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退出老年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媒体聚焦(已归档)
【台州日报】彰显核心价值观·“身边的感动”人物报道之 一次“不被理解”的爱心捐助
  • 日期: 2019- 03- 10 09: 56
  • 来源: 市委宣传部
  • 浏览次数:
  • 字体:[ ]

本报记者刘蒸蒸

人物名片:陈杰,临海市河头镇七星村人,35岁,自小患重度脑瘫。2009年回乡创业,承包30余亩茶园,并办起家禽专业合作社,开展生态养殖,不仅有了稳定的收入,还为当地村民创造了采茶等增收机会。获临海市“最美残疾人”、临海市“十佳村村都有好青年”等荣誉。

“朱老师,今年我还想捐资助学,请您帮忙找几位贫困残疾学生。”

“陈杰,你自己也不容易,心意我们领了,钱就不用捐了吧?”

元旦前夕和陈杰的一番对话,让河头镇中心校老师朱永军一直很感慨。

“虽然有茶园、有养鸡场,但我清楚的,陈杰生活并不宽裕。”朱老师说,可他最终也没拗得过陈杰。1月9日,在河头镇中心校举行的“感恩”主题班会上,陈杰将2900元助学金和防寒棉服交到了3位学生的手中。

父亲的“想不通”

陈杰捐助贫困学生,已经是第三年了。

和朱永军老师一样,这一次,父亲陈赵智本来也是不支持的。

儿子从小脑瘫,走路、说话都很费劲,父母自然揪着一颗心。但生活的艰辛,也让他们无力给孩子更多的照顾。

“孩子上小学时,我每天要外出打工,干泥水活。”陈赵智说,好在儿子虽然说话不灵光,头脑却很聪明,学习成绩一直不错。

2004年,一场大火烧毁了陈杰家的老房子。原本就不宽裕的家庭,这一下更是捉襟见肘。

陈杰正在台州职业技术学院读书。他回家告诉父母,自己的学费免了,家里不用再负担。

“当时小女儿也在外地上学,少一份开支,我们只顾着高兴,根本没有多想。”

直到2009年,陈杰执意回乡创业,才向父亲吐露了心声。

“原来,孩子是借了一万多元的助学贷款。”陈赵智说,2007年毕业后,陈杰到企业打工,“工资1200元,贷款就要还900元。”

“这日子可怎么过!”想着孩子说话都不利索,一人在外艰难打拼,陈赵智红了眼睛,也下决心支持儿子干事业。

承包茶园、办养鸡场,陈赵智起早摸黑,帮着儿子管理茶园,处理各种杂事。

“就像眼下,马上又好摘茶了。”陈赵智说,“清晨5点起床,每天采摘两三百公斤的鲜叶,当天就要炒好,一天不得歇。”

一年到头的辛勤劳作,为陈家换来五六万元的纯收入。这个数字放在今天,实在算不上丰厚。所以,陈杰年年要捐助学生,父亲还是有点想不通。

儿子的心里话

生活的不易,陈杰又何尝不知。

“刚开始我养了500只鸡,每天生200多个蛋。鸡蛋天天生,却没有人天天买。”陈杰下决心出去找销路。

村子到临海市区30公里,陈杰开着电动三轮车,一个来回就要三四个小时。

“超市啊,土特产商店啊,一家一家地跑,我走路慢,一天只能跑三四家。”陈杰带着自家的土鸡蛋,现场磕开请店家鉴定品质。

“一开始都很敷衍,有的干脆直接回绝。”陈杰宽厚地笑笑,“也能理解,人家又不认识我,说话还这么费劲。”

有一次,三轮车半路没了电,陈杰推着走了三四里地,才找到附近的村庄,请村民帮忙充电。“全身汗淋淋,实在走不动了。”

听到这里,一旁的父亲特别心酸,对记者说:“这孩子,从来没跟我们讲过这事。”

父子之间也许没有太多温情的交流。就像这次,父亲反对陈杰捐钱,陈杰只是简单地说:“这事儿,你别管了。”

陈父伤了心。这些年来,家里好不容易还清了外债,儿子有了自己的事业,还结了婚,添了活泼可爱的小孙子。“我知道儿子热心,可家里需要花钱的地方多着呢。”

陈杰这才向父亲掏了心窝子。“从小到大,给我帮助的人太多了,如今我能自食其力,就想着也能多帮帮别人。”

“创业之初,临海市残联帮我落实了5000元的补助,接着又主动帮助我联系鸡苗、扩大销路。就连台职院的老师也帮我销售土鸡蛋。”历数这些年来学校、社会给予的温暖,陈赵智也终于理解了儿子的心意。

老师的一片情

虽然也曾婉拒陈杰的助学要求,但这样一名自强自立、懂得感恩的学生,一直是朱永军老师的骄傲。

“陈杰从小就要强。”朱老师说,别的孩子一个小时能写完的作业,陈杰可能要花两个小时甚至更久。“我说,你上课专心听了,作业写不完也没事。但陈杰每天都是认认真真地做完。”

而陈杰也一直记得,朱老师教导全班学生要善待身体不便的同学,教导他不必在乎一些人的异样眼光,认准目标做好自己的事。

带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朱老师一直给学生们讲陈杰的事,“身残志坚,不怕困难,永不放弃。”

应道秀是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原党委委员。出身农村的他,一向对困难学生特别关注。“陈杰这孩子,身残志不残,刻苦上进,很难得。”

应老师对陈杰的关心,如今看来颇有“远见”。“陈杰最大的问题是语言障碍,我特地安排他到学生会宿管会任职,锻炼他的语言交流能力。”

陈杰办起养鸡场后,应老师又主动帮他联系了每年1000箱的鸡蛋销售,还隔三岔五地往陈杰家跑,看望陈杰的父母,为陈杰成家立业由衷高兴。“我总是跟他们说,要教好年幼的孩子,让他以自己的父亲为骄傲。”

“陈杰合作社的土鸡蛋,现在已进入临海的大型超市。我每次去,就专买他家的。”应老师乐呵呵地说。

记者手记

听着陈杰的故事,记者最大的感受就是四个字:“爱心传递”。

因为讲话慢,因为走路不便,从小到大,陈杰难免要承受各种不同的眼光。但他更多感受到的,是来自家庭、来自社会的温暖和关爱。父亲话语不多,却在关键时刻无条件支持;毕业多年,老师们的关心仍一直延续。正是这份朴实的爱,让陈杰直面逆境,自强不息,并将这一份感情传递给那些更需要帮助的人。

如今,陈杰最大的心愿是能突破资金、销售等困难,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愿爱心支持他继续美好前行。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