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退出老年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部门、街道信息公开 > 镇(街道)信息公开 > 汇溪镇 > 计划总结
索引号: /2018-8187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成文日期: 2018-06-22
发布单位: 汇溪镇
汇溪镇2018年6月五水共治计划总结
  • 日期:2018-06-22 16:28
  • 来源:汇溪镇
  •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汇溪镇坚决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关于“五水共治”的战略决策部署,以剿灭“劣V类水”为切入点,坚持重点突破、标本兼治、全面推进,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铁的措施,全力推进“五水共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根据会议安排,现将6月份工作总结及7月份工作打算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6月份工作开展情况

1、强势推进消劣工作。通过“疏、引、保、治”四大行动,在4月底,就全面完成了“消劣”工作,得到了省“五水共治”消劣督察组的充分肯定。疏,对谷岙狗山黄泥塘、西溪荷花塘等淤积严重的小微水体及两头门溪河道进行清淤,达1.213万立方;引,对清淤后的谷岙、西溪两口塘实施生态引水工程,提升河道自净能力;保,为所有池塘、山塘水库配备保洁人员,落实监督责任,实行“一日两巡查”,确保不反弹;治,根据水塘的污染因子进行治理,比如高塘水塘高锰酸钾超标,就通过生态治理、种植水分子增加河水的溶解氧,保持酸碱平衡。

2、切实抓好水毁项目建设。建立一项目一攻坚团队,充分利用当前黄金季节,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迅速掀起水毁修复建设热潮。同时,加强技术服务和指导,确保工程质量,加快进度,确保项目提前竣工。

3、全力推进河道长效保洁。建立健全保洁成效与保洁员、村干部“捆绑式”考核管理机制,定期对各村治水情况进行量化排名,倒逼治水工作有效推进。集中更新全镇河长牌内容,设置小微水体河长公示牌,明确各级河长对各自河段的主管和监督义务,落实手机APP巡河,确保河长责任上肩。6月份,镇党委书记、镇长、人大主席对担任河长的5条河道(两头门溪、仙人桥溪、西溪、里坑、江根溪),进行了至少三次的巡查监督。

4.抓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在今年原计划的5个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建设的基础上,增加浚头村农村生活污水项目提标改造和黄泥坦村农村生活污水终端提标改造项目,并加快推动污水主管网建设,预计在2017年底完工。同时,落实入河排污(水)口标识专项行动,仔细排摸排污(水)口,通过设置入河排污(水)口公示牌加强监管。全力推进镇主要河段沿河美化绿化,最大限度减少和降低生活污水和垃圾入河的不良现象。

5、扎实开展治先锋行动。以村级组织换届为契机,严选了一批善于治水、敢于碰硬的村级干部,全部签下剿劣军令状,当好河长、库长、塘长、渠长。创新举办流动的“村官讲堂”,实行上岗先承诺再培训、在岗列清单看进展、年底对目标核任务,有效提升新任村干部的治水能力。结合“主题党日”等,村党员干部带头深入河道开展每日巡查、河道包干、义务劳动等,6月份,全镇有近1200名党员干部以各种形式加入到治水行动中来,发放《剿灭劣Ⅴ类工作指南》400份、《十不准行为手册》800份。

6、进一步完善督查机制。充分发挥村监会监督职能、考核保障以及社会监督作用,每周至少开展一次河道管理日常巡查,推动巡河常态化、动态化,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无死角监管。加强对重点区域实现监管,全速推进两头门溪小流域整治工作,着力打造精品河道。同时,为规范我镇六小行业污水排放,全面排摸六小行业各经营户,对未达到排放要求的下发专项整治告知书,要求及时进行整改,并加强后期跟踪督查,进一步落实整治工作。

7、加强简报信息报送工作。按照上级有关信息报送要求,切实提高信息的报送质量和水平,及时将我镇“五水共治”工作亮点报送至市五水共治办。下阶段,我镇将加强信息报送的质量和水平,注重报送信息的全面性、时效性,提高信息录用率。

二、7月份工作安排

7月份,我们将按照“五水共治”工作目标任务,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实干导向,把“五水共治”系列组合拳打得更漂亮、更有成效,坚决打赢治水攻坚战、巩固战、持久战。一是打好巩固治水剿劣成果持久战。我们将进一步压紧压实治水责任,将剿劣治水写入村书记“十二分制”管理、党员“先锋指数”考评,确保剿劣责任人人挑,人人身上有指标。在全面完成剿劣任务的基础上,推动村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当好清洁水体、美丽家园的守护者,全过程、全方位参与治控管理,控源头、防反弹、强推进,打好巩固治水剿劣成果持久战。二是打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战。围绕既定目标,倒排时间表,抓紧推进污水主管网建设,盯牢6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和1个农村生活污水终端提标改造项目,凝心聚力抓落实,科学有序抓进度,健全制度抓质量,创新机制抓运行,坚决打赢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战”。三是打好六小行业集中整治大会战。坚持“源头治水、科学治水、联动治水”,通过集中整治、联合执法、检查验收、长效管理等措施,倒逼“六小”行业整体提档升级,促进持续规范健康发展。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