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退出老年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部门、街道信息公开 > 镇(街道)信息公开 > 桃渚镇 > 财政信息 > 财政预决算、“三公”经费
索引号: LH331082-073/2013-8131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成文日期: 2013-01-24
发布单位: 桃渚镇
桃渚镇201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财政预算草案
  • 日期:2013-01-24 15:36
  • 来源:桃渚镇
  • 浏览次数:

一、201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2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年,也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打造“生态旅游名镇、渔工贸强镇”、建设东部城镇群重要一翼、全面融入东部发展为目标,全镇上下重点围绕城镇建设、旅游开发、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等工作,攻坚破难,错位发展,胜利完成了镇第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实现了桃渚新一轮大发展的良好开局。在此基础上,2012年我镇财政收入执行情况良好,收支相抵,当年尚有缺口。

(一)收入执行情况

1、财政总收入

2012年财政总收入2617万元,完成预算的100%,比上年增长2.8%,分项目是:

(1)国税收入692万元,完成预算的100 %,比上年增长8%,其中增值税收入671万元,企业所得税收入21万元,按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增值税25%留地方167.75万元,所得税40%留地方8.4万元,实际参与分成收入176.15万元。

(2)地税收入1888万元,完成预算的100.1%,比上年增长8.1%,其中营业税收入1277万元,企业所得税收入70万元,个人所得税收入340万元,城建税收入91万元,城镇土地使用税收入56万元,土地增值税收入1万元,房产税收入34万元,印花税收入19万元。按现行财政体制剔除城建税91万元,剔除所得税60%部分246万元,实际参与分成收入1551万元。

(3)契税收入37万元

2、地方财政收入

2012年地方财政收入为1855.15万元,比上年增长1.9%。

(1)国税收入176.15万元。

(2)地税收入1642万元。

(3)契税收入37万元。

财政体制调整后,市核定支出基数950万元,加增收分成数324.58万元(说明:收入基数1257万元,实际参与分成收入1323.5万元,增收总额507.15万元,比例80%,增收数405.72万元,比例80%,增收分成数324.58万元),加完成税收任务奖励52.92万元,减出口退税自负部分4万元,加市财政专项补助1374.03万元,当年可用资金2697.53万元。

3、专用基金收入

2012年专用基金收入为1323.56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3.2%,分项目是:

(1)社会抚养费及违约金收入813.57万元。

(2)基础设施配套费17.92万元

(3)上级拨入项目补助收入263.87万元(其中:计生6.25万元、交通56.62万元、其他部门201万元)。

(4)其他收入17.69万元

(5)教育收入94.12万元(小学幼儿经费)。

(6)市容队收入22.16万元。

(7)计生指导站收入94.23万元。

(二)支出执行情况

2012年财政综合预算支出5621.41万元,完成预算的168.15%,分项目是:

1、一般公共服务2563.59万元(人大、政府、计划生育)。

2、其他一般公共服务119.2万元(企办、劳务所)。

3、教育支出107.96万元。

4、文化支出58.43万元。

5、社会保障和就业1103.78 万元(民政、行政退休

6、医疗卫生45.1万元(农村医疗救助)。

7、城乡社区事务308.87万元(城建规划管理、行政执法、基础设施建设等)。

8、城乡社区环境卫生、环境保护163.32万元(市容环卫)。

9、农林水事务828.73万元:(1)农业支出707.64万元(农业经费、稳定农民收入补贴、其他农业、大学生村官)。(2)林业支出 64.2万元。(3)对村委会补助56.89万元。

10、住房保障支出106.8万元(住房公积金)。

11、计生服务站支出116.63万元。

12、武装支出15万元。

13、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反邪教、五五普法等经费支出94万元。

2012年镇财政可用资金4021.09万元,财政综合预算支出5621.41万元,收支相抵,当年财政赤字1600.32万元。历年累计财政赤字7292.79万元。

(三)主要财政工作

1、坚持服务大局,支持发展更加有力

紧紧围绕镇党委工作部署,将支持发展作为财税工作重心去谋划,充分发挥财税职能作用,落实财税优惠政策,积极扶持重点企业;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引导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发展,积极培育成长型企业;通过召开在外知名商人座谈会等形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镇工业总产值从5.91亿元增至6.01亿元,增长1.69%;累计完成工业性投入1512万元,其中完成装备投入510万元,完成市外内资4000万元;新增企业2家,有序推进4家企业促建促产,解决土地、资金及招工难题49个,共完成零地技改1900m2大力推进第三产业发展,运用税收、财政补助,培育服务业龙头企业,第三产业税收成为新的增长点;认真落实财政支农惠农政策,加大康居工程、农业综合开发等财政投入。

2、坚持依法治税,组织收入成效显著

始终把组织收入工作放到发展经济大局中去筹划,创造性地做好挖潜、增收工作。一是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进一步加强。二是打击整治发票犯罪专项行动取得明显成效。三是纳税评估工作有力推进。四是税法宣传和依法行政工作取得好成绩。

3、坚持民生为本,民生保障全面推进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公共财政优先方向,健全民生投入机制,加快民生建设步伐,全年民生支出1000多万元。加大财政资金统筹,落实村干部报酬及村级组织运转补助,进一步推进了公共财政基本服务均等化。

4、坚持监管并举,财政管理进一步完善

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为目标,扎实推进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一是坚持科学理财,严格预算管理,不断完善财政监督管理体系;二是积极开展专项资金检查。三是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规模。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财税工作还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一是经济总量严重不足,尤其是工业经济制约仍然突出,工业经济发展滞后,发展后劲不足,财政增收压力加大;“保增长、保民生、促稳定”的支出压力进一步加大,财政收支平衡面临新的压力;财政监管的科学化、精细化程度还需提高,化解政府性债务更加繁重。对此,我们将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3年财政预算草案

2013年,我镇财政收支预算安排和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落实市委战略部署,全面完成镇第十五次党代会三次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全力打造城镇建设、旅游开发、特色农业“三张名片”,奋力搭建“一个平台”,就是发展新型工业,坚定不移抓转型,尽心尽力惠民生,全面融入东部发展,为实现桃渚新一轮大发展而奋斗。

充分发挥财税职能作用,积极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加大增收节支力度,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财政管理改革,加强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为推动我镇经济社会平稳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2013年财政预算拟作如下安排:

2013年财政总收入2786万元,比上年增长8%;专用基金收入1706万元,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一)收入预算安排

1、财政总收入2786万元,分项目是:

(1)国税收入747万元,比上年增长8%。

(2)地税收入2039万元。

2、地方财政收入1900万元,分项目是:

(1)国税收入187万元。

(2)地税收入1676万元(剔除所得税60%)。

按照分税制财政体制,减去中央税75%部分,减去所得税60%部分,减城建税91万元,参与分成收入1530万元。市核定我镇支出基数950万元,增收分成500万元,争取上级补助收入1400万元,预计当年可用资金2850万元。

3、专用基金收入1706万元,分项目是:

(1)社会抚养费收入70%返还 800万元。

(2)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300万元。

(3)市容环卫收入16万元。

(4)计生指导站收入90万元。

(5)其他收入500万元。

按照分税制财政体制计算加上级专项补助,当年可用资金4556万元。

(二)支出预算安排

为了确保2013年财政收支平衡,拟采取以下几条节支措施:①坚持“量入为出、量财办事”,适度从紧、按轻重缓急科学合理安排支出,做到有保有压。②继续贯彻落实临市委办[2009]30号文件要求,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从严控制公务接待费支出。③强化预算管理意识,严格财政财务管理,扎实做好开源节流的各项工作,确保财政综合平衡。通过以上措施,2013年财政综合预算支出为4556万元,分项目是:

1、一般公共服务990万元(人大、政府、计划生育)。

2、其他一般公共服务140万元(企办、劳务所)。

3、文化支出40万元。

4、社会保障和就业1300万元(民政、行政退休)。

5、城乡社区事务70万元(规划管理和行政执法)。

6、城乡社区环境卫生190万元(市容环卫)。

7、农林水事务270万元:⑴农业支出200万元。⑵林业支出70万元。

8、住房保障支出110万元(住房公积金)。

9、计生服务站支出90万元。

10、武装支出20万元。

1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反邪教、“五五”普法等经费支出66万元。

12、基础设施投入、新农村建设经费770万元。

13、其他经费、民生经费500万元。

三、2013年财政工作的主要任务

201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我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桃渚新一轮大发展提速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镇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着力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切实保障改善民生;深化财税管理改革,完善财税运行机制,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平稳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为此,我们将努力开拓创新,采取更加积极有力措施,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确保完成全年预算收支任务。

(一)奋力搭建“一个平台”,就是发展新型工业

一要借力发展搭平台。依托沿海高速复线建设、74省道和红脚岩渔港建设,借力发展,做好红脚岩区块新型工业园区规划建设,继续推进道路、供电、供水、通讯等设施建设,为企业落户创造良好条件。二要先行先试求突破。要举全镇之力抓落实,先行先试求突破,积极牵头推动红脚岩开发有限公司与市政府“土地换购”事宜,为早日实现我镇新型工业区块发展打下基础。突出企业创新,深化科技合作,推进机械、服装、网绳等主导行业转型升级,鼓励和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做强做大。狠抓企业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工作。三要招商引资抓引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加强创业宣传,大力实施回归工程,争取引进一批上规模、无污染、高效率的企业落户我镇,力争引进资金5500万元。抓好制造业发展工作。完成新增规模上企业1家,推进临海市天瑞铸造有限公司生产汽车配件制造项目,力争实现销售收入达2000万元以上,实现我镇规模上企业零的突破。

(二)以保收入增长为首要任务,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

做好开局之年的组织收入工作是完成财政收入目标的基础。一要以收入平稳增长为目标,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二要以行业检查为重点,推进税收稽查工作。三要以优化收入结构为目的,推进小税种管理。四要以壮大地方财政收入为目标,推进非税收入管理。

(三)以保民生、促稳定为重点,科学安排各项支出

我们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公共财政的落脚点,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健全民生投入机制。一要增强财政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二要增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财力保障。三要增强对“三农”的财政支持力度。

(四)加强财政监管,完善财政运行机制

一要强化预算约束机制,严格预算执行。二要加强专项资金管理,严把资金审查关,确保资金使用的规范化。三要推进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管理。四要继续推行财政政务公开、财政监督制约制度。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