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退出老年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归档专题 > “六稳”、“六保” 政策清单 > “六稳、六保”清单 > (已归档)稳预期


【稳预期】“一柜难求”如何解?商务部的回应来了

发布日期:2020-12-08 15:57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商务局(市粮食物资局)  字号:[ ]

受到疫情的影响,全球贸易陷入缓慢状态,经历了上半年的航运需求大跌后,终于8月开始,中国航线运输需求逐渐恢复。需求恢复的同时,海运市场也迎来了极其“混乱”的2020,海运集装箱一度陷入“一柜难求”的窘境。全球范围内的贸易结构不平衡,再加上多国二次疫情的暴发,致使集装箱“空箱危机”愈演愈烈。到了年末,这一情况依旧在发酵。

缺箱、拥堵、持续高企的运价接下来一段时间仍是主旋律。亚洲集装箱短缺推高了运输成本,缺柜是最大的干扰因素,所有的空箱子都到哪里去了?针对上述集装箱“爆舱”、运价大幅上涨等问题,商务部在12月3日的线上发布会上回应称,商务部将继续推动加大运力投放,支持加快集装箱回运,支持集装箱制造企业扩大产能。


供需不匹配是运价上涨直接原因

11月27日,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表示,自7月以来,由于中国出口货运量急剧上升,出口集装箱需求猛增,外贸物流领域普遍出现集装箱箱源紧缺、运费飙升的现象,并号召集装箱全产业链企业投入到稳外贸行动中来。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称,关于外贸物流问题,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目前全球多国都面临相似的难题,运力供需不匹配是运价上涨的直接原因,集装箱周转不畅等因素间接推高了航运成本、降低了物流效率。

“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推动加大运力投放,支持加快集装箱回运,提高运转效率,支持集装箱制造企业扩大产能。同时加大对市场监管的力度,努力稳定市场价格,为外贸平稳发展提供有力的物流支撑。”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1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为51.5%和50.9%,比上月分别提高0.5和0.1个百分点。高峰指出,这说明内外需求均有所改善。

同时,他也强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国际需求总体不振,产业链供应链循环仍存堵点,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外贸发展仍面临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商务部将持续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力以赴实现全年外贸促稳提质目标。

 

产量创新高,集装箱企业开足马力保供应

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近日发表倡议书称,自7月以来,中国出口货量急剧上升,出口集装箱需求猛增,不论是海运市场还是中欧班列,都出现箱源紧缺、运费飙升、周转延迟的现象。在中国青岛、连云港、宁波和上海等大型港口,因为集装箱极度缺乏,而导致船舶停泊作业延误,港口承压。该协会指出,出口集装箱短缺有四方面原因:

一是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对中国出口的依赖加强,国际制造业有向中国回流的趋势;

二是疫情期间世界各地港口不能正常运转,散落在全球各地的集装箱回流不畅,集装箱在全球的分布出现严重不均衡。目前,中国每出口3个集装箱只能返回1个,大量空箱在美国、欧洲和澳洲等地积压;

三是上半年各船公司(箱东)未能正常预定新箱;

四是占全球市场96%的中国集装箱行业面临产业链供应短缺问题。

该协会指出,中国集装箱生产企业正在开足马力保供应,生产工时从单班8小时上升到11小时,标准干货箱产量8月份较7月份增长100%,9月份持续增长达到近30万TEU,月产箱量创近五年来最高,并在10-11月持续维持高产出。

该协会发出倡议,建议集装箱产业链企业积极投入稳外贸的行动中,努力提升国际集装箱周转效率,通过复航船舶加大集装箱回空运输,缓解中国出口用箱的紧缺状态,做好错峰运输规划,全力保障新箱订单尽快交付。



分享到:
0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