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LH331082-073/2012-8112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12-01-11 | |
发布单位: | 桃渚镇 |
桃渚镇201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2年财政预算草案 |
|
一、201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一年来,我们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富民强镇、奋发有为、创先争优,紧紧围绕“一城五区”奋斗目标,以发展、稳定为核心,以城镇建设、旅游开发、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创建为重点,全镇上下同心同德、凝心聚力,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在此基础上,2011年我镇财政收入执行情况良好,收支相抵,当年尚有缺口。 (一)收入执行情况 1、财政总收入 2011年财政总收入2545万元,完成预算的139.8%,比上年增长52.8%,分项目是: (1)国税收入641万元,完成预算的100.2%,比上年增长11.3%,其中增值税收入607万元,企业所得税收入34万元,按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增值税25%留地方152万元,所得税40%留地方13万元,实际参与分成收入165万元。 (2)地税收入1746万元,完成预算的169.5 %,比上年增长 76.2%,其中营业税收入1111万元,企业所得税收入75元,个人所得税收入340万元,城建税收入85万元,城镇土地使用税 收入61万元,土地增值税收入7 万元,房产税收入29万元,印花税收入19万元,资源税收入19万元。按现行财政体制剔除城建税85万元,剔除所得税60%部分249万元,实际参与分成收入1412万元。 (3)契税收入158万元,比上年增长59.6%,实际参与分成收入158万元。 2、地方财政收入 2011年地方财政收入为1820万元,比上年增长75.8%。 (1)国税收入165万元。 (2)地税收入1497万元。 (3)契税收入158万元。 2011年财政体制调整后,市核定我镇支出基数950万元,加增收分成数534万元(说明:收入基数900万元,实际参与分成收入1735万元,增收总额835万元,比例80%,增收数668万元,比例80%,增收分成数534万元),加完成税收任务奖励50万元,加市财政专项补助1089万元,当年可用资金2623万元。 3、专用基金收入 2011年专用基金收入2988万元,完成预算的51.1%,分项目是: (1)社会抚养费及违约金收入385万元。 (2)土地出让金返还1263万元(原工商大楼)。 (3)土地租赁费收入929万元。 (4)基础设施配套费6万元。 (5)上级拨入项目补助收入152万元(其中:计生62万元、 林业15万元、文化10万元、其他部门65万元)。 (6)其他收入47万元。 (7)教育收入104万元(小学幼儿经费及基建款)。 (8)市容队收入12万元。 ⑼计生指导站收入90万元。 (二)支出执行情况 2011年财政综合预算支出 6979万元,完成预算的88.9%,分项目是: 1、一般公共服务2564万元(人大、政府、计划生育)。 2、其他一般公共服务99万元(企办、劳务所)。 3、教育支出175万元。 4、文化支出 36万元。 5、社会保障和就业819(民政、行政退休)。 6、医疗卫生69万元(农医保、农村医疗救助)。 7、城乡社区事务83万元(城建规划管理和行政执法)。 8、城乡社区环境卫生、环境保护186万元(市容队)。 9、农林水事务611万元:(1)农业支出401万元(农业经费、稳定农民收入补贴、其他农业、大学生村官)。(2)林业支出69万元。(3)对村委会补助141万元。 10、住房保障支出111万元(住房公积金)。 11、计生服务站支出123万元。 12、武装支出18万元。 13、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反邪教、五五普法等经费支出112万元。 14、民生及基本建设支出1973万元。 2011年镇财政可用资金5591万元,财政综合预算支出6979 万元,收支相抵,当年财政赤字1368万元。历年累计财政赤字 5807万元。 (三)主要财政工作 1、坚持服务大局,支持发展更加有力 紧紧围绕镇党委工作部署,将支持发展作为财税工作重心去谋划,充分发挥财税职能作用,落实财税优惠政策,积极扶持重点企业;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引导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发展,积极培育成长型企业;通过召开在外知名商人座谈会等形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绳网、汽配、工艺品和眼镜等行业4家,引进市外内资4489万元,新增规模上企业2家;大力推进第三产业发展,运用税收、财政补助,培育服务业龙头企业,第三产业税收成为新的增长点;认真落实财政支农惠农政策,加大康居工程、农业综合开发等财政投入。 2、坚持依法治税,组织收入成效显著 始终把组织收入工作放到发展经济大局中去筹划,创造性地做好挖潜、增收工作。一是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进一步加强。二是打击整治发票犯罪专项行动取得明显成效。三是纳税评估工作有力推进。四是税法宣传和依法行政工作取得好成绩。 3、坚持民生为本,民生保障全面推进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公共财政优先方向,健全民生投入机制,加快民生建设步伐,全年民生支出2000多万元。加大财政资金统筹,落实村干部报酬及村级组织运转补助,进一步推进了公共财政基本服务均等化。 4、坚持监管并举,财政管理进一步完善 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为目标,扎实推进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一是坚持科学理财,严格预算管理,不断完善财政监督管理体系;二是积极开展专项资金检查。三是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规模。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财税工作还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不大,工业经济发展滞后,发展后劲不足,财政增收压力加大;“保增长、保民生、促稳定”的支出压力进一步加大,财政收支平衡面临新的压力;财政监管的科学化、精细化程度还需提高,化解政府性债务更加繁重。对此,我们将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2年财政预算草案 2012年,我镇财政收支预算安排和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省委“两创”总战略和台州市委“四大”战略,围绕市委“建设三大示范区,实现千年古城新崛起”发展战略和镇党委“一城五区”战略部署,以城镇建设、旅游发展为重点,以发展经济为要务,以促进和谐为目标,有效改善民生,繁荣社会事业,维护大局稳定,努力实现桃渚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 充分发挥财税职能作用,积极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加大增收节支力度,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财政管理改革,加强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为推动我镇经济社会平稳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2012年财政预算拟作如下安排: 2012年财政总收入2735万元,比上年增长8%;专用基金收入6420万元,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一)收入预算安排 1、财政总收入2736万元,分项目是: (1)国税收入692万元,比上年增长8%。 (2)地税收入1886万元,比上年增长8%。 (3)契税收入158万元。 2、地方财政收入1917万元,分项目是: (1)国税收入173万元。 (2)地税收入1586万元(剔除所得税60%)。 (3)契税收入158万元。 按照分税制财政体制,减去中央税75%部分519万元,减去所得税60%部分300万元,减城建税85万元,参与分成收入1832万元。市核定我镇支出基数950万元,增收分成600万元,争取上级补助收入1200万元,预计当年可用资金2750万元。 3、专用基金收入6420万元,分项目是: (1)社会抚养费收入70%返还500万元。 (2)土地开发收入5000万元。 (3)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100万元。 (4)市容队收入20万元。 (5)计生指导站收入100万元。 (6)上级部门补助收入200万元。 (7)其他收入500万元。 按照分税制财政体制计算加上级专项补助,加历年结余,当年可用资金3363万元。 (二)支出预算安排 为了确保2012年财政收支平衡,拟采取以下几条节支措施:①坚持“量入为出、量财办事”,适度从紧、按轻重缓急科学合理安排支出,做到有保有压。②继续贯彻落实临市委办[2009]30号文件要求,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从严控制公务接待费支出。③强化预算管理意识,严格财政财务管理,扎实做好开源节流的各项工作,确保财政综合平衡。通过以上措施,2012年财政综合预算支出为3343万元,分项目是: 1、一般公共服务898万元(人大、政府、计划生育)。 2、其他一般公共服务240万元(企办、劳务所)。 3、文化支出30万元。 4、社会保障和就业460万元(民政、行政退休)。 5、城乡社区事务40元(规划管理和行政执法)。 6、城乡社区环境卫生190万元(市容队)。 7、农林水事务240万元:⑴农业支出190万元。⑵林业支出50万元。 8、住房保障支出80万元(住房公积金)。 9、计生服务站支出90万元。 10、武装支出20万元。 1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反邪教、“五五”普法等经费支出55万元。 12、基础设施投入、新农村建设经费500万元。 13、其他经费、民生经费500万元。 三、2012年财政工作的主要任务 2012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年,也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镇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着力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切实保障改善民生;深化财税管理改革,完善财税运行机制,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平稳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为此,我们将努力开拓创新,采取更加积极有力措施,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确保完成全年预算收支任务。 (一)强化服务调控,加快经济发展步伐 按照总体目标要求,把做大财政总量、提升收入质量作为首要任务,以培植财源为目标,发挥财税支撑保障引导作用,大力支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坚持“工业立镇”理念,紧紧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条主线,发挥好税费杠杆作用;综合运用财税多种政策手段,突出支持企业发展,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和成长型企业培育力度;大力实施回归工程,抓好招商引资工作,突出企业创新,推进主导行业转型升级,鼓励和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做强做大。 (二)以保收入增长为首要任务,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 做好开局之年的组织收入工作是完成财政收入目标的基础。一要以收入平稳增长为目标,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二要以行业检查为重点,推进税收稽查工作。三要以优化收入结构为目的,推进小税种管理。四要以壮大地方财政收入为目标,推进非税收入管理。 (三)以保民生、促稳定为重点,科学安排各项支出 我们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公共财政的落脚点,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健全民生投入机制。一要增强财政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二要增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财力保障。三要增强对“三农”的财政支持力度。 (四)加强财政监管,完善财政运行机制 一要强化预算约束机制,严格预算执行。二要加强专项资金管理,严把资金审查关,确保资金使用的规范化。三要推进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管理。四要继续推行财政政务公开、财政监督制约制度。 |
打印 关闭 |
分享到: |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