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LH331082-018/2020-10166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成文日期: | 2020-07-31 | ||
发布单位: | 浙江头门港经济开发区 |
做一颗在轨“卫星” |
|
李卫星,男,1969年9月出生,199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浙江头门港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局长,临海现代医药园区办公室主任。 翻开李卫星的工作日记,每天的日程安排总是满满当当:上午对接智慧园区变更事项、临海市府办对接园区提升配套方案、参加市委常委会商讨医化企业提升方案;下午牵头建新、森林包资产整合事宜,最后开一场项目论证会......一年下来,他的私家车行程在4万多公里,是其他机关同志的两倍。 把企业当成“家” “因为工商登记变更问题,导致我们用于消毒的2000吨异丙醇无法出口,好几个国家急着要,这可怎么办?” 一通来自浙江联盛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的紧急电话,把李卫星“喊”到了联盛会议室。 “你提交的证明材料说法有问题,可能导致工商登记通不过。”李卫星现场审批了企业提交的系列材料,“别急,我帮你问问。”他边说边联系头门港市场监管部门,“现场联线”答疑,助力企业按时发货。 自打复工复产战役打响那刻起,李卫星的电话就成了园区企业复工复产24小时指导热线。他主动对接联系,帮助一大批企业解决了复工复产难题。 春节期间,世达公司接到国家防指下达的订单任务,为江铃汽车供应负压救护车专用零部件订单任务,当时上游供应商没有复工,焦虑又为难的世达公司找到李卫星,寻求帮助。李卫星二话不说赶到供应商说明特殊情况,帮着协调东亚公司春节加班生产、加快后续原料运输,确保原料供应,全程密切关注两家企业生产动态,直到圆满完成国家的订单任务。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在李卫星和同事的努力下,头门港开发区企业复工复产率在全市率先达到100%。 李卫星(右)走访辖区企业 夺回被耽搁的时间 随着全国疫情的逐步缓解,开发区迎来汹涌“复工潮”。李卫星牵头制定复工复产“一企一方案”,建成300余个集中观察点。短短一个月时间,整个开发区生产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不少医化企业在一季度行业产值、利润普遍下滑的情况下,取得逆势上扬的佳绩。 “两战”期间,临海市医化园区生态环境整治和7个市级重点项目建设的重任压在李卫星肩上,高强度工作已成为常态。 “还有11个车间、仓库没有通过验收、厂区雨水收集、物料储运等系统装备还没有进场安装......”总投资1.5亿元的市重点永太手心项目受疫情影响,工期被推迟了三个月,那阵子李卫星心里想的只有一定要把耽搁的时间夺回来。他每天来回往返施工现场、各相关部门,主动上门与业主探讨施工进度,与部门协商破难对策,在他的带动下,原先需要一个月才能办结的审批手续5天时间就已办完,永太手心项目也按原计划在7月实现完工。 细数这几个月来忙到忘了吃、急到睡不好的日子,李卫星也觉得“好像是苦了那么一点”,可但看到临海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居台州市第一,医化企业经济指标逆势上扬的报表后,“一切都值得”。 来 源:《浙江共产党员》2020年第七期 记 者:楼欣 通讯员:陈海锋 |
打印 关闭 |
分享到: |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