,实现文化强市新突破

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着力点,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加快打造新时代文明高地、擦亮文化“金名片”、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打响“千年府城”文化品牌,彰显千年古城的文化力量。

(一)打造新时代文明高地。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列入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为契机,大力发展以党的创新理论为引领的先进文化,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推进台州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临海分中心建设,推出一批有深度、有高度、有质量的理论研究成果。巩固壮大积极健康的主流思想舆论,强化临海融媒体中心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日常形势宣传、成就宣传、主题宣传、典型宣传中,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的二十大等重大时间节点,在文艺、网络视听等领域重点打造一批高水平献礼作品。

提高城市文明水平。实施文明风尚提升行动,深入推进“三大三城”建设与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有机结合,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引导培育小区文化、社区文化、城市文化等新时代文化,全面打响“万鹿同行 追梦临海”文明实践品牌。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全社会文明程度,持续开展“做文明有礼临海人”实践活动,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志愿服务体系和“传承好家风•弘扬好家训”家风建设。积极推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建设,促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开展“美丽庭院”建设。深化文化礼堂“建管用育”长效机制,树立文明乡风,构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乡村。

(二)擦亮文化“金名片”。

挖掘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系统性开展文化基因解码工程,坚持“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深入挖掘山海文化、府城文化、抗倭文化、宗教文化等文化底蕴,加强对文化遗址、文物古迹、名人故居、民俗风情等方面的保护和利用。加快实施千年文化传承工程,推动临海古长城“中国明清城墙”项目申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加强泥塑、剪纸、草编等“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开展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行动,加大对临海“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宣传力度、资金扶持力度。

打响城市文化品牌。创新传播手段,构建媒体宣传、市场推介、网络营销、节庆活动共同发力的立体化营销格局,扩大城市文化影响力。继续办好临海古城文化节、府城文化论坛,做精做大柴古唐斯越野赛和安基山国际滑翔伞邀请赛等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赛事活动。扩展延伸活动内容,加大活动宣传力度,扩大活动参与人数。强化长三角文化品牌一体化,充分利用浙东“唐诗之路”枢纽地特色文化地标,传播临海特色文化品牌。

(三)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健全公共文化设施体系。科学规划全市公共文化场馆布点,优化公共文化设施功能布局,重点推进市级文化艺术中心、档案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共场馆、体育馆等公共文化设施项目建设。加快补齐公共文化设施短板,全面夯实市、镇(街道)、村三级公共文化阵地,大力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在常住人口500人以上的行政村中实现全覆盖。高水平推进城市文化空间建设,建成一批未来社区公共文化空间和数字文化社区。深入实施应急广播工程,加强镇(街道)广电站建设。到2025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创新公共文化供给机制。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深度参与公共文化运营管理、活动承接和文化志愿服务等业务,培育一批优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机制。鼓励社会力量采用PPP等形式参与公共文化设施投资建设,充分整合设施设备、人才、市场等资源,提高公共文化供给效率。探索设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扶持资金,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拓宽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范围,优先支持政府购买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

(四)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优化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发挥我市文化资源优势,加快传统文化产业集聚,培育泥塑、剪纸、草编等历史经典产业集群。推进传统文化行业在内容创作、传播方式和表现手段等方面创新,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提升传统文化行业发展活力。提高文化市场监管水平,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和咨询活动,普及文化市场法律法规知识,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和队伍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加强执法条件保障,强化文化市场执法装备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共享,促进我市传统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积极培育文化产业新业态。依托高新科技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积极推动网络视听、网络文学、移动多媒体等新业态的发展,增强文化产业发展动力。以国家级休闲用品产业示范基地为依托,培育休闲用品文创设计产业链,扩大中国休闲用品礼品生产基地、出口基地影响力。加强“临湖邀月”文化创意街区、紫阳街南段历史文化创意街区、蜂团青年创客空间、台运学谷等孵化平台建设,增强创业创新能力水平,推动创意成果转化。发展台州府城文化创意产业,谋划民办博物馆群,打造特色夜间文旅项目,丰富夜间文化产业市场业态。大力引进头部影视企业,结合我市特色历史建筑和文化故事,推出影视精品,实现我市“文化+产业项目”跨界融合发展。

十、坚持“两山理念”,构筑良好生态空间格局

以“巩固、调整、充实、提高”为主线,以污染防治攻坚战为核心,全方位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推进山水田林湖和海洋修复,加快发展绿色生活方式,书写生态文明建设新华章。

(一)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强化对“三区三线”的管控,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合理安排生态、生产、生活空间。严格保护山海屏障,加强三山(括苍山、大雷山、兰田山)一江(灵江)一海(东海)生态系统保护。严格控制开发生态敏感性高、价值高的地区,实施红线区生态环境现状及其变化动态监管。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管控,严守水域控制底线,加强自然河湖、湿地等水源涵养区空间保护。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坚持自然修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加强森林、湿地公园和风景名胜区等自然保护地的保护。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为抓手,统筹推进坡度在25度以上的坡耕地及桃渚风景名胜区轻中度水土流失生态修复。加强水源涵养区生态修复治理,对重要水库周边的松木林地进行松线虫病排查,对水源地水库进行加固整治,对牛头山水库、方溪水库、义城港水源保护区附近的林地林组结构(幼龄林、中龄林较多)进行森林抚育工作。推行林长制,深化国土绿化行动,打造森林城市和森林乡村。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从严管控非农建设占用永久基本农田。

(二)加强海陆污染防治。

推进全域生态环境保护机制。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面强化水、气、废等整治工作,全力争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健全全域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立地上地下、陆海统筹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全面推进清新空气行动,实现细颗粒物和臭氧“双控双减”,推动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稳步改善。加强医化、合成革、眼镜重点企业废气臭气整治,加快推进头门港医化园区、杜桥眼镜等重点区域企业的循环化改造。深化“五水共治”,加快全域“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强化河(湖)长制,创建美丽河湖、美丽海湾。深化固废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固废、土壤、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各项工作,持续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保障固废和辐射环境安全。健全生态环境治理法规标准体系,完善环境污染问题发现、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推进环境治理数字化转型,建设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提高智慧监管水平。

实施近岸海域污染综合防治。实施海岸线整治修复行动,强化沿海滩涂、重点港湾、海域海岛及海岸线的生态修复,到2025年,完成南洋涂2.6公里岸线整治修复工程。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环境治理机制,突出抓好入海污染源整治,推进入海排污口整治提升,完善入海河流监测监管,对主要入海河流和入海溪闸实行总氮、总磷排放总量控制。控制海岸和海上作业污染风险,健全海洋环境风险应急处置体系,切实提高油品、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加强海洋生态红线管理,加大海洋、湿地等生态功能区建设力度,维护生物多样性,确保湿地面积不减少、自然岸线保有量不降低。探索建立海洋生态补偿和生态损害赔偿制度,开展海洋生态修复工程。

(三)倡导绿色低碳节能节地节水的生产生活方式。

谋划零碳体系建设。加快推进能源低碳转型,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加强绿色产业平台建设,鼓励企业开发绿色低碳产品,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全面推进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的节能管理。强化二氧化碳排放控制,建立控碳倒逼机制。聚焦深度减排和零排放愿景,打造零碳市、零碳城镇、零碳村(社区)、零碳企业试点示范体系。

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推进工业绿色生产行动,提高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水平,大力推行绿色设计,培育一批固体废物产生量小、循环利用率高的示范企业。推进农业绿色生产,深化“肥药两制”改革,实施“农药减量控害增效工程”。聚焦绿色生活,倡导“光盘行动”,全面推进“限塑令”和塑料污染防治工作。推进生活垃圾高质量分类。到2025年底,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实现达标排放,垃圾分类回收和资源化利用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建成省级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20个、示范村10个。

提倡绿色低碳生活。加强优质绿色产品供给和推广,限制和禁止使用一次性产品。完善居民水、电、气阶梯价格体系,以及垃圾处理等收费体系,倡导绿色消费。加快构建绿色交通网络,积极鼓励绿色出行。推广绿色建筑和绿色新材料。积极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创建行动,形成绿色生活新格局。聚焦未来社区建设,推广建设一批以清洁低碳能源、节能低碳建筑、垃圾分类、智慧管理等为特征的未来低碳社区,探索绿色低碳与社区生活的深度融合。

十一、围绕人的现代化,建设品质幸福美好家园

把人的现代化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多元化精准供给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建设公平优质的教育体系,促进更加充分的社会就业,建设高水平普惠的医疗体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强化重点群体服务保障,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努力建成高品质的美好新家园。                                                                                                                                                                                                                                                                                                               

(一)建设公平优质的教育体系。

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积极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市、省教育现代化市,高质量普及15年基础教育,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质量保证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大对学前教育投入力度,加快补齐学前教育短板。加快镇(街道)公办中心幼儿园迁建步伐,推进农村公办幼儿园分园建设,确保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53%以上。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强教育基础设施标准化提升改造,有序有效推进城乡义务教育扩容。统筹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全面实施特色多样化高中建设,打造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鼓励社会力量办学。

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高水平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国家职业教育创新高地试点工作,争创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加快筹建市现代职业教育园区,整合民办职业教育资源,力争到2025年,全市中职现代化学校达100%,中职学生就读优质职业学校80%以上。推动高职教育高质量特色发展,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程度,主动承接国家职业教育温台改革试点任务,全面提升台州学院头门港产业学院、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华海职业技术学校办学水平,培育一批示范性“校企合作共同体”,谋划建设市第三职业技术学校(海洋职业技术学校),打造台州职业教育创新高地。力争到2025年,培育省市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1所以上,建成装备水平国内一流、产教深度融合的省级实训基地3个以上。

持续优化教育生态。加大教育发展的要素保障力度,加快推进各类学校项目建设。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试行校长职级制,建立科学合理的校长职级评估体系和校长薪酬体系。深入实施名师名校长工程,开展“领航名师”高端培训,新增一批名师名校长及工作室。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推行师德师风负面清单管理。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市管校聘”改革,促进教师轮岗交流,逐步实现教师资源配置均衡。健全教职工工作量管理和绩效考核制度,充分发挥激励导向作用。建立教师发展中心,整合优化教育培训资源,促进全市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全面提升。

(二)促进更加充分的社会就业。

稳定和扩大就业。多方位拓宽就业渠道,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高技能人才、进城务工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强化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降本减负等多种政策形成合力,巩固中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吸纳就业能力。加快中心城区产业布局,扩大就地就近就业规模。适时加大援企稳岗力度,加快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支持参保企业不裁员、少裁员。规范公益性就业岗位开发和管理,托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就业。深入推进职业病防治规范化建设,切实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

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全面落实创新创业扶持政策,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和制度性交易成本,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催生更多吸纳就业的新市场主体。探索创业引导基金设立新方式,加大“创业护航卡”“创业贷”推广力度,加强对初创期、成长期创业企业的扶持和服务。加大小额担保贷款扶持智力型、技能型创业工作力度,到2025年底实现总额突破1.5亿元。优化创业孵化激励制度,积极申报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鼓励各类创业服务平台为创业者提供综合服务。探索零工经济、共享员工等新就业模式,充分挖掘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创业空间和新型灵活就业增长点。

(三)建设高水平普惠医疗体系。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全力实施健康临海战略,坚持“三医联动、六医统筹”改革,打造健康浙江示范区。加快推进台州医院新院区、市一医院、市二医院等市级医院和一批镇(街道)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打造20分钟医疗服务圈。夯实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综合实施人才培引、基础建设、等级提升等措施。加强卫生院(室)标准化建设和服务能力提升,引导镇(街道)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类和特色发展,实现行政村卫生室全覆盖。适当扩大基层医疗机构床位规模,重点加强护理、康复、老年病床的设置。

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深化医共体建设,积极发挥市级医院引领作用,全面强化基层医疗机构主体地位,推进医共体间医疗信息和检验结果共享互联。加快推进“互联网+医疗”的深度融合,在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开展医学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拓展社会办医发展空间,鼓励社会资本创设精神病、传染病、职业病等专科医院,补齐区域学科发展短板。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升中医药技术和服务水平,增加中医药服务供给,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中医药需求。实行爱国卫生运动常态化运行机制,持续营造健康的友好型人居环境。巩固国家卫生城镇建设成果,争取2025年末实现14个镇全覆盖。

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市公共卫生医学中心建设,推进市疾控中心达标和能力提升工程。强化艾滋病防控,创成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建立健全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完善联防联控指挥协调机制,加快急救网点布局,提升应对新发、突发重大传染病的监测、预警、防控能力,深入实施“一中心、多平台”的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建立“医防融合”的疾病综合防治体系,实施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控中心“三位一体”的疾病管理模式。

(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社会保险体系。继续推进全民参保计划,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困难群体个人缴费由政府代缴对象范围,力争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7%以上。完善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政策,统筹解决已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做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与城乡居民、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深入推进工伤宣传和预防,建立工伤预防常态化工作机制,加强部门合作,实现信息共享,切实降低工伤事故发生率。

健全医疗保障体系。全力推进全民医保,加快建设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完善医保异地即时结算制度,争取到“十四五”期末,全面实现苏浙皖全省城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在全面实现“三省一市”之间全域全流程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到“十四五”期末,争取实现“门诊+住院”全国互联互通。鼓励发展商业健康保险,促进基本医保与商业健康保险有机衔接。深化医保领域改革,打好“三医”联动改革组合拳。维护医保基金安全,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健全完善新型住房保障体系。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完善住房用地供应机制,明确商品住房、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的用地指标和空间布局,保障性住房用地应保尽保,优先安排人才住房用地,合理安排商品住房用地。提升保障房公共服务水平,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完善基础设施及非经营性公建配套。创新住房保障方式,实行实物保障与货币补贴并举,做好租赁补贴工作的扩容扩面。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持续加大农村危房改造支持力度。

(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加快构建生育友好型环境。大力完善0—3岁托幼服务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引导社会力量举办托育服务机构,构建多元化托育服务体系。加强服务队伍建设,依法实行婴幼儿照护服务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准入、持证上岗和职业技能等级评定工作。持续优化生育政策环境,引导生育水平提升并稳定在适度区间。全面落实护理假,大力保障产假期间的合法待遇,鼓励企业为有幼儿照料需求的员工提供弹性工作制。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推进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

吸引外来高素质劳动者。围绕高层次人才、学历型人才、技能型人才、服务型人才等出台专门行动计划,构建人才生态最优市。实施青年就业创业、住房保障、教育成长、安家落户、家庭支持等一批实事工程,加快集聚高素质青年人力资源。大力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华人华侨来临创业就业。探索建立相关配套制度体系,吸引国际劳动力来临从事养老、托幼、家政等工作。

打造老有所为的老年就业市场。支持有知识、有技能的老年人退休后再就业。依托院校、社会培训机构等多元主体,大力开展低龄老年人就业教育与培训。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城乡社区为老年人提供适宜的志愿服务和工作岗位。开展“银龄互助”活动,倡导和支持低龄、健康老年人为高龄、失能老年人提供服务。积极开展“银龄讲学”“银雁返乡”,促进有能力有意愿的老年人积极参与助力乡村振兴。

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完善以家庭为主体、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融合发展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按照“巩固一批、改造一批、撤并一批”的总体思路,对全市敬老院进行改造提升。积极发展嵌入式养老社区综合体,按照未来社区要求,建设一批集居家养老服务和社区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社区综合体。大力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填补“医养结合”短板。组织开展适合老年人的群众性文化、体育、娱乐等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六)强化重点群体服务保障。

完善妇女儿童保护与服务体系。认真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平等就业、婚姻财产和参与社会事务等权利和机会,促进妇女全面发展。深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律法规,坚持政府、社会和家庭协调配合,严厉打击暴力、拐卖等违法犯罪行为,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完善未成年人监护制度,严厉打击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违法犯罪行为,保障未成年人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积极推动妇女儿童公益事业发展,营造全社会尊重妇女、保护儿童的浓厚氛围。

完善青年发展服务体系。围绕建设高品质青年幸福城,在青年思想政治引领、青年教育、青年健康、青年婚恋与家庭、青年就业创业、青年文化、青年社会融入与社会参与、青年人才、青年法治与权益保障等方面建立健全实施保障机制,在教育培训、身心健康、权益维护、婚恋交友等方面解决青年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提高服务青年政策的针对性、协同性和连续性。

完善残疾人救助体系。健全“普惠+特惠”残疾人基本保障制度,构建高质量残疾人福利保障体系。优化覆盖残疾人全生命周期的康复服务体系,将残疾人康复纳入基本公共服务,推进社区康复站(科、室)规范化建设。提升残疾学生教育水平,完善残疾学生助学机制。深入落实残疾人就业扶持政策,鼓励残疾人在社区服务、乡村电商服务等领域就业创业。丰富残疾人文化体育生活,开展特殊艺术基层巡演等活动,举办市第四届残疾人运动会,培养残疾人文体人才。加大城市公共交通无障碍建设和改造力度,完善公共交通工具无障碍设备配置。

优化双拥优抚安置服务。开展新一轮省级双拥模范城创建活动。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优抚保障机制。做好全市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工作。加强民兵建设,增强国防动员和国防教育实力。增强军供综合保障能力,全面推动军民融合发展体系建设。健全“阳光安置”制度,细化退役军人安置办法,在安置金标准、多渠道安置、教育培训、就业创业扶持等方面加强力度。加强困难退役军人帮扶援助工作,建立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增长机制。加强思想政治和权益维护工作,强化荣誉激励,建立常态化走访慰问制度。全面实施党政领导干部包案接访制度,着力化解退役军人历史遗留问题。建立法律援助机制,依托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市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等,为退役军人提供法律咨询和调节等服务。

十二、深化平安法治,构建现代市域治理体系

坚持以“八八战略”为统领,以人民群众对安全稳定和公平正义的期待为导向,不断强化城市韧性建设,全面夯实基层基础、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着力防控各类风险,持续推进平安临海、法治临海、清廉临海建设,用实际成效为“重要窗口”增光添彩。

(一)打造平安临海。

开启市域社会治理新模式。完善以“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为基础的市镇村三级治理体系,打造市域智慧社会创新示范区。建强各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推进中心科学整合和力量配置,完善智能信息平台,推动中心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强化“四个平台”建设,实现权力下放、人员下沉和服务延伸,实现群众信访和矛盾纠纷“最多跑一地”。夯实“全科网格”,严格落实网格事项准入制度,全面推广“网格+警务”“网格+调解”等机制。推动两智融合,依靠群众智慧,坚持智慧治理,提升城市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助力社会风险防范再上新台阶。牢牢守住安全底线,全面推动更高水平的“平安临海”建设,确保到2025年实现“平安市”创建20连冠。健全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体系,完善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工作机制,深化反恐怖斗争。健全社会稳定风险防范化解体系,完善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社会风险排查预警化解机制。持续推行“梳网清格”工作机制,积极开展安全生产、社会治安、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风险隐患大排查。完善网络社会综合防控体系,依法打击整治网络谣言和有害信息。

促进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迈向新高度。建立健全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根据灾害类别,明确监测项目及重点区域,加密监测站点,消除监测盲区。实现各类公共安全风险管理信息平台与城市应急指挥平台互联互通,提高平台统计核查和信息服务能力。畅通信息发布渠道,及时准确发布预警监测信息,及时消解网络谣言。完善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加快构建反应迅速、资源利用率高的区域协同联动体系。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机制,提高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物资调配能力。加强防灾防疫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居民自救互救技能和心理应对能力。

(二)打造法治临海。

开创“依法治市”新局面。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市工作的领导,一体化推进法治临海建设。推进依法行政,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构建职责明确、简政便民、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全面提升行政决策法治化水平。探索行政执法市域集成改革,构建“大综合、一体化”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新格局。推进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健全法治监督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健全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机制,深化诉源治理,完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推进“八五”普法工作,加强领导干部、青少年、企业经营者等重点人员法治教育。推进数字赋能法治建设业务应用,加快构建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准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专栏九 重大改革:基层司法行政体系建设改革

1.建立推进司法所建设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由相关部门、19个镇(街道)组成。

2.准确掌握全市司法所现状,研究明确改革路径,制定《司法所改革“十四五”规划》。

3.强化司法所的职能定位,充实司法所法治力量,协商落实编外人员增编等事项,弥补基层司法所干警力量配置不足。

4.推进司法所基础设施建设,分解年度建设指标,通过扩建、置换、购买、租赁等方式,重点解决司法所业务用房不足等突出问题,按照司法部《司法业务用房建设标准》《司法所外观标识规范》要求,推进规范化建设。

5.加强司法所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主动适应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的新任务和新要求。

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构建分工合理、职责清晰、协同高效的“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专业执法+联合执法”执法体系。全面梳理行业监管规范和行政处罚事项,厘清源头管理、后续监管、末端执法界限,落实监管事项、处罚事项、职责边界“三张清单”。依据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的职权增减,调整部门职责和人员编制。健全执法联动、执法配合、执法争议协调机制,探索建设联合执法指挥平台,强化各部门执法衔接机制和监管机制。推进行政执法权限和力量向基层延伸和下沉,深化镇(街道)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扩大试点范围,健全配套制度机制。

(三)打造清廉临海。

持续完善执纪监督体系。全面履行监督基本职责,以党内监督带动各类监督贯通协调,着力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完善党委领导反腐败的制度机制,着力构建“四责协同”发力的管党治党政治责任落实体系,推动监督有形有效覆盖。创新纪检监察体制机制,坚持一体推进“三项改革”,严格落实纪检监察机关“两为主一报告”制度,健全完善派驻机构“三为主一报告”机制,加快镇(街道)纪检监察机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不断提升治理效能。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建立健全执法机关涉纪涉腐信息互通和案件线索移送制度,有效遏制权力寻租和执法腐败。

营造崇廉尚洁社会风尚。深入推进清廉单元建设,以点带面,抓纲带目,推动清廉临海全域共建、迭代升级。深化清廉文化建设,丰富清廉文化产品供给,拓展清廉文化阵地,广泛开展清廉文化宣传,发挥清廉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深化清廉机关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党政机关在清廉临海建设中的龙头带动作用,持续推进模范机关建设。深化清廉村居建设,坚持和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后陈经验”,构建党建引领下的清廉村居治理体系。深化清廉学校建设,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打造风清气正育人环境。深化清廉医院建设,建立完善一体化监督格局,持续深化医药生产、流通、购销领域全流程监管。深化清廉国企建设,完善“三会一层”公司法人治理体系,强化对国企领导人员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制约。深化清廉民企建设,加强市场监管和行业自律,着力构建亲清政商环境,培育清廉民企文化。深化清廉交通建设,搭建交通阳光监管平台,推动重大交通项目落地见效。推进清廉家庭建设,重视家教家风培养,开展“家庭助廉”活动。推进清廉项目建设,健全完善“两码一平台”智慧监督体系,保障项目建设领域健康有序发展。

十三、全面推进改革,持续争创体制机制优势

以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姿态,加快改革攻坚,深化民营经济、资源要素、政府治理等方面改革,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新突破,争创高层级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再创临海体制机制新优势,切实增强转型发展动能。

(一)深化民营经济体制机制改革。

激发民营经济活力。推动“有为政府、有效市场”协同改革,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完善现代金融综合服务体制,推动省财政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市”向“示范市”迈进。深化科技金融创新,健全财政支持金融服务保障机制,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积极融入长三角民营经济跨区域发展政策协同试验,推动民营经济跨区域协同发展。落实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完善“政企互动共治机制”,建立常态化企业家参与全市经济发展重大问题对话咨询制度,推动实现政策制定、企业需求的双向良性互动。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市场化运作”模式,鼓励引导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承接小微企业园、特色产业园等开发运营、服务管理事务,打造政企共商共建共享新格局。积极参与国家民间投资综合改革试点,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除民间投资市场壁垒。完善促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政策体系。

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建立完善企业家培训机制,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突出抓好诚信经营、战略思维、资本运作、风险决策、国际视野、驾驭全局和自主创新能力培训,支持优秀企业家赴境外学习交流,培养熟悉国内国际市场、精通现代企业管理、富有创新精神的新型企业家队伍。以民营企业创二代、自主创业的优秀新生代企业家、大学生创业者和留学归国创业者等优秀分子为对象,加快培养一批新生代民营企业家队伍。

(二)打造长三角最优营商环境。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公平对待内外资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积极促进外商投资,确保创成全省营商环境最优市,营商环境排名进入全国前20位。聚焦企业开办、施工许可、获得信贷等关键环节,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10+N”行动,推进“证照分离”改革,着力构建企业开办“六个一”新模式。深化商事登记改革,形成公平统一、开放透明的市场准入规则。进一步推进企业注销制度改革,简化企业普通注销程序。持续深化“三服务”活动,充分发挥企业服务平台作用,探索推行企业服务码,办好企业家素质提升班。全面推进企业降本减负,大力实施减税、减费、减租、减息、减支行动。支持建筑业企业发挥技术优势,承建一批国家级、省级优质工程。深化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机构改革。

加快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实施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行动,基本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监管有力的现代化市场体系。健全产权执法司法保护制度。强化知识产权支撑,创造一批产业领域高价值专利组合,建设以中国临海(时尚休闲产业)快速维权中心为核心的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园,争创省级知识产权示范市。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出台《企业反垄断竞争合规工作规范》地方标准,提升市场综合监管能力。建立现代地方财税体制,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构建以绩效为核心的集中财力办大事财政政策体系和资金管理机制。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完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

专栏十 营商环境重大改革

1.试行“不见面审批”。在“最多跑一次”改革基础上,深入开展技术审查改革,试行“无人审批”“智能审批”,探索即来即办、即来即批,审批结果“立等可取”的“秒批”政务服务模式。

2.创新推进市域营商环境便利化改革。根据省营商环境便利化“10+N”工作要求,深入推进各领域改革,深化“一件事”改革。

(三)深化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推动改革进一步从单位资源要素向创新要素拓展。深入推进“标准地+”集成改革,新增工业用地出让项目原则上全部按照“标准地”模式供地。完善差别化资源要素配置政策,依据“亩产效益”企业综合评价结果,依法依规实施用地、用电、用水、用气、排污、税收等资源要素差别化政策,扩大差别化价格实施行业范围。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推进土地、用能、排污权等资源要素更大范围的市场化交易,推动“亩产效益”企业综合评价与规范企业间要素交易行为相结合,进一步降低企业关闭、停产、退地、要素交易、并购重组等过程中的交易环节费用,加快推动资源要素向综合评价优质企业集聚。

深化城乡融合体制机制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做大做强村级集体经济,完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保障进城农户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探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配套制度和市域范围内建设用地指标调剂制度,鼓励村经济合作社以出租、合作等方式推进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利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化“人地钱挂钩”激励性配套政策,完善财权事权匹配、城乡普惠共享的财政支农体制机制。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农村保险。

(四)深化政府治理现代化改革。

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化公民、企业和机关内部“一件事”联办,实现政务服务就近办、一次办。加快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全力建设“无证明办事之城”,理清办事证明目录清单,全面简化办事材料,推进“一证通办”。全力建设“掌上办事之市”,推进政府服务2.0平台全面应用,推广应用“浙里办”“浙政钉”,使“掌上办”“网上办”成为常态,实现政务服务办件网上受理率、掌上执法应用率均达80%以上。拓展“互联网+监管”系统应用范围,推进审批、监管、处罚、信用等业务系统全流程互通、全数据共享,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

深化政府数字化转型。强化“整体智治”理念,建成一批市域空间治理、综合执法等领域的场景化多业务协同重大应用。构建跨层级、跨部门、跨业务的整体智治体系,推动部门间办事无缝衔接、线上线下全面融合。推进政府职能重塑、流程再造、业务协同、数据共享,以数字政府撬动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法治建设,打造数字化治理先行市。创新数字政府建设体制机制,提升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在政府治理中的融合应用水平,推进大数据在交通出行、医疗卫生、社保就业、金融服务等市域治理领域的创新应用。推进电子政务网络安全体系,依法保护公共数据和个人信息安全。

加快“信用临海”建设。围绕信用建设工程,大力推进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落地应用,进一步完善公共信用评价及信用联合奖惩体系,规范各领域信用红黑名单的认定、管理。加快推进审批服务、执法监管、公共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政务事务、社会治理、风险监控、融资服务、行业监管、政府自身建设等“信用+”十大联动场景应用工作,把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作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有力有序有效推动落实。

十四、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全面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纲要推进机制,重点对纲要实施过程中的重大改革突破、重大政策出台、重大平台建设、重大项目遴选,开展研究决策和综合指导,为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提供坚强保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作用,最大限度凝聚全社会共识和力量,共同推动“十四五”规划实施。

(二)充分发挥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

建立健全以发展规划为统领,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为支撑的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各镇(街道)要细化落实本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根据自身职能,对所负责领域的任务,制定有针对性的具体实施方案,贯彻落实好纲要规划的内容。积极运用省规划管理数字化平台,提高规划编制实施水平。

(三)完善规划实施要素保障机制。

强化政策协调机制,优先保障规划相关重大改革、重大政策、重大平台、重大项目所需要素资源。加强财政预算与规划实施的衔接协调,统筹合理安排财政支出结构和规模。市级财政资金优先保障规划确定的重大任务和重大政府投资项目,积极申请省级以上产业基金和财政奖补。优化金融要素资源配置结构,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加强对规划明确的重大产业、薄弱领域的支持。制定与规划相匹配的用地、用海、用水、能耗指标等保障方案,积极保障规划确定的重大平台、重大项目建设所需各类资源要素。

(四)强化规划组织实施。

加强规划宣传,推进规划实施信息公开。强化规划动态管理,如因客观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和较大程度偏离规划目标,应及时依规进行规划调整。加强对规划实施的年度监测和中期评估,建立健全重要目标任务实施跟踪反馈机制,作为改进政府工作和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临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是我市开启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行动纲领。全市上下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勇扛使命,创新思维,奋发有为,奋力夺取高水平现代化和“重要窗口”建设新胜利!

(本文部分内容删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