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退出老年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媒体聚焦(已归档)
【中国新闻网】小镇何以炼成“中国古建筑工匠之乡”?精于工 匠于心
  • 日期: 2020- 05- 20 10: 34
  • 来源: 市委宣传部(市新闻办、市文明办、市新闻出版局、市委网信办)
  • 浏览次数:
  • 字体:[ ]

中新网台州5月19日电(记者 范宇斌)马来西亚张弼士府邸、尼泊尔中华寺、浙江湖州飞英塔、北京清华园、广东南华禅寺万佛塔……漫游世界,这些令人叹为观止的传统建筑建造与修缮,均出自浙江临海一群工匠之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台州府城墙 范宇斌 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台州府城墙 范宇斌 摄

近日,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授予临海市汇溪镇“中国古建筑工匠之乡”称号,这是中国首个获此殊荣的乡镇。其背后是一支拥有3000余名古建筑从业者、17名中国传统建筑名匠、35名古建筑高级营造师等组成的人才队伍。

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临海为原点,汇溪古建筑工匠的杰作遍及海内外。据不完全统计,汇溪古建人所参与、主持修建的古建筑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达200余处,各地市标志性建筑50余处,国外标志性文化建筑10余处。

黄大树(中)与古建筑工匠们修缮临海紫阳街 临海汇溪供图 摄

黄大树(中)与古建筑工匠们修缮临海紫阳街 临海汇溪供图

匠心打造:从小村走向世界

“古代建筑作为‘凝固的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国家对传统文化不断重视,才让我们这群人有机缘从‘泥腿子’变成了古建筑工匠。”入行40多年,今年72岁的“国家传统建筑文化保护功勋人物”黄大树是从临海市汇溪镇浚头村走出去的第一批古建筑工匠。

1978年,泥瓦匠出身的黄大树,带领同村27名泥瓦匠赴宁波天童寺参与修缮工作,由此开启让古建筑“重生”的征途。

“改革开放了,有赚钱的好机会,谁都不愿错过。”黄大树回忆,修缮天童寺不是普通的砌墙打灶之活,对于他们这群无古建筑修复经历、无技术指导的“施工队”而言,“盖筒瓦、做戗脊、堆灰塑等技术,当时是一窍不通。”

并不甘心的黄大树决定“偷师学艺”。午休时间,他偷偷爬上正在修缮的天王殿屋顶,对着成品仔细琢磨,将瓦片等构件逐一拆解,又用蛎灰重新砌回原处。晚上,他又将学来的技术在工棚里反复练习,历经半个多月钻研,终于解决了技术难题。

临海市汇溪镇审时度势办起“古建技艺学堂” 临海汇溪供图 摄

临海市汇溪镇审时度势办起“古建技艺学堂” 临海汇溪供图

功夫不负有心人,黄大树等人的认真好学赢得了工程指挥组的肯定。此后,他们全面承担起天童寺修缮工程。出师告捷,他们顺势组建了临海古建筑修建工程队,尔后又承担了元代古塔宁波阿育王寺西塔、“塔里塔”湖州飞英塔、苏州灵岩山塔、台州府城墙等修缮工程。

古建筑修缮要求“修旧如旧、恢复原状”,在修缮堪称中国最复杂高塔之一的湖州飞英塔过程中,黄大树团队创造性地提出压力注浆法、角梁预应法、砖壁挖补法、檐口借调法等修复方法,榫卯的精密度连“千分垫”都插不进去。

随着古建筑修造技艺日渐精湛,1995年,汇溪古建筑工匠走出国门,在马来西亚槟城修复了南洋首富张弼士府邸。1997年,黄大树团队应邀赴释迦牟尼佛的诞生地——尼泊尔蓝毗尼建造中华寺,这是中国有史以来以中央政府名义在国外建造的第一座寺院,成为中尼宗教文化交流的标志。

谈及古建筑修造的成功秘诀,黄大树认为,这与“作风严谨、执着专注、精益求精、推陈出新”的工匠精神密不可分,成绩背后诠释着“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湖州飞英塔内部“塔里塔” 范宇斌 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湖州飞英塔内部“塔里塔” 范宇斌 摄

初心传承:师徒传帮带

改革开放以后,传统文化复兴势不可当,临海市汇溪镇的许多农民,跟随黄大树等人的脚步,去外地修造古建筑,筑起了一栋栋雕梁画栋、古色古香的传统建筑,也筑起了汇溪匠人的古建梦。

走出山村之际,憧憬着幸福生活。回到山村之时,这支靠泥铲、瓦刀起家的农民工程队,已成长为集勘察、设计、施工于一体的国家一级古建筑企业。

“改变的是生活条件,不变的是踏踏实实做工程的本分。”浙江省临海市古建筑工程公司副总经理黄米秀举例道,“砖块在运输途中断裂常被弃之为废料,我们就定下‘砌一块断砖,奖励一根棒冰’的规矩,直到现在,大家都保持着节约原料的传统。”

修旧如旧,初心依旧。越来越多汇溪古建筑工匠以“传帮带”的传承方式,传承起古建筑修造的匠心。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松阳延庆寺塔 范宇斌 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松阳延庆寺塔 范宇斌 摄

作为年轻一代工匠,浙江省临海市古建筑工程公司项目经理黄昌敏谈及,“古建筑蕴含着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和根脉,我们年轻人也要传承好这一棒。”

随着时代变迁,古建营造技艺与修复技术传承如今也面临“后继乏人、学历偏低、老龄化”等困境,培养壮大古建筑工匠队伍迫在眉睫。

“年轻工匠越来越少,我们团队35周岁以下的仅占5%。”黄大树感慨道,“学手艺路上有幸遇到多位良师,对我影响很大,我希望把这传统技艺传承下去。”

当“匠心”与“初心”一拍即合,汇溪镇审时度势办起了“古建技艺学堂”。“希望通过学堂授课,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其中。”黄大树介绍,其还有针对性地采取公司和各类职业技术学校挂钩的方式,开讲古建筑设计、施工等理论与实操课程,期待“解渴”人才之困。

作为古建筑工匠的“摇篮”,汇溪镇政府在古建筑工匠人才开发培养上实施重点培养、专业深造,建立常态化、持续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我们以古建技艺学堂为载体,开展政校企三方合作,与中国美院、台州职业技术学院、中小学等学校建立双向培养机制,并通过‘工匠库’专家开班授课,技能实训基地现场教学等,培养出一批手艺强、本领高的专业古建筑工匠。”汇溪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林迪华介绍,目前已培养出40周岁以下的年轻工匠65名,均成功就业。

小镇新生:人才优势化作发展优势

步入汇溪镇浚头村的古建文化展示馆,各种造型独特的古建筑藏品,精雕细琢、工艺精湛;汇溪古建筑工匠几十年来的丰硕成果,令人眼前一亮;黄氏故居的马头墙高耸,静静诉说着悠久历史;古建文化广场、古建产业园、古建创意园二期在建设之中。

“家乡古韵萌发了汇溪工匠对传统建筑的欣赏与热爱。”临海市古建筑工程公司副总经理陈宗福说,一代又一代的汇溪青壮年,走出山村,拜师学艺。如今,汇溪古建筑行业从业者占该镇劳动力总人数的20%,古建筑业产值占该镇工农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

“要把古建筑工匠的人才优势转化为区域发展的优势。”林迪华表示,“中国古建筑工匠之乡”是肯定亦是新起点,守住古建文化的“根脉”与“灵魂”,汇溪镇将外塑古建形象,内传古建技艺,把重振古建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来加快推进。

产业于区域而言,是底色亦是未来。林迪华介绍,“以古建产业发展为主导,汇溪镇将深入挖掘古建文化内涵,全力打造集古建筑构件加工装配、工匠培训、旅游体验为一体的古建特色小镇,让‘中国古建筑工匠之乡’更加名副其实,并推动古建筑工匠不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完)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