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退出老年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部门、街道信息公开 > 镇(街道)信息公开 > 桃渚镇 > 财政信息 > 财政预决算、“三公”经费
索引号: LH331082-073/2014-8131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成文日期: 2014-02-26
发布单位: 桃渚镇
桃渚镇201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财政预算草案
  • 日期:2014-02-26 15:26
  • 来源:桃渚镇
  • 浏览次数:

一、201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我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桃渚新一轮大发展的强势推进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全镇上下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三大示范区”建设要求,全力建设宜居城镇、旅游名镇、农渔强镇,加速推进红脚岩现代渔港产业园区建设,胜利完成了镇第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桃渚新一轮大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在此基础上,2013年我镇财政收入执行情况良好,当年财政尚有结余。

(一)收入执行情况

1、财政总收入

2013年财政总收入2864万元,完成预算的102.8%,比上年增长9.4%,分项目为:

(1)国税收入722万元,完成预算的96.7 %,比上年增长4.3%,其中增值税收入688万元,企业所得税收入34万元,按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增值税25%留地方172万元,所得税40%留地方13.6万元,实际参与分成收入185.6万元。

(2)地税收入2141万元,完成预算的105%,比上年增长13.4%,其中营业税收入1537万元,企业所得税收入70万元,个人所得税收入306万元,城建税收入86元,城镇土地使用税收入51万元,土地增值税收入1万元,房产税收入34万元,印花税收入19万元,资源税37万元。按现行财政体制剔除城建税86万元,剔除所得税60%部分225.6万元,实际参与分成收入1829.4万元。

(3)契税收入1万元。

2、地方财政收入

2013年地方财政收入为2101万元,比上年增长13.4%。

(1)国税收入185.6万元。

(2)地税收入1915.4万元。

(3)契税收入1万元。

财政体制调整后,市核定支出基数950万元,加增收分成数161.28万元(说明:收入基数1764万元,实际参与分成收入2016万元,增收总额252万元,比例80%,增收数201.6万元,比例80%,增收分成数161.28万元),加完成税收任务奖励60.48万元,加营业税超收奖励13.7万元,加市财政专项补助2057.96万元,当年可用资金3243.42万元。

3、专用基金收入

2013年专用基金收入为7176.87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52.5%,分项目为:

(1)社会抚养费及违约金收入805.85万元。

(2)土地出让金及配套费收入5928.42万元。

(3)上级拨入项目补助收入269.37万元(其中:交通部门130.12万元、其他部门139.25万元)。

(4)市容环卫收入15.71万元。

(5)计生指导站收入93.04万元。

(6)其他收入64.48万元

(二)支出执行情况

2013年财政综合预算支出8024.1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6.2%,分项目为:

1、一般公共服务3264.98万元(人大、政府、计划生育、武装、综治、其他)。

2、其他一般公共服务317.55万元(企办、劳务所)。

3、教育支出18.4万元。

4、文化支出89.44万元。

5、社会保障和就业1199.4 万元(民政、行政退休

6、医疗卫生37.3万元(农村医疗救助)。

7、城乡社区事务1439万元(城建规划管理、行政执法、农村道路及基础设施建设等)。

8、城乡社区环境卫生、环境保护256万元(市容环卫消防)。

9、农林水事务1142.67万元:(1)农业支出546.84万元(农业经费、稳定农民收入补贴、其他农业、大学生村官)。(2)林业支出155.37万元。(3)水利支出43万元。(4)对村委会补助397.46万元。

10、住房保障支出111.36万元(住房公积金)。

11、计生服务站支出148万元。

2013年镇财政可用资金10420.29万元,财政综合预算支出8024.1万元,收支相抵,当年财政结余2396.19万元。历年累计财政赤字4896.6万元。

(三)主要财政工作

1、坚持服务大局,支持发展更加有力

紧紧围绕镇党委工作部署,将支持发展作为财税工作重心去谋划,充分发挥财税职能作用,落实财税优惠政策,积极扶持重点企业;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引导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发展,积极培育成长型企业;通过召开在外知名商人座谈会等形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引导个体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变,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转型升级。全镇工业总产值6.61亿元,完成进度的100.19%,同比增长10.0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80万元,其中工业性投资完成1830万元,完成计划的101.67%,同比增长21.03%;新增企业1家,占地231亩;完成个转企53家,完成市里下达任务的106%。大力推进第三产业发展,充分运用税收、财政补助等激励方式,培育服务业龙头企业,努力使第三产业税收成为新的收入增长点;认真落实财政支农惠农政策,加大康居工程、农业综合开发等财政投入。

2、坚持依法治税,组织收入成效显著

始终把组织收入工作放到发展经济大局中去筹划,创造性地做好挖潜、增收工作。一是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进一步加强。二是打击整治发票犯罪专项行动取得明显成效。三是纳税评估工作有力推进。四是税法宣传和依法行政工作取得好成绩。

3、坚持民生为本,民生保障全面推进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公共财政优先方向,健全民生投入机制,加快民生建设步伐。加大财政资金统筹,落实村干部报酬及村级组织运转补助,进一步推进了公共财政基本服务均等化。

4、坚持监管并举,财政管理进一步完善

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为目标,扎实推进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一是坚持科学理财,严格预算管理,不断完善财政监督管理体系;二是积极开展专项资金检查。三是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规模。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财税工作还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严重不足,尤其是工业经济制约仍然突出,工业经济发展滞后,发展后劲不足,财政增收压力加大;“保增长、保民生、促稳定”的支出压力进一步加大,财政收支平衡面临新的压力;财政监管的科学化、精细化程度还需提高,化解政府性债务更加繁重。对此,我们将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4年财政预算草案

2014年,我镇财政收支预算安排和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市十三届三次党代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台州市委和临海市委决策部署,以改革为统领,以项目为抓手,以作风为保障,加快打造宣居城镇、旅游名镇、农渔强镇 “三张名片”,加速搭建“一个平台”,全力以赴促发展,坚定不移抓转型,尽心尽力惠民生,为实现桃渚新一轮大发展而努力奋斗。

充分发挥财税职能作用,积极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加大增收节支力度,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财政管理改革,加强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为推动我镇经济社会平稳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2014年财政预算拟作如下安排:

2014年财政总收入3042元,比上年增长6.2%;专用基金收入2346万元,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一)收入预算安排

1、财政总收入3042万元,分项目为:

(1)国税收入722万元,保持上年水平。

(2)地税收入2320万元,比上年增长8.4%。

2、地方财政收入2300元,分项目为:

(1)国税收入180万元。

(2)地税收入2120万元。

按照分税制财政体制,减去中央税75%部分542万元,减去所得税60%部分380万元,减城建税86万元,参与分成收入2034元。市核定我镇支出基数950万元,增收分成500万元,争取上级补助收入1500万元,预计当年可用资金2950万元。

3、专用基金收入2346万元,分项目为:

(1)社会抚养费收入70%返还750万元。

(2)土地出让金施配套费收入1000万元。

(3)市容环卫收入11万元。

(4)计生指导站收入85万元。

(5)其他收入500万元。

按照分税制财政体制计算加上级专项补助,当年可用资金5296万元。

(二)支出预算安排

为了确保2014年财政收支平衡,拟采取以下几条节支措施:①坚持“量入为出、量财办事”原则,适度从紧、按轻重缓急科学合理安排支出,做到有保有压。②继续贯彻落实临市委办[2009]30号文件要求,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从严控制公务接待费支出。③强化预算管理意识,严格财政财务管理,扎实做好开源节流的各项工作,确保财政综合平衡。通过以上措施,2014年财政综合预算支出为5296万元,分项目为:

1、一般公共服务1510万元(人大、政府、计划生育、其他等)。

2、其他一般公共服务176万元(企办、劳务所)。

3、文化支出50万元。

4、社会保障和就业1300万元(民政、行政退休)。

5、城乡社区事务70万元(规划管理和行政执法)。

6、城乡社区环境卫生210万元(市容环卫消防)。

7、农林水事务270万元:⑴农业支出190万元。⑵林业支出80万元。

8、住房保障支出120万元(住房公积金)。

9、计生服务站支出85万元。

10、基础设施投入、新农村建设经费1000万元。

11、其他经费、民生经费500万元。

三、2014年财政工作的主要任务

2014年是深入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攻坚之年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镇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着力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切实保障改善民生;深化财税管理改革,完善财税运行机制,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平稳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为此,我们将采取更加积极有力措施,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确保完成全年预算收支任务。

(一)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加速发展壮大工业经济

一抓招商引资。要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坚持招大、引强、选优,突出产业链招商、熟地招商,着力引进一批体量大、关联度高的项目,全面形成大招商、招大商的浓厚氛围。加强项目包装推介,充分发挥桃渚籍在外优秀商人的作用,以商引商,促进回归投资。二抓产业平台。以红脚岩渔港建设为平台,依托74省道和沿海高速公路建设,借力发展,全力支持红脚岩渔港管委会,做好红脚岩现代渔港产业园区建设,继续推进道路、供电、供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落户创造良好条件。要举全镇之力抓落实,先行先试,为壮大红脚岩工业区块发展打下基础。三抓创新转型。针对我镇工业总量少的现状,积极培育低小、微型企业转型升级,突出新型工业化发展主线,培育规上企业,推动全镇工业经济实现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规模发展、持续发展。

(二)以保收入增长为首要任务,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

一要以收入平稳增长为目标,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二要以行业检查为重点,推进税收稽查工作。三要以优化收入结构为目的,推进小税种管理。四要以壮大地方财政收入为目标,推进非税收入管理。

(三)以保民生、促稳定为重点,科学合理安排各项支出

我们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公共财政的落脚点,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健全民生投入机制。一要增强财政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二要增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财力保障。三要增强对“三农”的财政支持力度。

(四)以完善机制为手段,不断加大财政监管力度

一要强化预算约束机制,严格预算执行。二要加强专项资金管理,严把资金审查关,确保资金使用的规范化。三要推进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管理。四要继续推行财政政务公开、财政监督制约制度。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